第171章 大炎王朝的天下大勢_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1章 大炎王朝的天下大勢(1 / 1)

蘇文正式歸附,李晨如獲至寶,接下來的幾日,幾乎都與這位新任的首席幕僚泡在齊家院的書房內。

炭火盆燒得暖融融的,桌上鋪開了所能找到的最詳儘的地圖儘管仍顯粗糙),兩人對著地圖與各種文書,常常一談便是數個時辰,直至深夜。

大玉兒深知此事關乎基業根本,特意囑咐了諸位夫人:“夫君與蘇先生正在商議大事,關乎我等未來存續與發展,這幾日若無要事,莫要去書房打擾,也暫且忍耐些相思之情。”

蘇小婉、柳如煙等人皆明事理,自是遵從,隻按時派人送去精心準備的茶點飯食,將內宅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讓李晨有半分後顧之憂。

書房內,茶香嫋嫋。

蘇文雖剛歸附,但以其閱曆學識,很快便進入了角色。

指著地圖上標識著“大炎”的廣闊疆域,聲音沉靜而帶著看透世事的滄桑:

“主公,如今這天下,名義上仍是大炎王朝,實則早已分崩離析,名存實亡。隆慶帝早逝,留下幼主繼位,年輕太後垂簾,主少國疑,此乃取亂之道。更兼接連曆經‘三荒之年’——先是北地大旱,赤地千裡;繼而蝗蟲過境,啃儘青苗;最後瘟疫橫行,十室九空!天災人禍交織,朝廷賑濟不力,甚至中飽私囊,致使流民百萬,餓殍遍野,盜匪如同雨後春筍,各地豪強亦趁機擁兵自重。”

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幾道無形的線,將偌大的疆域分割開來:“依文之見,如今大炎境內,實際上已形成三股最大的割據勢力,相互攻伐,僵持不下。”

“其一,盤踞中原、挾持幼主與太後的‘攝政王’宇文卓,占據大義名分,控製著最富庶的幾個州郡,兵多糧足,但內部派係林立,宇文卓本人又猜忌多疑,看似最強,實則根基未必穩固。”

“其二,雄踞江南、掌控漕運鹽利的鎮海公楊素,憑借長江天塹與雄厚財力,割據東南,與宇文卓分庭抗禮。其水師犀利,但陸戰並非所長,且偏安一隅,進取之心稍遜。”

“其三,便是紮根西北、以隴右鐵騎聞名的西涼王董天霸。此人出身將門,悍勇善戰,麾下皆是百戰精兵,控製著通往西域的商路,但地處貧瘠,人口稀少,後勤補給是其軟肋。”

蘇文頓了頓,指尖重重地點在北方廣袤的草原區域:“除此之外,北方的突厥,趁著大炎內亂,屢屢南下劫掠,如附骨之疽,乃是所有勢力共同的外患,亦是巨大的威脅。如此算來,實則是四方勢力在這片土地上角逐,大炎這艘破船,已是風雨飄搖,傾覆隻在旦夕之間。”

李晨凝神聽著,心中對這片土地的混亂程度有了更清晰、也更沉重的認知。

這已不是簡單的王朝末世,而是徹頭徹尾的亂世,群雄逐鹿,人命如草芥。

“如此亂局,我等偏安這北地一隅,又當如何自處與發展?”李晨虛心求教。

蘇文的目光回到地圖上他們所在的這片區域,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主公,禍兮福之所倚。正因為天下大亂,中樞失控,我等在此地方有崛起之機!觀我方勢力,文以為,定位需清晰。”

他指向青山鎮:“此地,當為商貿與軍事之中心!其地理位置連通南北,可設市集,聚四方商旅,收取關稅,交易物資,積累財富。同時,必須駐紮重兵,加固城防,成為抵禦外敵尤其是突厥)最堅固的盾牌,亦是未來向外擴張的橋頭堡。鐵弓將軍的護商隊,風狼校尉操練的新軍,其根基都應置於此。”

接著,手指移向靠山村及周邊的潛龍穀、新墾區:“而這裡,依托山險,土地肥沃,又有主公帶來的神異糧種與耕作之法,產量遠超尋常田地,當定位為農業之核心,我等穩固的大後方!文仔細核算過,以此地如今之產出潛力,若能妥善經營,不斷墾殖,假以時日,莫說供養一鎮一軍,便是支撐一個郡縣數萬人口,亦非不可能!”

蘇文的語氣帶著一絲興奮:“主公,亂世之中,什麼最寶貴?不是虛名,不是暫時的兵鋒,而是能養活人的糧食!誰手握足夠的糧食,誰就能吸引流民,穩定人心,蓄養兵力!靠山村這片基業,實乃我等未來爭雄天下最大的本錢!”

李晨聽得心潮澎湃,蘇文的分析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且更為係統、深遠。將青山鎮作為對外的商貿、軍事前沿,將靠山村區域作為穩固的農業、生產基地,一外一內,一攻一守,相輔相成!

“子瞻先生高見!”李晨撫掌讚歎,“如此規劃,脈絡清晰,目標明確!那接下來,我們便依此方略,全力發展!”

蘇文撚須微笑:“然也。當務之急,便是趁著冬閒,完善內政架構,製定律令章程,規劃春耕事宜,籌備接納外村流民之細則。待冰雪消融,便可大展拳腳!”

書房內的燈光,直到深夜依然亮著。

一場關於未來格局的深刻探討,為潛龍穀這艘剛剛啟航的舟船,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注入了更為強大的動力。

亂世的迷霧似乎被撥開了一絲,前路雖仍艱險,但目標已清晰可見。

喜歡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請大家收藏:()饑荒年代:我要養村裡30個女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忘川引渡人 五姐扶我青雲誌,我送她們誥命身 三國之從成曹穆開始 直播審判:我讓全網罪人破防 退伍特種兵官場晉升之路 北境戰神 凡間修神 娛樂:你管這叫新人?分明是癲王 神豪:少爺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鐵人李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