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稱大明朱家奇葩群(29)
朱祁鎮“我能說話了不?”
朱祁鈺“誰攔著你了?想說就說唄。”
朱祁鎮“作者啊。你沒瞅見我們都很少冒泡了嗎?淨是朱厚照、朱厚熜在聊。”
朱允炆“在咱們大明,親兄弟都當皇帝的,就你們倆朱祁鎮、朱祁鈺,還有朱由校和朱由檢。”
朱祁鎮“還有朱厚照和朱厚熜呢,建文。”
朱祁鈺“那是堂兄弟,笨。”
朱祁鎮“滾,不想跟你說話。”
朱高煦“這算啥,曆史上還有‘六位帝皇丸’呢。”
朱元璋“喲,是哪個啊,拉進來瞅瞅。”
朱高熾“朱高煦二弟,人家說的是親兄弟都當皇帝。”
朱瞻基“太祖爺,這‘六位帝皇丸’不在咱大明,是唐朝的,跨界跨輩的不太合適吧。”
朱元璋“有啥不合適的,都是聊天漲經驗,不過現在確實還不行,等說完咱們的故事,再重新組個大群,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拉進來聊。”
朱高煦“朱高熾我知道啊,要是我當年成了,那不也能算上嘛。”
朱瞻基“二叔,可惜沒要是。”
秦良玉“好了,咱言歸正傳,繼續聽永樂皇上的故事吧。”
朱元璋“良玉妹子說得對。”
朱棣“我登基後,詔告天下建文時期改的規矩,全恢複成老樣子。凡是建文年間被貶的官員,一律官複原職。
建文年間定的各項法律,隻要和我爸定的不一樣,全廢了。還大赦天下,除了謀反、大逆,謀殺祖父母、父母這些重罪不赦,其他不管啥罪,通通赦免。
不過有些對老百姓有利的規定也被廢了,比如建文二年下令減輕洪武年間浙西一帶特重的田賦,到這時候又變重了。”
朱祁鎮“這就跟咱換新手機似的,先把舊係統恢複出廠設置?不過建文那減輕田賦的政策挺好啊,咋說廢就廢了。”
朱祁鈺“你懂啥,新皇帝上台總得立立規矩,不然底下人不知道聽誰的。就是這田賦變重,老百姓怕是得念叨幾句。”
秦良玉“政策這東西就跟調兵布陣似的,得看全局。恢複舊製是為了穩住人心,但把利民的也廢了,確實有點可惜。”
戚繼光“其實建文皇上那田賦政策挺好,浙西一帶本來負擔就重,輕一點百姓才能喘口氣。永樂皇上這波操作,多少有點‘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意思。”
解縉“皇上剛登基嘛,總得先把自己人拉回來。那些被建文皇上貶的官員一複位,乾活才有勁兒。至於田賦,後來不也慢慢調整了嘛。”
姚廣孝“治國就像揉麵團,得有鬆有緊。全鬆了不成形,全緊了要裂開。皇上這是先緊後鬆,慢慢找平衡。”
楊士奇“後來永樂年間也減免過好幾次賦稅,總得有個緩衝期。再說了,那會兒剛打完仗,國庫得補補,也是沒辦法。”
朱高煦“我爸爸這叫雷厲風行!說恢複就恢複,不含糊!那些建文的規矩,看著就彆扭。”
朱高熾“二弟又衝動。其實建文有些法子也不錯,比如重視農桑,就是推行得太急。爸爸後來不也學著搞民生工程嘛,修水利、勸農桑,都乾得挺好。”
朱厚熜“要我說,不管舊製新製,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就是好製。成祖爺後來不也搞了不少實事,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