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草原綠得晃眼,風卷著青草的氣息,掠過連綿的帳篷,吹到李硯臉上時,帶著幾分暖意。他正站在一處高坡上,望著遠處一片白茫茫的湖泊——那是青雲半個月前發現的鹽湖,如今成了“神鷹部”最寶貴的財富。
鹽湖不大,卻一眼望不到邊,湖麵結著厚厚的鹽層,白得像雪,在陽光下泛著晶瑩的光。李硯第一次見到時,都忍不住驚歎——這哪裡是湖,分明是大自然饋贈的聚寶盆。
“有了這東西,交易就不愁了。”李硯笑著對身邊的巴特爾說。
巴特爾是個典型的草原漢子,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神使英明!草原上的部落,誰不缺鹽?有了這鹽湖,他們都得看我們的臉色!”
李硯沒說錯,鹽在草原的價值,甚至比鐵器還重要。人不吃鹽會乏力,牲畜不吃鹽會掉膘,在缺醫少藥的草原,缺鹽幾乎等於慢性死亡。以前,草原部落的鹽要麼靠和大周走私,要麼靠搶奪,價格高得離譜,一小袋鹽就能換一頭牛。
而這處鹽湖產出的鹽,雪白純淨,幾乎不用提煉就能直接食用,品質遠超草原上流通的粗鹽。
“把鹽湖圍起來,派灰影的狼群守著,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準靠近。”李硯下令。這處鹽湖是他的底牌,必須牢牢攥在手裡。
灰影立刻帶著最精銳的一百隻狼,在鹽湖周圍紮下了營。這些狼經過靈泉水滋養,體型比普通野狼大上一圈,眼神凶狠,任何試圖靠近的生物,都會被它們毫不留情地驅逐。久而久之,“鹽湖有神狼守護”的傳言便在草原上傳開,更增添了幾分神秘和敬畏。
有了鹽,李硯的交易計劃立刻提上日程。
他沒有自己出麵,而是讓幾個擅長交際的族長牽頭,帶著鹽湖產出的雪白精鹽,前往各個部落洽談交易。交易的規則很簡單:鹽換牛羊,鹽換戰馬,鹽換皮毛,鹽換女人——隻要是“神鷹部”需要的,都能用鹽來換。
消息傳開,整個草原都沸騰了。
“神鷹部有雪白的精鹽?”
“真的假的?一小袋鹽能換兩頭羊?”
“我要去換!我家的牛都快掉膘了!”
短短幾天,鹽湖附近就聚集了來自各個部落的商隊。他們趕著牛羊,牽著戰馬,甚至帶著自家的女人,排著長隊,等待著用物資換取那雪白的精鹽。
李硯坐在臨時搭建的帳內,看著外麵熱鬨的景象,心裡很是滿意。他讓點數官嚴格記錄交易的物資,尤其是戰馬——這是他最看重的。一個冬天的征伐,神衛營的騎兵損失不小,正好借著交易補充戰馬,打造更強大的鐵騎。
“今天換了多少戰馬?”李硯問負責交易的族長。
族長臉上堆著笑,遞上記錄的獸皮卷:“回大可汗,今天換了八十匹,其中有十匹是上好的戰馬,能日行千裡!”
李硯點點頭,心裡盤算著。按這個速度,不出一個月,就能換回上千匹戰馬,足夠補充神衛營的損耗了。
除了戰馬,他最在意的就是“女人”。
這話說起來有些殘酷,卻是草原的現實。在連年征戰的草原,男人戰死得多,女人便成了可以交易的“物資”。李硯用鹽換女人,不是為了滿足私欲,而是為了增加部落的人口——尤其是能生育的女人。
他的“神鷹部”有近十萬能戰之士,這些都是經曆過殘酷篩選的精銳,可女人的數量卻嚴重不足。想要讓部落延續下去,想要在未來的戰爭中保持足夠的兵力,就必須增加人口,而增加人口的最快方式,就是讓更多的女人生孩子。
“換回來的女人,都登記造冊,然後分給神衛營的士兵。”李硯下令,“有戰功的優先挑選,讓他們成家,安心留在部落。”
這個命令讓士兵們歡呼雀躍。他們大多是孤兒或在戰爭中失去家人的人,能有個家,有個女人,是他們最大的願望。如今大可汗用鹽換來了女人,還分給他們,這份恩情,比任何賞賜都讓他們感動。
“誓死追隨大可汗!”士兵們紛紛跪地,聲音震耳欲聾。
李硯看著他們激動的樣子,心裡清楚,這不僅是在增加人口,更是在凝聚人心。當這些士兵有了家,有了牽掛,他們就會更堅定地守護這個部落,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穩。
當然,他也沒忘了自己。
每次交易回來的女人中,總會有幾個容貌出眾的,李硯會將她們留在自己的帳內。這並非單純的好色,而是草原部落的慣例——首領擁有更多的女人,才能生下更多的後代,確保血脈的延續。更何況,這些女人來自不同的部落,娶了她們,也能進一步鞏固與那些部落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