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帝國心臟_逃荒是不可能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1章 帝國心臟(1 / 1)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落在長安宮城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暈。李硯站在紫宸殿的丹陛上,望著盤旋在天際的鷹群——那是他派往各地的“信使”,領頭的是隻翼展丈餘的金雕,左翼帶著塊小巧的銅牌,上麵刻著簡化的龍紋,是玄道司特意為“靈禽信使”打造的標記。

“陛下,嶺南傳來消息,十萬大山裡的象群遷徙了,正朝著桂林郡的方向去,怕是會踏壞莊稼。”金雕落下時,嘴裡銜著個竹筒,內侍取出裡麵的字條,匆匆稟報。

李硯沒有看字條,隻是微微仰頭,目光與金雕對視。刹那間,他的意識順著無形的絲線,湧入金雕的腦海——那裡沒有具體的文字,隻有畫麵:黑壓壓的象群踩著晨露前進,長長的鼻子卷起路邊的芭蕉葉,領頭的公象額頭上有塊白斑,眼神裡帶著焦躁。

“它們不是故意要去桂林郡,是棲息地的水源乾了。”李硯輕聲道,指尖的秘紋泛起微光,“讓桂林郡守開掘三條水渠,引漓江水入十萬大山,再派些懂象性的獵戶去引導,告訴象群新水源的位置。”

內侍愣了愣:“陛下怎麼知道水源乾了?字條上隻說象群在遷徙……”

李硯笑了笑,沒有解釋。自從萬壽無疆功運轉自如後,他便能直接“聆聽”萬靈的心聲——不是語言,而是情緒、畫麵和本能的訴求。象群的焦躁源於口渴,金雕的盤旋是在等待指令,甚至藏珍閣裡那株月心草,葉片的開合都在訴說土壤的乾濕。

這感覺確實美妙。整個天下仿佛成了他的“庭院”,每隻鳥獸都是他的“耳目”,哪裡有旱情,哪裡有異動,哪裡有隱患,他都能第一時間知曉,甚至在問題爆發前就提前化解。

半個時辰後,嶺南的傳訊鷹再次飛來,帶來新的畫麵:獵戶們按照指令,在水渠旁擺放了象群愛吃的野果,領頭的白額象猶豫片刻,終於帶著族群轉向新水源,沿途沒有踏壞一畝莊稼。

“陛下,這比八百裡加急還快!”內侍看著金雕振翅遠去,滿臉驚歎,“以前派快馬送信,一來一回至少要半月,現在鷹群送信,一日之內就能解決問題!”

李硯走到偏殿,牆上掛著幅巨大的帝國輿圖,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絲線標注著靈禽、走獸的活動範圍:金色代表鷹群,覆蓋了整個帝國的天空;綠色代表象群、鹿群,主要分布在南方山林;黑色代表狼群、熊群,活躍於北方草原;藍色代表水族,遊弋在江河湖海。

“把多瑙河的鷹群調五隻到基輔公國,那邊的農奴好像在密謀叛亂。”李硯指著輿圖上的歐洲部分,那裡的紅色標記代表隱患)正在閃爍,“讓鷹群盯著貴族的莊園,有異動就直接向王烈示警。”

內侍剛要記錄,輿圖上的紅色標記突然變亮,一隻信鴿從窗外飛來,腳上的信管裡果然裝著王烈的急報:“基輔公國農奴串聯,計劃三日後方圓起義,焚毀莊園。”

“提前三日知曉,足夠王烈做好準備了。”李硯將急報放在案上,心中念頭一動,多瑙河上空的五隻金雕立刻振翅,朝著基輔公國飛去。他能“看到”它們穿越雲層,掠過正在集結的農奴營地,甚至能“聽到”農奴們壓抑的憤怒和恐懼。

這種掌控力,比單純的軍隊壓製更有效。軍隊能平定叛亂,卻無法提前預知;而萬靈的“預警”,能讓帝國的治理像水流般順暢,在問題萌芽時就將其掐滅。

午後,李硯在禦花園召見了幾位分封在外的皇子。長子李嶼剛從美洲回來,帶來了當地特有的“火蜥蜴”,這蜥蜴能在岩漿裡生存,鱗片遇火會變紅。李硯指尖剛觸到蜥蜴,就“聽”到了它的心聲——對故鄉火山的思念,對陌生環境的警惕。

“美洲的火山帶需要看守,你把火蜥蜴帶回封地吧。”李硯將蜥蜴放回木盒,“讓它們住在火山口,一旦有噴發的跡象,就通過靈禽報信,提前疏散礦工。”

李嶼眼睛一亮:“兒臣正愁火山預警難,有火蜥蜴幫忙,就能萬無一失了!”

次子李恪負責中亞商路,他帶來的是隻“風沙鼠”,能在沙漠裡找到水源和綠洲。“這小東西能幫商隊避開沙暴,隻是性子太野,不好管。”李恪有些無奈。

李硯撫摸著風沙鼠的背,將一絲安撫的念頭傳入它的意識。原本焦躁亂竄的老鼠立刻安靜下來,溫順地蜷在他掌心。“告訴它,跟著商隊能找到更多綠洲,還能有吃不完的堅果。”他對李恪說,“萬靈都有欲望,順著它們的性子引導,比強行控製更有效。”

皇子們離開後,李硯坐在水榭邊,看著池子裡的錦鯉。這些魚是從恒河引來的,能通過擺尾的次數傳遞信息——擺三下代表安全,擺五下代表有危險,擺七下則代表發現異常。此刻,幾條錦鯉正急促地擺著七下尾,水麵泛起不安的漣漪。

“看來恒河那邊出事了。”李硯心中默念,意識瞬間跨越千山萬水,“看到”了恒河流域的景象:一群鱷魚不知為何,突然衝出河道,襲擊了岸邊的村莊,趙勇正帶著士兵圍獵,卻收效甚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沒有下令屠殺,隻是將一道指令傳給鱷魚群的首領——一條體長三丈的巨鱷。指令裡沒有威脅,隻有畫麵:村莊裡有它們愛吃的牲畜,隻要不傷人,村民會定期投喂;若繼續傷人,秦軍的火炮會將整個河道炸平。

巨鱷沉默片刻,突然發出一聲低吼,原本瘋狂的鱷魚群竟慢慢退回了河道,隻是在岸邊留下了幾具牲畜的屍體,像是在“討價還價”。

半個時辰後,趙勇的奏報送到:“鱷魚突然退走,臣已令村民每日投放牲畜,雙方相安無事,多謝陛下援手!”

李硯放下奏報,看著池子裡恢複平靜的錦鯉,嘴角泛起笑意。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感覺,遠比戰場上的勝利更令人舒暢。萬靈不是工具,而是可以溝通的夥伴,用它們的方式維護著帝國的秩序,既減少了殺戮,又節省了國力。

傍晚時分,玄道司的術士們送來新繪製的“靈脈圖”。圖上除了原有的龍脈脈絡,還多了無數條細小的銀線,將各地的靈禽走獸與長安連接起來,像一張巨大的神經網絡。

“陛下,這些銀線代表您與萬靈的契約。”劉監正指著圖上最密集的區域,“長安周圍的銀線最粗,說明這裡的靈物與您的聯係最緊密;越往邊疆,銀線越細,但始終沒有中斷——這意味著整個帝國,無論多遠的地方,都在您的感知範圍內。”

李硯指尖劃過圖上的銀線,能清晰地“感受”到每條線另一端的生命:非洲草原上,燎原獅群正在捕獵,分享著新鮮的獵物;歐洲森林裡,麋鹿群踩著落葉遷徙,留下一串串蹄印;美洲雨林中,火蜥蜴趴在火山岩上,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這些生命,原本與他毫無關聯,如今卻通過萬壽無疆功和脊柱的龍形秘紋,與他連成一體,共同構成了大秦帝國的“血肉”。帝國的擴展不再隻是土地的兼並,更是生命的融合;控製力的加強不再隻是軍隊的威懾,更是萬靈的共鳴。

夜色漸深,李硯躺在榻上,卻沒有睡意。他的意識像蒲公英的種子,飄散到帝國的每個角落:聽著多瑙河畔的戰馬嘶鳴,看著恒河岸邊的農夫插秧,聞著美洲礦山的硫磺氣息,觸著非洲草原的燥熱晚風……

這感覺太美妙了。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而是身臨其境的參與;不是孤家寡人的掌控,而是與億萬生命的共舞。他不再是單純的帝王,而是這片土地的“靈”,是萬靈共同推舉的“心”,用無形的意識,滋養著這個龐大的帝國。

窗外的金雕發出一聲清越的啼鳴,像是在宣告黎明的到來。李硯閉上眼,脊柱處的龍形秘紋緩緩流轉,將萬靈的氣息彙入體內,又將自己的意誌傳遞出去。

他知道,隻要這連接萬靈的網絡不斷,隻要與天地共鳴的秘紋不滅,大秦的疆土就會越來越穩固,帝國的壽命就會像他的功法之名一樣——萬壽無疆。而他,將永遠是這場生命盛宴的見證者與守護者,在萬靈的心聲中,感受著一個帝國最蓬勃的脈動。

喜歡逃荒是不可能的請大家收藏:()逃荒是不可能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