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最後的航程_大明太監秘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太監秘史 > 第37章 最後的航程

第37章 最後的航程(1 / 1)

宣德五年的春天,南京城外的龍江關,江風依舊帶著寒意,吹拂著鄭和花白的鬢發。一道期盼已久,又沉重無比的詔書,終於從北京抵達:命鄭和再度出使西洋諸國。

他隻是緩緩撫摸著那卷黃綾,深邃的眼眸中,翻湧著複雜難言的情緒——有夙願得償的釋然,有深知重任在肩的凝重,更有一種與年齡相稱的、洞悉世事後的悲壯。

年屆花甲,精力已大不如前,早年征戰和長期航海留下的舊疾,尤其是那困擾他多年的足疾,在陰冷天氣裡總是隱隱作痛。但他沒有絲毫猶豫。

“景弘,”他喚來同樣已顯老態的王景弘,聲音沉穩依舊,“陛下信重,你我老驥,尚能飯否?”

王景弘胸膛一挺,儘管腰背不如當年挺拔,眼中卻迸發出久違的火光:“鄭公放心!末將這把老骨頭,還能再劈幾次風浪!”

然而,重啟遠航的籌備工作,遠比想象中更為艱難。

首先便是船隻。

當年叱吒風雲的龐大寶船隊,如今大多靜靜地停泊在太倉、劉家港等地,任憑風雨侵蝕數年。

船體需要大規模的檢修、加固,甚至部分更換木料;帆纜索具大多朽壞,需要重新打造;那些精密複雜的羅盤、更漏、牽星板等導航儀器,也需逐一校對、修複。

龍江寶船廠再次燃起爐火,叮叮當當的敲擊聲日夜不息,但熟練的老匠人已流失不少,進度緩慢。

人員更是棘手。當年隨他們遠航的精壯水手、官兵,有的已老去,有的被編入其他衛所,有的則早已解甲歸田,安享太平。

重新招募令下發下去,應者雖眾,但多是未曾經曆過遠洋風浪的新兵蛋子,需要從頭開始訓練。

反對下西洋的聲音在朝中從未停息,此時更是甚囂塵上,不斷以“耗費國帑”、“勞民傷財”、“老邁不堪重任”等理由上書勸諫,在物資調配、人員征調等環節處處設阻。

鄭和對此心知肚明,但他不為所動。他拖著不甚利索的腿腳,親自巡視每一艘正在修繕的船隻,檢查每一處關鍵榫卯;他坐在校場的高台上,看著王景弘等人操練新兵,不時提出嚴厲的要求;

他更以驚人的耐心與戶部、工部乃至兵部的官員周旋,據理力爭,為船隊爭取每一份必需的物資和給養。他的身體在衰老,但他的意誌,卻在這次最後的集結中,淬煉得如同百煉精鋼,堅定無比。

在一次查看寶船龍骨修複時,鄭和腳下不慎一滑,險些摔倒,幸虧身旁的王景弘眼疾手快扶住。

“鄭公!”王景弘擔憂地看著他蒼白疲憊的臉色,“您……您要多保重身體啊!此行萬裡,不比從前……”

鄭和擺擺手,站穩身形,目光依舊緊緊鎖在那巨大的船骨上,語氣平淡卻不容置疑:“無妨。這把老骨頭,就算扔在海上,也要扔在該扔的地方。”

宣德六年冬,經過近兩年艱難曲折的籌備,第七次下西洋的船隊終於基本就緒。規模雖不及永樂年間的鼎盛,但也有寶船六十餘艘,人員近三萬名,顯得更加精乾、務實。

臨行前,鄭和做了一件令許多人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的事。他奏明朝廷,請旨前往福建泉州。名義上是視察海防,順道祭祀海神,但王景弘等老部下心中明白,鄭公此行,彆有深意。

泉州,這座見證了無數海商揚帆起航、也迎接過無數遊子歸來的古老港口,對於身為穆斯林的鄭和而言,更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泉州城東的靈山,坐落著傳說中的伊斯蘭先賢“三賢”、“四賢”的聖墓。這裡,是無數漂洋過海的穆斯林心中的聖地。

鄭和輕車簡從,來到靈山。他屏退隨從,獨自步入聖墓所在的山院。院內古榕參天,氣氛莊嚴肅穆。他洗淨雙手,整肅衣冠,以最虔誠的穆斯林禮儀,進行了長時間的祈禱。沒有人知道他在真主麵前祈求了什麼,是航行的順利?是使命的達成?還是……對自身歸宿的某種預感?

祈禱完畢,他命人找來當地最好的石匠。

“在此立一碑,刻上碑文。”他口述,由通事記錄並翻譯成阿拉伯文和中文。

碑文記述了大明皇帝派遣他屢次遠航、撫諭西洋諸國的事跡,頌揚了皇恩浩蕩與真主的庇佑。最後,他特意加上了自己的名諱——“大明國使者鄭和”,以及此行出發的時間。

當石刻的錘鑿聲叮叮當當響起,在寂靜的山林中回蕩時,鄭和靜靜地站在一旁,凝視著那塊逐漸被文字覆蓋的石碑,目光悠遠而深沉。這仿佛不是在記錄功績,更像是一種安排,一種交代,一種對著聖地和曆史的、無聲的告彆。王景弘站在不遠處,看著鄭和清瘦而挺直的背影,鼻尖莫名一酸。

完成這一切,鄭和仿佛了卻了一樁重大的心事,神情反而更加沉靜。船隊最終在福建長樂太平港集結,準備揚帆。

宣德六年十二月1432年初),海風凜冽,但陽光正好。鄭和再次登上了熟悉的寶船舵樓。他身上穿著禦賜的麒麟緋袍,外麵罩著擋風的披風,花白的須發在風中飄動。他拒絕了旁人攙扶的好意,堅持自己站立在船頭最前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景弘站在他身側,看著這位亦師亦友、相伴大半生的統帥,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慨。眼前的鄭和,不再是當年那個銳氣逼人、躊躇滿誌的壯年統帥,歲月和風霜在他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也賦予了他一種如山嶽般沉穩、如大海般深邃的氣度。

“鄭公,風向正好,可以啟航了。”王景弘低聲稟報。

鄭和微微頷首,他沒有立刻下令,而是緩緩地、極其認真地環視著眼前這片熟悉的景象:巍峨的青山,繁忙的港口,獵獵作響的大明龍旗,以及身後這支雖不複鼎盛、卻依舊凝聚著他畢生心血的船隊。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時空,回到了幾十年前,他第一次站在這裡,心懷憧憬與忐忑,望向未知海洋的那一刻。那時,他心中充滿的是對功業的渴望,是對皇命的忠誠,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而如今,再次站在這裡,心中所感,已截然不同。功名利祿,早已看淡;皇命雖重,卻更添一層對自身使命最終完成的執著。他此行,不僅要撫慰舊港,宣詔古裡,抵達忽魯謨斯,似乎更是在追尋某種超越塵世功業的、關乎生命價值與文明交融的終極意義。他要為這持續了近三十年的偉大航程,畫上一個儘可能圓滿的句號。

他深吸一口帶著鹹腥氣息的海風,蒼老但依舊清亮的目光投向那無垠的蔚藍深處,那裡有他熟悉的航線,也有他未曾抵達的遠方。

“起航——”

他的聲音不高,甚至帶著一絲沙啞,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艦隊,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與平靜的力量。

巨大的船帆依次升起,吃滿了風,發出飽滿的鼓動聲。錨鏈嘩啦啦收起,龐大的船隊開始緩緩移動,如同一條年邁卻依舊威嚴的巨龍,再次遊入浩瀚的海洋。

喜歡大明太監秘史請大家收藏:()大明太監秘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 我蒸的丹饃驚動了天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