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潛入皇宮,李子龍可謂費儘心機。他讓韋舍為他準備了一套內侍的服飾,又憑借之前鮑石給的偽朝章符印,混在內侍隊伍中,小心翼翼地踏入了紫禁城的大門。第一次走進皇宮,李子龍的心跳不由得加速,朱紅的宮牆、金黃的琉璃瓦、威嚴的侍衛,無一不彰顯著皇權的至高無上。他低著頭,裝作謙卑的樣子,心中卻在瘋狂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宮殿的布局、侍衛的站位、巡邏的路線,每一個細節都被他牢記於心。
“前麵的,快點走,彆擋路!”一名侍衛見他腳步遲疑,厲聲嗬斥道。李子龍心中一緊,連忙加快腳步,不敢有絲毫停留。他知道,這座宮殿裡,每一步都充滿了危險,稍有不慎,便會身首異處。
第一次潛入皇宮,李子龍隻是大致摸清了宮城的外圍布局。接下來的幾次,他愈發大膽,在韋舍的掩護下,他先後潛入了太和殿、中和殿等重要宮殿。一次,趁著宮中侍衛換班的間隙,他悄悄溜進了乾清宮——那是皇帝的寢宮。殿內陳設奢華,明黃的錦緞鋪陳在禦床上,龍椅擺在大殿中央,散發著威嚴的氣息。李子龍環顧四周,見無人注意,便快步走到禦床前,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
觸碰到禦床的那一刻,李子龍的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興奮與狂妄。他撫摸著柔軟的錦緞,喃喃自語:“九五之尊,不過如此。他日,某必當在此安寢,君臨天下。”他甚至閉上眼睛,想象著自己身著龍袍,接受百官朝拜的場景。
“誰在那裡?”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李子龍嚇得連忙從禦床上下來,躲到了屏風後麵。幸好隻是一名打掃的宮女,並未發現他。待宮女離開後,李子龍才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悄悄退出了乾清宮。這次經曆,讓他的野心愈發膨脹,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謀反的決心。
除了乾清宮,李子龍還將目標對準了永寧宮——萬貴妃的寢宮。萬貴妃深得明憲宗寵愛,在宮中權勢極大,李子龍知道,若想控製皇帝,必先控製萬貴妃。他趁著夜色,悄悄潛入永寧宮附近,藏身於一棵大樹後,暗中觀察著宮殿的動靜。他看到明憲宗頻繁出入永寧宮,心中便有了一個計劃——在永寧宮附近埋伏,伺機刺殺明憲宗和萬貴妃,然後趁亂奪取皇宮。
為了更詳細地了解皇宮的地形和守衛情況,李子龍還在韋舍的帶領下,登上了萬歲山。萬歲山是紫禁城的製高點,站在山頂,整個皇宮的布局儘收眼底。李子龍手持折扇,看似悠閒地欣賞風景,實則在暗中繪製宮城的詳細地圖。他指著太和殿的方向,對韋舍說道:“此處是皇宮的核心,守衛最為森嚴,日後舉事,需先控製此處。”又指著禦花園的方向,“此處樹木繁多,可作為埋伏之地。”
韋舍在一旁連連點頭,心中對李子龍的“謀略”愈發佩服。
多次潛入皇宮的經曆,讓李子龍對宮城的布局、守衛的換班規律了如指掌。
李子龍深知,要想謀反成功,不僅需要周密的計劃,還需要足夠的“天命”象征。他想起了術士江朝贈他的讖語,又想起了自己編造的“遇猴雞,鳳凰變”的流言,心中便有了一個想法——私造禦用器物,繪製星宿圖,以此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
他暗中讓韋舍利用職權,從內府調取了大量的明黃絲線、綢緞、玉笏、金冠等材料,又在韋府的地下,秘密建造了一座作坊,招募了幾名手藝精湛卻家境貧寒的工匠,讓他們為自己私造龍袍、袍笏冠帶等禦用器物。
作坊裡陰暗潮濕,工匠們日夜不停地趕工,心中卻充滿了恐懼。他們知道,私造禦用器物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但在李子龍的威逼利誘下,他們隻能選擇順從。李子龍每日都會來到作坊查看進度,他看著一件件明黃的龍袍漸漸成型,上麵繡著的十二章紋栩栩如生,心中的狂妄愈發強烈。他親自拿起一件龍袍,披在身上,對著銅鏡打量著自己,雖然龍袍的尺寸並不合身,但在他眼中,自己已然是九五之尊。
“李先生,龍袍已大致完工,您看是否滿意?”一名工匠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子龍撫摸著龍袍上的龍紋,滿意地點點頭:“甚好,再將細節打磨一番,務必做到與宮中的龍袍一模一樣。”
除了私造龍袍,李子龍還親手繪製了一幅星宿圖。他取出上好的絹帛,研好朱砂,參照著古籍上的記載,一點點繪製著天上的星宿。他對星象一知半解,卻故作高深地在紫微垣的位置用朱砂圈注起來——紫微垣是帝王之位的象征,他要用這幅星宿圖,向世人證明,自己是“順應天意”的真主。
繪製完成後,李子龍將星宿圖藏在密室的暗格中,每日都會焚香禱告:“三清在上,弟子李子龍,承蒙天意,願承天命,登基為帝,救萬民於水火。若能成事,弟子必當重修廟宇,供奉三清。”他沉浸在自己編織的狂夢中,無法自拔。
與此同時,李子龍與真定府的豪強、失意官員也取得了聯係。他讓鄭忠帶著自己的密信,前往真定府,告知他們舉事的時間——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京城的百姓都會賞月過節,宮中也會舉辦宴會,守衛相對鬆懈,正是舉事的絕佳時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八月十五,某將在京城發難,潛入宮中,控製皇帝和百官。你等需在真定府集結兵力,起兵響應,牽製朝廷的援軍。待某掌控京城後,便派人迎接你等進京,共掌天下。”李子龍在密信中寫道。
真定府的豪強、失意官員收到密信後,紛紛表示願意聽從李子龍的差遣。他們開始暗中招募鄉勇,囤積糧草、兵器,等待著八月十五的到來。
李子龍的謀反計劃,看似周密,卻不知一場滅頂之災,正在悄然向他逼近。他過於狂妄,過於相信自己的“道法”和韋舍等人的勢力,卻忽略了錦衣衛那雙無處不在的眼睛。
李子龍的勢力日益壯大,他的所作所為,漸漸引起了錦衣衛的注意。錦衣衛是明朝的特務機構,負責偵緝百官、百姓的違法行為,對任何可能威脅皇權的異動都極為敏感。
剌事旗校孫賢,是錦衣衛中的一名老校尉,經驗豐富,心思縝密。他近期發現,韋舍府中異常熱鬨,深夜常有車馬出入,且出入的人員神色詭異,不像是正常的賓客。更讓他起疑的是,一名道士竟長期居住在韋府的正寢,還接受宦官們的朝拜,這在京城中極為罕見。
孫賢決定暗中調查此事。他喬裝成一名小販,守在韋舍府外,觀察著府中的動靜。他發現,韋舍府中的下人頻繁前往城外的一處廢棄莊園,每次都帶著大量的物資。孫賢悄悄尾隨,發現那處廢棄莊園竟是一座秘密作坊,裡麵的工匠正在私造龍袍、兵器等違禁物品。
“不好,這是要謀反!”孫賢心中大驚,連忙悄悄退了出來。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若不及時上報,一旦謀反成功,後果不堪設想。
孫賢立刻返回錦衣衛衙門,將自己的發現如實稟報給錦衣衛指揮使。指揮使聞言,也是大吃一驚,當即下令,讓孫賢繼續暗中監視,收集更多的證據。
接下來的幾日,孫賢通過跟蹤韋舍府的下人、攔截鄭忠送往真定府的密信,收集到了大量的證據——李子龍勾結宦官、私造禦用器物、聯絡真定府豪強意圖謀反的罪證,一應俱全。
“證據確鑿,即刻下令,抓捕逆賊!”錦衣衛指揮使不敢怠慢,當即向明憲宗上奏,同時下令調集兵力,包圍韋舍府、秘密作坊以及李子龍的信徒聚集地。
成化十二年七月末的一個深夜,京城一片寂靜。突然,大批錦衣衛校尉手持利刃,悄無聲息地包圍了韋舍府。“奉旨緝拿謀反逆賊李子龍、韋舍等人,反抗者,格殺勿論!”錦衣衛校尉一聲令下,破門而入。
此時,李子龍正在韋府的密室中與韋舍、鮑石、鄭忠等人商議舉事的最後細節。聽到府外的喧嘩聲,李子龍心中一緊,有種不祥的預感。“不好,可能是事情敗露了!”鄭忠麵色慘白地說道。
韋舍也慌了神,連忙說道:“李先生,怎麼辦?要不我們反抗吧!”
李子龍強作鎮定,沉思片刻道:“不可,錦衣衛人多勢眾,反抗隻會死得更快。我們暫且束手就擒,日後再圖脫身。”他心中清楚,此時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錦衣衛校尉衝入密室時,李子龍等人並未反抗。“李子龍,你勾結宦官,私造禦用器物,意圖謀反,證據確鑿,還不束手就擒!”孫賢手持密信,厲聲喝道。
李子龍看著錦衣衛手中的證據,知道大勢已去,他癱坐在地上,眼中充滿了不甘與絕望。
喜歡大明太監秘史請大家收藏:()大明太監秘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