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遼東巡邊(下)_大明太監秘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太監秘史 > 第130章 遼東巡邊(下)

第130章 遼東巡邊(下)(1 / 1)

遼陽都司衙門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所有官員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在汪直和馬文升之間逡巡,生怕一絲動靜就會引爆這令人窒息的緊張。

馬文升迎著汪直銳利的目光,胸膛微微起伏,但眼神依舊堅定如鐵。他再次拱手,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折服的力度:“下官不敢。下官所言,皆出於公心,為邊事長治久安計。監軍代表陛下,下官豈敢輕慢?然軍國大事,關乎將士生死、國家興衰,不能因一人之好惡、一時之功利而輕率決斷。剿撫之策,利弊攸關,需慎重權衡。若隻因董山一部的騷擾,便大興問罪之師,恐非上策,反墮入其挑釁圈套,消耗我自身國力!”

他句句在理,字字鏗鏘,在這滿是諂媚之氣的廳堂裡,宛如一道清越的鐘鳴,卻也像一根根鋼針,刺穿著汪直那不容置疑的權威。

汪直盯著他,年輕的臉龐上像是覆蓋了一層寒霜。他忽然笑了,那笑容裡沒有半分暖意,隻有滲人的冰冷。“好,好一個出於公心,好一個慎重權衡。”他不再看馬文升,轉而麵向陳鉞和眾將,語氣恢複了平靜,卻帶著一種決定性的力量,“馬侍郎老成持重,所言也……不無道理。邊事確需謹慎。然則,董山桀驁,屢犯天威,若一味懷柔,豈非示弱於天下,令四方夷狄皆以為我大明可欺?陳巡撫!”

“卑職在!”陳鉞立刻躬身應道,心中竊喜。

“你的進剿方略,細細寫來,呈報於咱家。所需兵員、糧餉、器械,也一並列出明細。咱家要親自核驗,斟酌損益,再行定奪。”汪直這話,看似沒有立刻采納陳鉞的激進策略,實則已完全將馬文升的持重意見撇在一邊,並且將決策權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卑職遵命!”陳鉞大聲應道,得意地瞥了馬文升一眼。

馬文升嘴唇動了動,還想再爭,但看到汪直那已然不容置喙的神情,知道再言無益,心中一片冰涼,隻能重重歎了口氣,頹然坐下。他明白,這位權勢熏天的監軍,要的不是正確的策略,而是絕對的控製和足以向皇帝誇耀的“軍功”。

接下來的幾日,汪直在陳鉞的陪同下,開始“巡視”遼東防務。所到之處,旌旗招展,戒備森嚴。陳鉞早已安排妥當,隻讓汪直觀摩軍容整齊的衛所,檢閱擦拭得鋥亮的兵器,聆聽早已背熟的、慷慨激昂的“忠君愛國”宣言。沿途百姓、軍戶,也被勒令遠遠跪迎,營造出一種“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虛假景象。

汪直騎在矯健的河套馬上,身著特製的軟甲,外罩蟒袍,接受著沿途軍民的山呼。他看著眼前這被他“威德”所“感召”的邊地,心中那股掌控一切的欲望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他甚至親自挽弓,射中了一隻被兵士驅趕出來的獐子,引得陳鉞等人一片阿諛讚歎,稱其有“冠軍侯之勇”。

然而,在這片刻意營造的“和諧”與“威武”之下,暗流仍在湧動。汪直帶來的西廠番役,如同幽靈般散入軍中、民間,收集著各種信息,自然也聽到了些許關於陳鉞貪酷、軍餉克扣、以及馬文升在普通士卒中頗有威望的零星議論。但這些不和諧的音符,都被韋瑛等人過濾後,選擇性地呈報給了汪直——重點突出了陳鉞的“能乾”和馬文升的“迂闊”與“收買人心”。

一日,在巡視一處前沿堡寨時,汪直故意指著遠處隱約的山巒,問隨行的馬文升:“馬侍郎,依你之見,若從此處出兵,直搗董山巢穴,勝算幾何?”

馬文升看著那險峻的山勢,搖頭道:“公公,此地山高林密,路徑崎嶇,大軍難以展開,輜重輸送更是困難。董山部眾熟悉地形,善於隱匿。若貿然進兵,恐遭埋伏,凶多吉少。不如以此堡寨為基,固守要道,遣精乾小股部隊哨探,疲擾其部,方是穩妥之策。”

汪直聞言,臉上掠過一絲明顯的不悅。陳鉞立刻在一旁陰陽怪氣地說道:“馬侍郎未免太過謹慎,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大明王師所向披靡,豈懼區區山野毛賊?有汪公公坐鎮,天威所至,必然望風披靡!”

馬文升冷冷回應:“陳巡撫,用兵非是兒戲,豈能憑一時意氣?士卒性命,豈是邀功之砝碼?”

又一次不歡而散。汪直對馬文升的惡感,與日俱增。這個油鹽不進的兵部侍郎,就像一根哽在喉嚨裡的硬刺,讓他如鯁在喉,也嚴重挑戰著他此次巡邊試圖建立的絕對權威。

夜晚,遼陽巡撫衙門密室。燭火搖曳,映照著汪直和陳鉞兩人陰沉的臉。

“馬文升此人,留在此地,終是禍患。”汪直把玩著手中的茶杯,淡淡地說道,“他處處與咱家作對,動搖軍心,若讓其回到京城,在陛下麵前胡言亂語,隻怕於你我,於遼東大局,都大為不利。”

陳鉞眼中凶光一閃,湊近低聲道:“公公明鑒!這馬文升,自恃清高,屢屢阻撓方略,分明是嫉賢妒能,不欲見公公立此不世之功!此等人物,留在軍中,實乃絆腳石!隻是……他畢竟是兵部侍郎,朝廷正三品大員,若無恰當罪名,恐難動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汪直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罪名?現成的就有。他屢次三番質疑監軍決策,在公開場合頂撞於咱家,這不是‘輕慢欽差,藐視天威’,是什麼?他處處為董山張目,阻撓進剿,言辭間多有為夷狄開脫之嫌,這不是‘處置邊事不當,有失國體’,又是什麼?”

陳鉞恍然大悟,拍案叫絕:“公公高見!句句切中要害!卑職這就去安排,聯絡軍中幾位得力將領,聯名上奏,彈劾馬文升!定要讓他知道,這遼東,究竟是誰說了算!”

一場針對馬文升的陰謀,就在這密室的燭光下,迅速醞釀成型。

數日後,一份由遼東巡撫陳鉞領銜,多位“深受馬文升壓製、對其舉措深感不滿”的將領聯名簽署的彈劾奏章,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直送北京。奏章中,羅織了馬文升“剛愎自用,輕慢監軍”、“處置邊事一味姑息,舉措失當”、“散布消極言論,動搖軍心”等數條罪狀,言辭鑿鑿,仿佛馬文升已是十惡不赦的邊關罪人。

與此同時,汪直也親自修書一封,密奏皇帝。在信中,他並未過多描述具體衝突,而是著重強調馬文升如何“倚老賣老,固執己見”,“無視陛下欽差權威”,“其保守策略,恐貽誤戰機,縱容邊患”,字裡行間暗示馬文升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到他代表皇帝行使監軍職權、穩定遼東大局。

紫禁城內,朱見深幾乎同時收到了這兩份來自遼東的奏報。他本就對馬文升這類喜歡直言強諫的文臣有些頭疼,加之對汪直的絕對信任,看到陳鉞等人的聯名彈劾和汪直密奏中“影響大局”的暗示,心中頓時對馬文升產生了極大的惡感。

“這個馬文升!朕派他去協調邊事,他卻去與汪直作對!乾擾監軍,豈非視朕之權威如無物?”朱見深怒氣衝衝地對懷恩說道,“邊關正在用人之際,豈容他如此不識大體!”

懷恩張了張嘴,想為馬文升分辨幾句,但看到皇帝盛怒的神情,知道此時進言非但無用,反而可能引火燒身,隻得將話咽了回去,默默垂首。

很快,一道聖旨傳出:

“兵部侍郎馬文升,巡撫遼東,不能協和文武,輕慢欽差,處置邊事多有不當,深負朕望。著革去侍郎之職,貶為重慶衛戍守,即刻啟程,不得延誤!”

遼陽城外,寒風蕭瑟。馬文升接到了這紙貶謫的詔書,他跪在冰冷的土地上,聽完宣旨太監毫無感情的聲音,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深深叩首:“臣……領旨謝恩。”

沒有辯解,沒有憤怒,隻有一種深深的無力與悲涼。他站起身,拍了拍官袍上的塵土,看了一眼不遠處站在儀仗之下、麵無表情的汪直,又看了看旁邊難掩得意之色的陳鉞,什麼也沒說,隻帶著一名老仆,幾箱書籍,踏上了南下的漫漫長路。

喜歡大明太監秘史請大家收藏:()大明太監秘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 我蒸的丹饃驚動了天庭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