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是咱們村子的英雄。”三太爺說道。
“所以,咱們一定要好好守護這片土地,不能讓那些小鬼子和壞人再回來。”
“三太爺您放心,我們知青也會和大家一起,把村子建設得更好的。”陳國安堅定地說道。
“好,好啊!”三太爺笑著點了點頭,“有你們這些年輕人在,咱們村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一群人開始乾活,撿乾柴的撿乾柴,砍枯樹的砍枯樹。
三太爺在一旁看著他們時不時指點一二。
誰也沒注意,越過層層交錯的樹杈,一雙眼睛在盯著他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邊在三組翻耕土地的景忱,在李大叔的指導下,已經可以熟練地翻耕土地了。
李大叔看著景忱的動作,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小景,你學得真快,現在這地翻得有模有樣了。”
現在李大叔對景忱的稱呼已經由一開始的景同誌到現在的小景,關係可謂是大大的拉近了。
景忱笑著說,“多虧了您的指導,不然我還不知道要費多少勁呢。”
這時,旁邊的一個村民喊道,“李大叔,景知青,休息一會兒吧,喝口水,喘口氣。”
景忱這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儲水工具,自然也就沒有帶水來了。
他隻能假裝自己不渴,笑著看著其他人。
現在風已經有點冷冽了,吹過的時候臉部都是麻木的,隻有喉嚨內乾燥的粘膜,時刻刺激著他的神經。
一邊嘟嘟灌水的李大叔看見景忱呆坐在那,才發現他沒帶水。
“你這娃兒沒帶水咋不跟叔說呢,叔這還有。”說著把另一個竹水桶遞到他麵前。
這竹水桶做工頗為精細,桶身是一節節竹子,打磨得十分圓潤光滑,沒有一絲毛刺,泛著淡淡的竹青色光澤。
桶身的大小和現代的保溫杯差不多,高度適中,方便握持。
桶口處也是一個竹蓋子,蓋子與桶身契合緊密,嚴絲合縫,能有效防止水灑出。
蓋子上還巧妙地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提手,方便開啟和關閉。
桶身外側套著一個結實的網兜,網兜的繩結打得工整又牢固,拎在手上,既方便又舒適。
景忱看到這個竹水桶,眼睛不由得一亮,“李大叔,您這水桶做得可真好啊!這手藝,簡直絕了!”
李大叔嘿嘿一笑,臉上露出自豪的神情,“這算啥,我自己做著用的,順手就多做了幾個,我家裡還有呢。”
景忱一聽,連忙擺手,認真地說道,“李大叔,這可不行。我們知青下鄉是來建設農村的,不能拿群眾的一針一線。這是紀律,我可不能違反。”
李大叔有些著急,說道,“哎呀,這就是個裝水的,又不是啥貴重東西,你就拿著用吧。”
景忱想了想,自己昨天買了肥皂,說道,“李大叔,要不這樣吧,我宿舍有剛買還沒用的肥皂,這肥皂可香了,下午上工我給您拿來,您拿回去,嬸子肯定喜歡。”
李大叔聽他說肥皂,眼睛亮了亮,他知道自己的媳婦兒可稀罕這香香的胰子了。
猶豫了一下,他點了點頭,說道,“那行吧,就跟你換了。不過下次有啥缺的,儘管跟叔說,彆客氣。”
景忱笑著點了點頭,接過竹水桶,再次感謝道,“謝謝李大叔,以後有啥需要幫忙的,您也儘管吩咐。”
說著,景忱打開竹水桶的蓋子,喝了一大口水,清涼的水順著喉嚨流下,滋潤了他乾燥的喉嚨,也讓他感受到了李大叔的熱情。
喜歡重生七零小知青和軍官大佬談上了請大家收藏:()重生七零小知青和軍官大佬談上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