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父登基建偽朝,百日狂瀾覆浪濤。
龍袍未暖刀光起,青史唯留逆子標。
如果說南朝宋的皇帝們是一部“奇葩圖鑒”,那麼劉劭絕對是其中最紮眼的那一頁——畢竟在中國曆史上,能把“弑父奪位”玩成“速通版”的,他算獨一份。這位宋文帝劉義隆的嫡長子,從出生起就自帶“主角光環”,卻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比爛泥還碎,最後用三個月時間,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個血糊糊的句號。
《宋書·二凶傳》裡說他“好讀史傳,尤愛弓馬”,乍一看像個文武雙全的儲君苗子。但史書記載往往自帶濾鏡,翻譯過來其實是:這小子讀史書專挑陰謀詭計看,拉弓射箭專對著自家侍衛練。劉義隆一開始對他是寄予厚望的,畢竟是嫡長子,出生時據說還有“赤光繞室”的祥瑞《宋書》載“上甚喜,謂太祖曰:‘此兒形貌異常,必成大器’”),結果這“大器”最後成了砸向老爹的榔頭。
劉劭的叛逆期來得比一般皇子猛得多。彆的太子頂多偷偷喝個酒、泡個妞,他直接拉上親弟弟劉浚搞“封建迷信”。這哥倆不知從哪找了個叫嚴道育的女巫,整天在東宮後院畫符念咒,核心業務就一項:咒死老爹劉義隆,好讓劉劭早點繼位。《宋書》裡寫得熱鬨:“琢玉為上形像,埋於含章殿前”,合著這哥倆玩的是“紮小人”的加強版,連玉像都用上了,看來是下了血本。
更絕的是,這事兒敗露後,劉義隆的反應堪稱“慈父天花板”。按說兒子咒殺親爹,擱哪個朝代都是淩遲起步,結果劉義隆隻是把劉劭叫來罵了頓,說“吾欲廢汝久矣”《宋書》),罵完居然還沒動手。這就好比家長發現孩子在廚房磨刀,隻教育了句“下次彆這樣”,轉頭還把菜刀遞回去——劉劭一看:哦,原來老爹是紙老虎啊!
元嘉三十年453年)的春天,劉義隆終於想明白了,打算廢黜劉劭,改立另一個兒子劉駿。但這位一輩子優柔寡斷的皇帝,居然把這等機密事跟寵妃潘淑妃說了——而潘淑妃恰好是劉劭同謀弟弟劉浚的親媽。消息就這麼像病毒似的傳到了東宮,劉劭連夜拍板:先下手為強!
《宋書》記載了這場弑父大戲的細節,讀起來比武俠小說還刺激。淩晨時分,劉劭帶著兩千東宮衛隊衝進皇宮,嘴裡喊著“受詔討賊”,實際上直撲老爹的寢宮。劉義隆當時正在和大臣商量廢太子的事,聽見外麵亂哄哄的,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劉劭的親信張超之拿刀捅了。史載“上舉幾扞之,五指皆落”,想想都疼——一代帝王,最後連自己的手指都保不住,死得比菜市場的豬還倉促。
殺了老爹,劉劭乾的第一件事不是哭喪,而是搶玉璽。他跑到太極殿,把嚇得半死的大臣們叫來,假模假樣地宣布“太祖駕崩,傳位給我”。有大臣小聲問:“太子殿下,您爹的屍體還在寢宮躺著呢,不先處理一下嗎?”劉劭眼一瞪:“急什麼?先登基再說!”《宋書》載“劭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太初”)。就這心理素質,不去演話劇可惜了。
登基後的劉劭,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他大概覺得皇帝就是每天殺人玩,短短三個月裡,把看不順眼的大臣砍了一半,連自己的親叔叔都沒放過。更搞笑的是,他還把那個女巫嚴道育封為“神母”,讓她住在宮裡跳大神,軍國大事全憑神棍說了算。有大臣勸他:“陛下,咱好歹搞點正經事,比如安撫百姓、整頓軍隊?”他直接把人家拖出去砍了,理由是“你不懂我的神仙操作”。
劉劭大概忘了,他還有個弟弟叫劉駿,當時正鎮守江州。這劉駿一聽老爹被殺,哥哥篡位,當場哭暈過去——當然,哭完就起兵了,口號喊得震天響:“清君側,誅逆賊!”
要說劉劭這皇帝當得有多失敗,看看他的軍隊就知道了。《宋書》裡說,他派去平叛的士兵,走到半道就跑了一半,剩下的還沒開打就舉白旗,嘴裡喊著“我們是來投奔劉駿殿下的”。有個將領還算講義氣,硬著頭皮打了一仗,結果剛交鋒就被劉駿的軍隊追著砍,跑回城裡哭著對劉劭說:“陛下,咱還是投降吧,對方太猛了!”劉劭氣得拔劍砍了他,結果第二天,這將領的部下直接打開城門,把劉駿的軍隊放了進來。
城破那天,劉劭上演了最後的瘋狂。他帶著老婆孩子跑到武庫,想躲起來,結果被追兵堵了個正著。《宋書》記載他當時的慫樣:“劭單騎走至西明門,為人所殺”,連反抗都沒反抗,比被踩死的螞蟻還窩囊。他的兒子們更慘,全被拉到大街上砍了頭,老百姓圍著看,有人還扔石頭,罵道:“這就是弑父賊的種!”
最諷刺的是,劉劭死後連個像樣的諡號都沒有。曆代皇帝甭管好壞,好歹有個“某某帝”,他卻被稱為“元凶劭”,連名字都被釘在了恥辱柱上。《宋書》的作者沈約大概是恨透了他,寫他的時候用了一堆狠詞:“窮凶極逆,自古未有”“暴骨原野,為天下笑”,連標點符號都透著嫌棄。
劉劭的一生,就像一場潦草的鬨劇。他用三個月時間,完成了“太子逆賊皇帝死鬼”的四連跳,刷新了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成年皇帝紀錄後來被金末帝完顏承麟的半天紀錄打破,但人家是亡國之君,性質不同)。
回頭看看,這一切的根源,其實早被劉義隆自己說中了。當年劉劭搞巫蠱之術,劉義隆曾歎氣說:“此兒非能成大事者,徒亂我家耳。”《宋書》)可惜他心軟沒下手,最後把自己的命搭了進去。而劉劭呢?他總以為皇帝的權力是靠刀砍出來的,卻忘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哪怕是在亂世,弑父篡位這種事,連路邊的乞丐都知道是大逆不道。
現在去南京的六朝博物館,還能看到當年南朝宋的宮殿遺址。站在那些殘破的磚瓦前,仿佛能聽見劉劭登基時的鼓樂,也能聽見他被砍頭時的慘叫。這大概就是曆史的幽默:你費儘心機搶來的一切,最後不過是給後人添了個茶餘飯後的笑料。正如《宋書》最後評價的:“夫逆順有勢,成敗有數。”
參考《宋書》《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