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唐高祖李淵:大唐開國國君,被逼出來的“反賊”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24章 唐高祖李淵:大唐開國國君,被逼出來的“反賊”

第124章 唐高祖李淵:大唐開國國君,被逼出來的“反賊”(2 / 2)

接著是劉武周。劉武周靠突厥支持,占領了太原,還派宋金剛率軍南下,差點把李淵的老巢端了。李淵一開始派裴寂去打,結果裴寂是個文官,根本不會打仗,輸得一塌糊塗。李淵沒辦法,隻好又派李世民出馬。李世民還是老辦法,深溝高壘,跟宋金剛耗了五個月,最後趁宋金剛糧草斷絕,一舉將其擊敗,收複了太原。

搞定了西邊和北邊,李淵把目光投向了東邊的王世充和竇建德。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率軍東征王世充,把洛陽圍了個水泄不通。王世充急了,派人去求救竇建德。竇建德也不傻,知道“唇亡齒寒”,就率十萬大軍來救洛陽。這下麻煩了,李世民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

手下人都勸李世民退兵,可李世民卻說:“王世充現在就是甕中之鱉,竇建德遠道而來,疲勞不堪,咱們隻要分兵,一部分繼續圍洛陽,一部分去打竇建德,就能兩全其美!”於是李世民留李元吉繼續圍洛陽,自己帶三千精銳,直奔虎牢關,迎戰竇建德。

公元621年五月,虎牢關之戰爆發。李世民先是堅守不出,等竇建德軍心渙散,然後親率精銳,直衝竇建德的中軍大營。竇建德當時正在開會,沒防備,被唐軍殺得大敗,自己也被活捉了。王世充在洛陽城上看到竇建德被抓,知道沒希望了,隻好開城投降。這一戰,李世民一下子滅了兩個強敵,唐朝統一的大局,基本定了。

可就在李淵忙著平叛的時候,家裡的矛盾卻越來越深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開始爭皇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建成是老大,按規矩該當太子,可他知道自己的功勞不如李世民,心裡一直不安。李元吉是老四,跟李建成關係好,也怕李世民當了皇帝自己沒好果子吃,就跟李建成一起,處處針對李世民。他們先是在李淵麵前說李世民的壞話,說他“功高蓋主,有不臣之心”;然後又收買李世民身邊的人,想離間李世民和手下的關係;甚至還想下毒害死李世民——有次李建成請李世民喝酒,李世民喝了之後,吐了好多血,差點沒死了。

李淵也知道兩個兒子不對付,可他也沒什麼好辦法。一方麵,他覺得李建成是太子,不能隨便廢;另一方麵,他又知道李世民功勞大,手下人才多,也不能委屈了李世民。於是他就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讓李世民去洛陽,建天子旌旗,跟李建成分治天下。可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同意,說“要是讓李世民去了洛陽,就成了第二個朝廷,到時候更難控製”,李淵一聽,又猶豫了,這事就不了了之。

《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裡說:“建成、元吉潛謀害太宗,太宗遂起玄武門之變。”其實這話有點偏,李建成和李元吉確實想害李世民,但李世民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手下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人,早就勸他先下手為強了。李淵的猶豫不決,其實是把李世民逼到了絕路上。

公元626年六月初四,長安城裡出大事了。

那天早上,李建成和李元吉像往常一樣,騎著馬去皇宮上朝,剛走到玄武門,突然從兩邊衝出一群人,為首的就是李世民。李建成一看不對勁,拔腿就想跑,李世民張弓搭箭,一箭就把李建成射落馬下,當場死了。李元吉嚇得掉轉馬頭,想跑回皇宮找李淵求救,結果被李世民的手下尉遲恭追上,一刀砍了腦袋。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事變發生時,李淵正在皇宮裡劃船,享受著難得的清閒。突然,尉遲恭渾身是血地衝了進來,手裡還提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腦袋,跪在李淵麵前說:“太子和齊王謀反,秦王已經把他們殺了,特命臣來保護陛下!”

李淵手裡的船槳“啪”地掉在了水裡,他愣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兩個兒子沒了,剩下的隻有李世民一個兒子了。他看著尉遲恭手裡的腦袋,又想起這些年兩個兒子的爭鬥,心裡又痛又悔,可他知道,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身邊的大臣蕭瑀、陳叔達趕緊勸他:“陛下,太子和齊王本來就沒什麼功勞,還老想害秦王。秦王功蓋天下,百姓歸心,不如就立秦王為太子,這樣天下就安定了。”看來李世民沒少做老爹跟前心腹的工作)李淵歎了口氣,說:“好吧,我早就想這麼做了。”

三天後,李淵下旨,立李世民為太子,並且宣布:“從今往後,國家大事,無論大小,都由太子裁決,然後再告訴我。”《舊唐書·高祖本紀》)這話一出口,李淵其實已經把皇帝的權力交出去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淵過得很煎熬。他看著李世民一步步清除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勢力,看著李世民的手下一個個身居要職,心裡明白,自己這個皇帝,已經成了擺設。公元626年八月,李淵下了道禪位詔書,把皇位傳給了李世民,自己當起了太上皇,搬到了太極宮西邊的大安宮居住。

退位後的李淵,日子過得挺清閒,可也挺寂寞。他不再管朝政,每天就在宮裡看看書、養養花,偶爾也會參加李世民舉辦的宴會。有次李世民請李淵吃飯,李淵喝多了,拉著李世民的手說:“當年太原起兵,多虧了你;後來平定天下,也多虧了你。我當初要是早點立你為太子,就不會有玄武門之變了。”李世民聽了,趕緊跪下說:“都是兒臣不好,讓父皇擔心了。”

其實李淵心裡清楚,李世民的皇位,是靠刀槍拚來的,可他也明白,隻有李世民,才能守住大唐的江山。公元635年五月,李淵在大安宮去世,享年七十歲。他的諡號是“太武皇帝”,廟號是“高祖”,後來被葬在了獻陵。

提起李淵,很多人都會覺得他不如兒子李世民——李世民有“貞觀之治”,有“天可汗”的稱號,而李淵呢,好像除了太原起兵、建立唐朝,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功績了。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要是沒有李淵早年的“韜光養晦”,要是沒有他在太原積攢的實力,李世民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沒機會施展;要是沒有李淵製定的“先取關中,再平天下”的戰略,唐朝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統一全國;要是沒有李淵在建國初期製定的各項製度——比如三省六部製、均田製、科舉製,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也無從談起。

《舊唐書》裡評價李淵:“高皇創圖,勢若摧枯。國運神武,家難聖謨。”這話其實很中肯。李淵不是一個軟弱的皇帝,他隻是比李世民更懂得“隱忍”和“時機”;他也不是一個昏庸的皇帝,他隻是在家庭和國家之間,選擇了對國家更有利的一方。

他是大唐的開國皇帝,是李世民的父親,是“貞觀之治”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有逆襲的傳奇,有妥協的無奈,也有作為父親的痛悔。但無論如何,他都用自己的方式,結束了隋末的亂世,開啟了一個屬於大唐的新時代。

參考《舊唐書·高祖本紀》《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隋書·恭帝紀》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山莊通異界古人來打工 穿成冷宮棄妃,靠發瘋掀翻皇宮! 文字遊戲:開局獲得三顆星辰眷顧 味界傳說 慶餘年閒昀野嬤大合集 埃爾斯世界,裂隙之影 無儘大陸,召喚美女兵種補魔成神 抗戰:老李,炮兵師要不要? 花間詔 異界西行紀:我的經書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