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遼興宗耶律宗真:在權力與夢想間徘徊的大遼帝王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75章 遼興宗耶律宗真:在權力與夢想間徘徊的大遼帝王

第175章 遼興宗耶律宗真:在權力與夢想間徘徊的大遼帝王(1 / 1)

梁邸幼封懷壯誌,登基初陷權謀。

親征西夏意方遒。增幣於宋境,文墨亦風流。

帝業半生風雨路,興衰皆付春秋。

權謀爭鬥幾曾休。慶陵埋舊憶,青史話恩仇。

在那遙遠的遼代,有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權力的追逐、親情的糾葛、戰爭的硝煙、文化的交融,都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就是遼興宗耶律宗真。

公元1016年,耶律宗真出生於遼中京,他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長子,母親是欽哀皇後蕭耨斤。可這看似尊貴的出身,卻給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為聖宗的皇後齊天皇後蕭菩薩哥沒有子嗣,宗真一出生,就被抱去由她撫養。這一抱,便讓小小的宗真陷入了複雜的宮廷關係之中。

宗真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三歲時就被封為梁王,這可是個不小的榮耀。他不僅擅長騎射,箭術精準,能在奔馳的馬上射中遠處的獵物;還對儒家學說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捧著書看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他對音律也頗為精通,閒來無事時,能彈奏出美妙的曲子,讓周圍的人讚歎不已。

公元1021年,年僅五歲的宗真被冊封為皇太子,這意味著他離皇位又近了一步。太平十年公元1030),十四歲的宗真兼任北南院樞密使事,開始涉足遼國的核心權力機構。在樞密使的位置上,他努力學習政務,常常和大臣們討論國家大事到深夜,雖然年紀小,但他的見解獨到,讓不少老臣都刮目相看。可誰能想到,在這看似風光的背後,一場權力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公元1031年,聖宗駕崩,耶律宗真在靈柩前即位,成為了遼國的第七位皇帝,改元景福。本以為登上皇位就能大展宏圖,可他沒想到,自己的生母蕭耨斤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攪亂了他的計劃。

蕭耨斤一直對兒子被齊天皇後抱養一事耿耿於懷,聖宗一死,她便自立為皇太後,臨朝攝政。這還不算完,她還指使護衛馮家奴、喜孫等人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國舅蕭匹敵謀反。可憐這兩人,就這樣被賜死,圍場都太師女真著骨裡、右祗候郎君詳穩蕭延留等七人也被牽連,被判處死刑,家產全部被沒收。而齊天皇後,這個撫養宗真長大的人,也被遷徙到上京。

宗真得知此事後,急忙勸阻:“皇後侍奉先帝四十年,又將我撫育成人,本應成為太後,如今不能成為太後,反而要治罪,這怎麼行呢?”可蕭耨斤根本不聽,惡狠狠地說:“此人若在,必成後患!”宗真無奈,隻能眼睜睜看著齊天皇後被遷走。後來,蕭耨斤甚至在宗真春獵時,派人去上京賜死了齊天皇後。

蕭耨斤的權力欲望越來越大,她不僅掌控著朝政大權,還把宗真的一舉一動都置於自己的監視之下。她和蕭孝先兄弟合謀,企圖廢掉宗真,另立小兒子耶律重元。幸好,13歲的耶律重元心地善良,把母親的陰謀告訴了宗真。

宗真得知消息後,又驚又怒,他不甘心就這樣被廢,決定先發製人。重熙三年公元1034)五月,機會終於來了。蕭耨斤和宗真去行宮消暑,蕭耨斤的親信都留在中京。宗真先借口扣押了蕭孝先,一番審問之下,蕭孝先扛不住壓力,招供了廢立陰謀。隨後,宗真帶著500名親兵包圍了行宮,耶律喜孫帶人直闖蕭耨斤的臥帳,殺死她身邊數十名內侍,然後用囚車把她押往慶州軟禁起來,並下詔廢蕭耨斤為庶人,至此,蕭耨斤集團被徹底鏟除。

解決了母親的威脅後,耶律宗真終於開始親政。他深知,遼國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表麵繁榮,但內部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於是他決定進行一係列改革。

在政治上,他進一步完善了南北麵官製。北麵官負責管理契丹等遊牧民族事務,南麵官則負責管理漢人事務。他重用漢臣張儉,張儉為人正直,才華出眾,在他的輔佐下,宗真推行了一係列政策,加強了中央集權。有一次,宗真問張儉:“如今國家之事,應以何為先?”張儉回答:“應以愛民為先,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宗真深以為然,於是下令減輕百姓的賦稅,讓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在文化方麵,他大力推崇儒家文化。他敕令校勘出版《貞觀政要》,還專門建立了秘書監,收集各種典籍。他自己也熱愛詩文書畫,有一次,他和大臣們一起欣賞畫作,看到一幅描繪山水的畫時,他不禁感歎:“此畫意境深遠,猶如我大遼的山河一般壯美。”他還經常和文人墨客們一起吟詩作畫,留下了不少佳話。

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他還完善了科舉製度,讓更多有才華的人有機會進入官場。有一年科舉考試結束後,他親自審閱試卷,看到一份文章寫得極好的試卷時,他高興地說:“此人有大才,日後必能為我大遼效力。”後來,這位考生果然在朝中做出了一番成績。

在軍事上,他也沒有放鬆。他定期舉行捺缽製度,這可是契丹的傳統,既能讓皇室貴族們保持騎射的本領,又能加強對各部族的控製。他還加強了對軍隊的訓練,親自觀看士兵們的演練,看到士兵們整齊的步伐、精準的箭術,他滿意地點點頭:“有如此軍隊,我大遼何愁不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遼興宗在位期間,宋遼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一些變化。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維持了多年的和平,但宗真看到宋朝在宋夏戰爭中屢屢敗北,覺得有機可乘,於是決定圖謀關南十縣地。

重熙十一年宋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正月,宗真一邊在邊界重兵壓境,製造緊張氣氛,一邊派遣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士劉六符與北宋交涉。他們帶著宗真致宋仁宗的一封信,信中對宋朝提出了指責,還要求將原屬遼藩屬北漢的領土及關南十縣地歸還,聲稱隻有這樣,才能“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

其實,在遼使到來前一個月,北宋就已經購得遼興宗致書提出各項要求的底本,同時對遼聚兵幽薊、準備入侵也早有洞察。不過,北宋在宋夏戰爭後本就內外交困,麵對遼國的施壓,還是處於被動地位。

雙方開始了反複的交涉。宋朝派出富弼等人與遼使談判,富弼據理力爭:“關南之地,本就屬於我朝,怎能輕易割讓?”可遼使態度強硬,絲毫不肯讓步。宗真也在背後給遼使撐腰:“此次交涉,務必達成目的,若宋朝不答應,就準備開戰!”

經過多輪艱難的談判,雙方最終在同年九月達成協議。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基礎上,北宋再增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宗真還不罷休,又派耶律仁先和劉六符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重熙增幣”。雖然宗真成功實現了自己以上國自居的想法,但也讓宋遼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

遼興宗時期,遼夏關係也經曆了巨大的變化。西夏李氏自李繼遷時開始就實行附遼抗宋的政策,和遼國關係一直不錯。但李元昊稱帝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遼夏交界處的黨項部落多叛遼歸夏,李元昊個人又與遼和親的興平公主不睦,導致興平公主憂鬱而終。更過分的是,西夏對這件事拖延很久才報告遼國,宗真覺得這是西夏對大遼的輕視,心中十分惱怒。

重熙十三年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九月,宗真決意親統十萬大軍征夏。他任命南院樞密使蕭惠、皇太弟耶律重元、東京留守蕭孝友等分三路攻夏。

戰爭一開始,遼軍來勢洶洶,西夏軍隊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可李元昊畢竟是個有謀略的人,他采用了誘敵深入之計。他故意讓軍隊假裝戰敗,向後撤退,遼軍不知是計,一路追擊。追到河曲時,遼軍疲憊不堪,而此時西夏軍隊突然反擊,遼軍頓時陷入混亂。

蕭惠的軍隊被西夏軍隊重重包圍,士兵們驚慌失措。蕭惠大聲喊道:“不要慌亂,聽我號令!”可混亂之中,士兵們根本聽不進去。這一戰,遼軍大敗,死傷慘重,駙馬都尉蕭胡覩等近臣數十人被擒,宗真也狼狽地逃回雲州。

吃了敗仗的宗真不甘心就此罷休。重熙十八年夏延嗣寧國元年,公元1049),他趁著西夏李元昊新死主幼國疑之機,再次親征攻夏。

這次,初期進展還算順利,遼軍一路勢如破竹。可沒想到,蕭惠的軍隊再次為夏軍所敗。宗真無奈,隻好帶著俘虜的元昊遺孀沒移氏及西夏官屬、大量牲畜班師而還。

雖然兩次征夏都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但西夏也損耗巨大,最終還是願息兵,仍舊向遼朝稱臣進貢。

耶律宗真雖然是一位帝王,但他對文化的熱愛絲毫不亞於對權力的追逐。在他的統治下,遼國的文化呈現出多元融合的景象。

他本人精於詩文書畫,現存的《題李儼黃菊賦》就展現了他深厚的漢學修養。有一次,他和大臣李儼一起欣賞黃菊,李儼作了一篇《黃菊賦》,宗真看後,十分讚賞,隨即提筆在上麵題詩:“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這首詩不僅展現了他的文學才華,也表達了他對漢文化的喜愛。

他還擅長繪畫,尤其喜歡畫鹿,他畫的《千角鹿圖》更是聞名遐邇。據說,他為了畫好鹿,專門派人去山林中觀察鹿的生活習性,一觀察就是好幾天。他筆下的鹿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從畫中跑出來。

在他的倡導下,遼國的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儒家思想在遼國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佛教和道教也受到了重視。他下令修建了許多寺廟和道觀,這些建築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民間,契丹文化和漢文化相互交融。契丹人開始學習漢語、漢字,穿漢服;漢人也逐漸了解契丹的風俗習慣,學會了騎射。這種文化的交融,讓遼國的社會更加豐富多彩。

隨著時間的推移,耶律宗真逐漸步入晚年,他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但他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大事,經常召集大臣們商議朝政。

然而,在他統治後期,遼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貴族們的土地兼並現象越來越嚴重,許多百姓失去了土地,生活困苦。為了滿足自己的享樂,宗真廣建佛寺,這使得財政壓力越來越大,百姓的賦稅也越來越重。

麵對這些問題,宗真也想做出改變。他多次下令限製貴族的土地兼並,可這些貴族們勢力龐大,根本不把他的命令當回事。他想減少佛寺的修建,可又遭到了一些宗教勢力的反對。

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宗真到秋山,停駐在南崖北部的峪口時,突然病重。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召見其子燕趙國王耶律洪基,曉諭他治國的綱要:“你要以民為本,輕徭薄賦,重用賢能之士。”

八月初二日,宗真病危,他望著窗外的天空,回憶著自己的一生,權力的爭鬥、戰爭的硝煙、文化的交融,仿佛都在眼前浮現。他放飛了五坊鷹鶻,焚燒了釣魚用具,似乎想要放下這一切。

八月初四日,遼興宗耶律宗真在行宮去世,時年四十歲。他的一生,就像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有權力的輝煌,也有失敗的落寞;有戰爭的殘酷,也有文化的繁榮。

清寧元年公元1055年)十月十六日,耶律宗真被上諡號為神聖孝章皇帝,廟號興宗。十一月初十日,他被安葬於慶陵。

耶律宗真雖然離開了,但他給遼國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成為了遼代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遼史》《宋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王者男團成員是我的大學老師 地靈底語之血脈宿命 血色白銀 檸琛情鐘 朱棣:什麼?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長 官場沉浮:開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官場推演:我設計的未來震驚全球 都市源珠:從螻蟻到修真紀元 重生,腹黑總裁複仇記 穿越能理解,成女孩子什麼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