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夏神宗李遵頊:狀元皇帝的跌宕治國路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94章 夏神宗李遵頊:狀元皇帝的跌宕治國路

第194章 夏神宗李遵頊:狀元皇帝的跌宕治國路(1 / 1)

西夏風雲起,狀元登帝基。

附蒙侵金國,內亂國勢危。

棄位留憾事,青史歎興衰。

一生多跌宕,功過後人評。

李遵頊出身可不一般,他是西夏宗室齊國忠武王李彥宗之子。打小,這李遵頊就展現出了過人的聰慧,對各類書籍那叫一個癡迷,整天捧著書鑽研,活脫脫一個“學霸”。彆的孩子還在外麵撒歡玩耍呢,他就已經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裡了。而且,他不僅學識淵博,書法造詣也相當了得,一手隸書和篆書,寫得那叫一個飄逸瀟灑,在當時的西夏,那也是小有名氣。

到了西夏天慶十年,李遵頊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參加科舉考試。這科舉,那可是古代讀書人改變命運的獨木橋,競爭相當激烈。可李遵頊一點都不怵,憑借著紮實的學識和出色的發揮,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廷試中脫穎而出,一舉奪魁,高中狀元!這一下,李遵頊可就成了西夏的風雲人物,整個都城都在傳頌他的事跡,街頭巷尾都在議論這位才華橫溢的狀元郎。

可李遵頊的誌向,遠不止做個文人墨客。憑借著宗室的身份和狀元的光環,他很快在西夏的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不久之後,他襲封齊王,又被提拔為大都督府主,手握軍權,統領軍兵。這下,李遵頊在西夏皇族中的威望越來越高,成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站在權力的舞台中央,望著遠方,心中湧起了更大的野心,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悄然滋生……

當時在位的夏襄宗李安全,日子可不好過。漠北的蒙古鐵騎就像一陣狂風,呼嘯而來,頻繁進犯西夏邊境,好幾次都兵臨都城中興府城下。李安全被嚇得不輕,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隻能像個受氣包一樣,傾儘府庫中的金銀財寶,向蒙古人求和。這還不算完,西夏和多年的盟友金朝也鬨掰了。當年蒙古圍城的時候,西夏向金朝求援,結果金朝不但不幫忙,還在一旁看笑話,這可把西夏人給氣壞了,從此兩國便結下了梁子,戰火一燒就是十三年,打了二十五場大大小小的戰役,百姓們被折騰得苦不堪言,國家也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

李遵頊瞅準了這個機會,他就像一隻潛伏在暗處的獵豹,等待著最佳的出擊時機。終於,在皇建二年七月,李遵頊覺得時機成熟了,他果斷發動宮廷政變,帶領著自己的親信,衝進皇宮,廢黜了夏襄宗李安全,自己則黃袍加身,登上了皇位,史稱夏神宗。這一場政變,來得如此突然,就像一場暴風雨,瞬間改變了西夏的政治格局。李遵頊從一個宗室子弟,搖身一變成為了西夏的最高統治者,他站在宮殿的最高處,俯瞰著整個都城,心中充滿了壯誌豪情,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西夏在自己的統治下,走向繁榮昌盛。

可誰能想到,這李遵頊一上台,就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他不但沒有吸取夏襄宗的教訓,停止戰爭,休養生息,反而變本加厲,繼續推行附蒙侵金的政策。他覺得,隻要跟著蒙古人混,就能在亂世中分得一杯羹。於是,他即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數萬兵馬,氣勢洶洶地圍攻金朝的東勝城。這金朝皇帝金宣宗也不是好惹的,哪能任由李遵頊欺負,當即就派出大軍援救東勝,雙方在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從光定元年開始,李遵頊就像著了魔一樣,要麼主動進攻金國,要麼應蒙古的征調,頻繁地發動戰爭。這一年又一年的戰爭,就像一個無底洞,不斷地消耗著西夏的國力。西夏的軍隊在戰場上疲於奔命,百姓們也被繁重的賦稅和勞役壓得喘不過氣來。可李遵頊卻像沒看見一樣,依舊我行我素,繼續發動戰爭。

更讓人無語的是,蒙古人狡猾得很,每次打仗,都把西夏士兵當成炮灰,往最危險的地方派。攻城的時候,讓西夏士兵衝在前麵,麵對敵人的強弓勁弩,西夏士兵死傷無數;和敵人正麵交鋒的時候,也讓西夏士兵頂在前麵,自己則在後麵坐收漁翁之利。這李遵頊也不反抗,就這麼任由蒙古人擺布,乖乖地當起了蒙古人的馬前卒。

朝堂上的大臣們可看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反對李遵頊的政策。他們苦口婆心地勸說李遵頊,這樣下去,西夏遲早要被拖垮。可李遵頊呢,就像被豬油蒙了心,根本聽不進去,還把那些反對他的大臣罵得狗血淋頭。他覺得自己的決策是無比正確的,隻要再打幾場勝仗,就能讓西夏成為強國。

李遵頊的一意孤行,不僅讓大臣們寒了心,也讓自己的兒子李德任和他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有一次,李遵頊又派太子李德任出兵抗金,李德任看著國內疲憊不堪的百姓和日益衰落的國力,實在不忍心再讓百姓受苦,於是就對李遵頊說:“金兵太強了,咱們現在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不如講和吧,先休養生息,等咱們強大了再做打算。”這話可把李遵頊給激怒了,他覺得李德任簡直是膽小怕事,辜負了自己的期望。他當場就大發雷霆,衝著李德任吼道:“你懂什麼!不打仗,咱們怎麼能強大起來?你要是不敢去,就彆當這個太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德任也很倔強,他覺得自己是為了國家和百姓著想,沒有錯。他毫不退縮地和李遵頊爭辯起來,父子倆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李遵頊被氣得滿臉通紅,他一怒之下,直接就廢掉了李德任的太子之位,還把他囚禁起來,眼不見心不煩。

這一下,朝堂上下都炸開了鍋。大臣們紛紛為李德任鳴不平,可李遵頊根本不理會,他依舊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發動戰爭。他就像一個固執的賭徒,把西夏的國運當成賭注,押在了一場又一場看不到儘頭的戰爭上。

李遵頊這麼折騰,西夏的國力越來越弱,百姓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艱難。終於,李遵頊也意識到了自己不能再這麼盲目地跟著蒙古人瞎乾了。有一次,蒙古又來征調西夏的兵力,讓他們一起攻打金朝。李遵頊這次猶豫了,他想著,再這麼打下去,西夏可就真的要完蛋了。於是,他一咬牙,拒絕了蒙古的要求。

可他沒想到,這蒙古人哪能咽下這口氣。成吉思汗一聽李遵頊敢拒絕自己,頓時暴跳如雷,他大手一揮,下令攻打西夏。蒙古大軍就像潮水一樣,朝著西夏湧來,很快就包圍了中興府。李遵頊這下慌了神,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一個拒絕,會招來這麼大的災禍。他嚇得屁滾尿流,連都城都顧不上了,帶著幾個親信,偷偷地逃到了西涼,留下太子李德任守中興府。

李德任雖然被父親囚禁,但在這危急時刻,他還是挺身而出,承擔起了保衛都城的重任。他帶領著城中的軍民,頑強地抵抗著蒙古人的進攻。可蒙古人太強大了,李德任拚儘全力,也難以抵擋。好在蒙古人攻城許久,也未能成功,最終退兵了。

李遵頊聽說蒙古退兵了,這才灰溜溜地回到了中興府。經過這次驚嚇,他終於清醒了一點,意識到蒙古才是西夏最大的威脅。於是,他采納了樞密都承旨蘇寅孫的建議,想要和金國修好,一起抵抗蒙古。可他之前把金國得罪得太狠了,金國根本不買他的賬,直接拒絕了他的求和請求。李遵頊這下可沒轍了,他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在朝堂上急得團團轉。

眼見著聯金抗蒙的計劃泡湯了,李遵頊又把目光投向了宋朝。他想著,既然金國不願意和我合作,那我就找宋朝。從光定八年起,李遵頊就幾度派使者前往四川,和宋將聯絡,商量著一起夾攻金朝。可這李遵頊做事一點都不堅定,和宋朝的合作也是時斷時續,搖擺不定。有時候,他覺得和宋朝合作有希望,就積極地籌備戰事;可有時候,他又擔心宋朝靠不住,就又猶豫不決,不敢輕易出兵。

這一來二去,不僅宋朝對他失去了信任,西夏國內的百姓和大臣們也對他失望透頂。大家都覺得,這個皇帝太不靠譜了,整天變來變去,把國家當成了他的玩具。在這種情況下,西夏的國力越來越弱,內憂外患也越來越嚴重,國家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小船,隨時都有可能沉沒。

隨著西夏的局勢越來越危急,反對李遵頊依蒙抗金政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朝堂上,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李遵頊改變政策,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可李遵頊此時已經是騎虎難下,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看著滿朝文武憤怒的眼神,聽著百姓們的聲聲抱怨,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絕望。

終於,在光定十三年十二月,李遵頊在朝中一片反對聲中,不得不宣告退位。他把帝位傳給了次子李德旺,自己則躲到了幕後,做起了太上皇。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狀元皇帝,在位僅僅15年,就以這樣一種狼狽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統治生涯。

退位後的李遵頊,日子也不好過。他看著西夏在蒙古的鐵騎下,一步步走向滅亡,心中充滿了悔恨。他後悔自己當初的決策,後悔自己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後悔自己把西夏推向了深淵。可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他隻能在悔恨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不久之後,蒙古軍攻陷了西夏的河西諸城,西夏的滅亡已經不可避免。就在這個時候,李遵頊病死了,終年64歲。他死後,諡號英文皇帝,廟號神宗,被葬於今寧夏賀蘭山平羌堡西北西夏王陵第161號陪葬墓。

回顧李遵頊的一生,他從一個才華橫溢的狀元,到成為西夏的皇帝,本有著改變國家命運的機會。可他卻因為自己的剛愎自用和錯誤決策,把西夏拖入了戰爭的深淵,讓國家和百姓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他的故事,就像一麵鏡子,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統治者的錯誤決策,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在曆史的長河中,李遵頊的名字或許並不響亮,但他的經曆,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參考《西夏書事》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他變心後,我反手把超市上報國家 綁定我?係統你踢到鐵板了 京舞空竹 離婚夜孕吐,下鄉資本家小姐躺贏 我有點無了 手機連通三界後,豪門千金躺平了 諸天萬界:我從末世開始 綁定種田遊戲後,糧食多到砸神 全家一起闖末世 每天百萬骷髏,從零打造亡靈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