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燕昭王:為雪先王亡國羞,樂毅揮師下齊州!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4章 燕昭王:為雪先王亡國羞,樂毅揮師下齊州!

第14章 燕昭王:為雪先王亡國羞,樂毅揮師下齊州!(1 / 1)

為雪先王亡國羞,築台高待棟梁收。

黃金買骨名千古,樂毅揮師下齊州。

若要給戰國的君主們搞個勵誌逆襲榜,燕昭王姬職絕對能穩居前三。這哥們兒的人生劇本,堪稱從地獄模式開局,硬生生打成王者段位的典範。

燕昭王剛出場時,身份還是燕國太子,日子過得不算頂尖,好歹也是個官n代。可他老爹燕王噲偏偏是個理想主義者,放著好好的王位不當,非要學堯舜搞,把國家大權讓給了大臣子之。

這操作直接把燕國朝堂攪成了一鍋粥。太子平氣不過,帶著人跟子之火並,結果沒打過,自己反倒成了炮灰。隔壁的齊國一看機會來了,齊宣王打著幫燕國平亂的旗號,派大軍殺進燕國。齊軍跟逛菜市場似的,沒費多大勁就占了燕國都城,燕王噲自縊身亡,子之被剁成了肉醬。

當時的燕昭王,還是個沒成年的小夥子,眼睜睜看著家國被滅,老爹橫死,自己隻能連夜跑路,投奔了趙國。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是個實在人,覺得這孩子挺可憐,給了他塊地方安身。可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燕昭王每天晚上睡覺,枕頭底下都塞著塊冰冷的石頭——不是為了防身,是為了提醒自己:亡國之仇,沒齒難忘。

《史記·燕召公世家》裡記載這段往事:齊人因伐燕,殺王噲、子之。燕人共立太子平,是為燕昭王。彆看文字簡單,裡麵藏著多少血淚,隻有燕昭王自己清楚。那時候的他,手裡沒兵沒糧沒地盤,唯一的本錢,就是那顆複仇的種子。

公元前311年,齊國因為占著燕國不放,引起了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在各國的壓力下,齊軍撤出了燕國。燕昭王這才得以回到故土,可眼前的景象讓他差點哭出來——都城薊城被燒得隻剩斷壁殘垣,老百姓餓得啃樹皮,朝堂上全是一群混日子的老油條。

這國家,還能救嗎?有人偷偷議論。燕昭王沒吭聲,默默登上城牆,對著滿目瘡痍的國土磕了三個頭,心裡隻有一個念頭:齊國,我記住你了。但現在,我得先把燕國這塊破船補好。

要補船,得有好工匠。燕昭王明白,燕國要強大,光靠自己咬牙沒用,得有人才。可當時的燕國,窮得叮當響,又偏遠,有本事的人誰願意來?他找來了老臣郭隗,一見麵就鞠躬:先生,我想報仇,想強國,可沒人幫我,您說咋辦?

郭隗是個老狐狸,摸著胡子反問:大王要是真心求才,那我先給您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國君,想買千裡馬,找了三年都沒找到。後來他的手下花五百金買了一堆千裡馬的骨頭回來,國君氣得跳腳。手下說:您連死馬骨頭都肯花錢,活千裡馬還怕不來?果然,不到一年,來了三匹千裡馬。

燕昭王眼睛一亮:先生的意思是......

郭隗笑了:大王要是覺得我還算塊能用的,就先重賞我。天下人一看,連郭隗這樣的都能受重用,還不都往燕國跑?

燕昭王也是個果斷人,當場拍板:就這麼辦!他給郭隗蓋了座豪華彆墅,每天像伺候老師一樣伺候他,還在薊城郊外修了一座高台,台上堆滿了黃金,專門用來招待各路人才——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黃金台。

這招效果堪稱戰國版網紅營銷。消息一傳開,各國人才眼睛都紅了。從魏國來了軍事奇才樂毅,從齊國來了陰陽家鄒衍,從趙國來了大將劇辛......一時間,燕國成了人才創業園,連街頭賣菜的都知道:燕國國君瘋了,給人才發金子發到手軟!

燕昭王心裡清楚,光有人才還不夠,得有硬實力。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穿著粗布衣服跟老百姓一起下地乾活,晚上還在油燈下看奏章,忙得跟陀螺似的。有大臣勸他:大王,您得注意身體啊。他擺擺手:齊國兵臨城下的時候,可沒給我身體麵子。

他搞的改革,走的是實用主義路線:

農業上,推廣新的耕作技術,獎勵墾荒,還修了好幾條水渠,把燕國的荒地變成了良田。幾年下來,燕國糧倉堆得像小山,老百姓再也不用餓肚子了。

軍事上,讓樂毅主持練兵,搞了特種兵訓練計劃,選拔身強力壯的士兵,配備最好的武器,天天拉到野外搞實戰演練。劇辛則負責搞情報,把各國的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

外交上,燕昭王扮起了老好人,跟趙國、韓國、魏國搞好關係,時不時送點特產,開個友好交流會,反正就是一句話:咱們都是朋友,以後有事互相幫襯。

最絕的是他的隱忍術。那時候齊國的齊湣王正到處惹事,今天打楚國,明天揍秦國,中間還抽空搶了燕國兩座城。燕國大臣氣得嗷嗷叫,紛紛請戰:大王,跟齊國拚了!燕昭王卻按住桌子:不急,再等等。

有人罵他慫,他不解釋;有人說他忘了國仇家恨,他也不辯解。他隻是每天晚上,還會摸一摸枕頭底下的那塊石頭,石頭被磨得越來越光滑,他的眼神卻越來越銳利。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一擊致命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等,就是二十年。二十年裡,燕國像一頭潛伏的狼,默默積蓄力量,而齊國那頭大象,在齊湣王的折騰下,已經慢慢露出了破綻。

公元前284年,機會終於來了。齊湣王不顧各國反對,硬生生吞並了宋國,這下徹底捅了馬蜂窩。秦國、趙國、魏國、韓國都覺得齊國太囂張,得教訓教訓。

燕昭王一看,火候到了!他派樂毅出使各國,憑著多年攢下的人脈和共同的敵人,很快就組成了五國聯軍,樂毅被推舉為聯軍統帥。

出兵那天,燕昭王親自到城外送行。他端著酒杯,遞給樂毅:樂將軍,燕國積壓了二十年的怨氣,就拜托您了!樂毅接過酒杯,一飲而儘,單膝跪地:大王放心,不踏平臨淄,我樂毅提頭來見!

這一仗打得,堪稱戰國時期的閃電戰。樂毅帶著聯軍,像一把尖刀插進齊國腹地。齊湣王派來的軍隊,平時被齊湣王折騰得沒了士氣,碰上聯軍根本不堪一擊,連輸七場,連都城臨淄都被攻破了。

齊湣王跑得比兔子還快,最後被楚國大將淖齒給宰了,死得那叫一個窩囊。樂毅率燕軍進入臨淄,把齊國國庫積攢的財寶、祭祀用的禮器,一股腦全運回了燕國。

消息傳到薊城,燕昭王親自跑到城外迎接。當他看到那些從齊國搶回來的戰利品時,再也忍不住,對著天空放聲大哭——那是積壓了二十年的委屈、憤怒、痛苦,在這一刻全部釋放出來。他對著樂毅,對著凱旋的將士,對著圍觀的百姓,高聲喊道:先王之仇,今日得報矣!

《史記·樂毅列傳》裡記載: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也就是說,燕國一下子占了齊國七十多座城,把齊國差點給滅了。燕國,這個曾經被人欺負的小國,終於揚眉吐氣,成了戰國舞台上的當紅炸子雞。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了。他在位三十三年,從一個流亡太子,變成了讓諸侯敬畏的霸主,把一個瀕臨滅亡的燕國,打造成了強國。他沒留下多少驚天動地的名言,卻留下了兩樣更值錢的東西:

一是黃金台的精神。他告訴後來人,人才不是用錢砸出來的,是用真心換回來的。你對人才掏心窩子,人才就會給你賣命。後來李白寫詩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說的就是這份求賢若渴的情懷。

二是隱忍與爆發的智慧。他知道什麼時候該低頭,什麼時候該亮劍。二十年的隱忍,不是懦弱,是為了等待最佳的時機。這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魄力,比一時的血氣之勇管用多了。

他去世後,兒子燕惠王繼位。這哥們兒沒他老爹的本事,還猜忌樂毅,結果被齊國田單用火牛陣反殺,丟了燕國占的齊國地盤。但即便如此,燕國也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欺負的小國了,在戰國的棋局上,依然有一席之地——這都是燕昭王打下的底子。

燕昭王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逆襲從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三樣東西——能忍的性子,會攢的本事,敢拚的勇氣。

他剛複國時,比現在創業失敗的老板還慘,可他沒抱怨,沒放棄,一點點攢家底,一步步找幫手。他知道自己要什麼報仇強國),也知道怎麼去要隱忍、求賢、結盟),最後果然得償所願。

比起那些一上來就手握好牌的君主,燕昭王這種從爛牌堆裡打出血路的逆襲,更讓人覺得帶勁。就像現在的很多普通人,沒背景沒資源,卻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硬生生闖出一片天地——這大概就是燕昭王的故事,能流傳兩千多年的原因吧!

參考《史記》《戰國策》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救女主?問題不大,看我爆兵百萬 娛樂:開局被逼反串,我火爆全網 和植物人女神領證,係統激活! 和豫章公主的同居生活 鑒寶:我的眼睛通萬界 中世紀的傳奇獵魔人 開局融合深淵的我重建深淵 逃荒種田:我的金手指是個垃圾桶 驚!滿級詭醫覺醒,神魔跪求饒命 風雲際會:楊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