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秦孝公:求賢不問出身賤,終使西秦起臥龍!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0章 秦孝公:求賢不問出身賤,終使西秦起臥龍!

第20章 秦孝公:求賢不問出身賤,終使西秦起臥龍!(2 / 2)

雖然這招有點“不地道”,但在戰國時期,兵不厭詐,能打贏才是硬道理。河西之戰的勝利,讓秦國終於收回了被魏國占領幾十年的土地,更重要的是,秦國終於有了東出函穀關的跳板,再也不是那個被六國看不起的“蠻夷之國”了。

公元前343年,周天子周顯王派人給孝公送了祭肉,封孝公為“伯”諸侯之長),這可是當年秦穆公才有的榮譽。公元前342年,諸侯們都來秦國朝賀,連以前看不起秦國的韓國、趙國,都派人來送禮——秦國終於揚眉吐氣了,孝公站在雍城的城樓上,看著前來朝賀的諸侯使者,心裡感慨萬千:“當年爹臨終前攥著我的手,說‘一定要讓秦國變強’,今天總算對得起爹,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這時候的秦國,已經不是那個連諸侯會盟都擠不進去的“破落戶”,而是能讓周天子親自頒獎、諸侯主動巴結的“強國新貴”。各國的使者看著櫟陽城裡整齊的街道、裝備精良的士兵,還有糧倉裡堆得冒尖的糧食,都在心裡嘀咕:“這秦國咋跟開了掛似的?再這麼下去,以後中原的事兒,恐怕得聽秦國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孝公可沒飄,他知道秦國現在隻是“初步小康”,離真正的“稱霸諸侯”還有距離。他跟衛鞅商量:“現在河西之地收回來了,但魏國的底子還在,咱們得趁勝追擊,再擴大點地盤。另外,櫟陽城太小了,而且位置偏東,不利於掌控西邊的戎狄,不如咱們遷都吧?”

衛鞅覺得這主意好,兩人選來選去,最後選定了鹹陽現在的陝西鹹陽)。鹹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左邊是函穀關,右邊是散關,前麵是武關,後麵是蕭關,四麵都有天險,易守難攻,而且土地肥沃,適合發展農業。公元前350年,孝公下令遷都鹹陽,還在鹹陽修了新的宮殿、城牆,製定了新的都城規劃,把全國的百姓和貴族都遷到鹹陽附近,方便管理。

遷都之後,孝公又讓衛鞅搞了“第二次變法”,進一步鞏固變法成果:一是“廢井田”更徹底,把以前貴族手裡的土地全部分給百姓,徹底打破了貴族對土地的壟斷;二是“推行小家庭製”,規定家裡有兩個成年男子的,必須分家,否則就要多交賦稅,這招不僅增加了國家的稅收,還提高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三是“統一度量衡”更細化,連馬車的車輪間距都統一了,方便全國的交通和貿易。

第二次變法之後,秦國的國力又上了一個台階。公元前341年,魏國跟齊國打了“馬陵之戰”,龐涓戰死,魏軍主力被消滅,魏國從此一蹶不振。孝公抓住這個機會,再次派衛鞅率軍攻打魏國,這次秦軍勢如破竹,不僅把魏國在河西的最後一塊地盤搶了過來,還打到了魏國的都城安邑附近。魏惠王嚇得趕緊派人求和,把河西之地全部還給秦國,還把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現在的河南開封)——這一下,魏國徹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而秦國則成了西部最強大的國家。

熟悉曆史的都知道,“變法者”大多沒好下場,比如後來的吳起、王安石,要麼被殺,要麼被罷官。但衛鞅在秦國變法二十年,不僅沒被收拾,還被孝公封了“商君”,給了他商於之地現在的陝西商洛一帶)十五座城,成了秦國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這背後全靠孝公的“無條件信任”。

有一次,有個叫趙良的隱士找到衛鞅,勸他:“你現在權力太大了,得罪的貴族也太多了,不如早點交出權力,回老家養老,不然等孝公不在了,你肯定會倒黴。”衛鞅沒聽,不是他狂妄,是他知道,孝公會一直護著他。

孝公對衛鞅的信任,可不是嘴上說說。有一回,朝堂上有個貴族誣告衛鞅“謀反”,還拿出了偽造的證據。孝公連查都沒查,直接把那個貴族拉出去砍了,還對大臣們說:“商君是我秦國的功臣,誰要是再敢誣告他,就是跟我作對!”

還有一次,衛鞅的女兒嫁給了太子駟後來的秦惠文王),有大臣說:“商君是臣子,他的女兒怎麼能嫁給太子?這不合規矩。”孝公卻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商君為秦國立了大功,他的女兒配得上太子。”就這麼一句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其實孝公心裡清楚,衛鞅的變法雖然讓秦國變強了,但也把貴族得罪遍了,衛鞅的命運,跟他這個國君牢牢綁在一起。他不止一次跟衛鞅說:“我活著一天,就保你一天;等我百年之後,我會讓太子繼續信任你,你放心大膽地乾。”

衛鞅也沒辜負孝公的信任,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秦國的變法和建設上,連家都很少回。有一年,衛鞅的母親在魏國去世,他因為忙著製定新的稅法,都沒能回去奔喪。孝公知道後,親自去衛鞅家裡安慰他,還把自己的一塊封地賞給了衛鞅的母親,算是替衛鞅儘孝。

《史記》裡雖然沒直接寫兩人的“友誼”,但從“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孝公行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這句話就能看出來,要是沒有孝公的全力支持,衛鞅的變法早就被貴族們推翻了。這對君臣,一個敢放權,一個敢做事,堪稱戰國時期的“君臣典範”,比後來劉備和諸葛亮的“魚水之情”,還要早一百多年。

公元前338年,孝公病倒了。這一年,他才四十四歲,本來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卻因為常年操勞國事,積勞成疾,躺在床上起不來了。

彌留之際,孝公把衛鞅叫到床邊,拉著他的手說:“我不行了……秦國就交給你和太子了。你一定要幫太子把秦國繼續變強,完成我沒完成的心願……”說著說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衛鞅也紅了眼眶,跪在床邊說:“君上放心,我一定不負您的重托,就算粉身碎骨,也要讓秦國稱霸諸侯!”

孝公還想再說點什麼,卻一口氣沒上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這位把秦國從“破落戶”帶成“強國新貴”的君主,就這樣走完了他短暫而輝煌的一生。

孝公去世後,太子駟繼位,也就是秦惠文王。惠文王剛繼位,以前被變法打壓的貴族們就跳了出來,為首的就是當年被割掉鼻子的公子虔。他們聯名誣告衛鞅“謀反”,說:“衛鞅權力太大,現在君上剛繼位,他肯定會趁機奪權,不如早點把他殺了,以絕後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惠文王雖然知道衛鞅是功臣,但剛繼位根基不穩,需要貴族們的支持,而且他當年因為犯法,老師被處罰,心裡對衛鞅也有點記恨。於是,他下令逮捕衛鞅。

衛鞅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從鹹陽逃了出來,想逃到魏國去。可魏國因為當年被衛鞅騙了公子卬,還丟了河西之地,對他恨之入骨,不肯收留他。衛鞅沒辦法,隻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組織家丁和百姓反抗,但寡不敵眾,最後還是被秦軍抓住了。

公元前338年,衛鞅被處以“車裂”之刑也就是五馬分屍),他的家族也被滿門抄斬。一代變法功臣,就這樣落了個慘死的下場,讓人唏噓不已。

但有意思的是,惠文王雖然殺了衛鞅,卻沒廢除衛鞅的變法。他心裡清楚,秦國能有今天的強大,全靠衛鞅的變法,要是廢除了變法,秦國就會回到以前的“破落戶”狀態。所以,他一邊殺了衛鞅,平息貴族們的怨氣,一邊繼續推行變法,還重用衛鞅培養的人才,比如公孫衍、張儀等人,讓秦國的國力繼續增強。

孝公要是泉下有知,應該會感到欣慰。他雖然沒能親眼看到秦國稱霸諸侯,但他打下的基礎,卻為後來的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始皇鋪平了道路。一百多年後,他的六世孫秦始皇嬴政,就是靠著孝公和衛鞅留下的“變法遺產”,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

《史記》裡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這段話,不僅是對孝公和衛鞅的評價,更是對秦國崛起的最好總結。

現在回頭看孝公的一生,你會發現,他其實是個被嚴重低估的君主。提起戰國時期的明君,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齊桓公、晉文公,或者後來的秦始皇,但很少有人會想到秦孝公。可要是沒有孝公,就沒有衛鞅的變法,沒有變法後的強大秦國,也就沒有後來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從這個角度來說,孝公才是“秦朝統一”的“第一奠基人”。

他的一生,就像一場“逆風翻盤”的遊戲:

開局:接手一個“經濟破產、軍事落後、國際地位低下”的爛攤子,相當於遊戲裡選了最難的“地獄模式”;

中期:靠一篇《求賢令》招到“頂級玩家”衛鞅,然後“無條件信任”,讓衛鞅放手改革,相當於給遊戲開了“正確的外掛”;

後期:遷都鹹陽,東出函穀,收複河西,讓秦國從“蠻夷之國”變成“強國新貴”,相當於成功“通關”,還解鎖了“稱霸諸侯”的隱藏劇情。

他身上最難得的品質,不是雄才大略,而是“敢認錯、敢放權、敢堅持”。

敢認錯:他不像其他諸侯那樣,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而是敢於承認秦國的落後,還在《求賢令》裡公開揭祖宗的“黑曆史”,這種勇氣,在當時的諸侯裡,沒幾個能做到;

敢放權:他把秦國的軍政大權都交給衛鞅,甚至允許衛鞅處罰自己的兒子和老師,這種“用人不疑”的魄力,比後來的劉邦、朱元璋,還要大氣;

敢堅持:變法遇到阻力時,他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站在衛鞅這邊,哪怕得罪所有貴族,也要把變法推行下去,這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正是秦國能變強的關鍵。

有人說,孝公的運氣好,遇到了衛鞅;可反過來想,要是衛鞅沒遇到孝公,他可能一輩子都隻是魏國相府裡的一個小秘書,永遠沒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就像現在的職場,一個有能力的員工,要是遇到一個不信任、不放權的老板,也很難做出成績。所以,孝公和衛鞅的相遇,是“明君遇賢臣”的幸運,更是秦國的幸運。

孝公去世後,秦國百姓為了紀念他,在鹹陽城外修了一座“孝公祠”,每年都有人去祭拜。直到秦朝滅亡後,這座祠堂還存在了很長時間。後來,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專門去鹹陽考察,還去了孝公祠,聽當地百姓講述孝公的故事,最後在《秦本紀》裡,給了孝公極高的評價。

如果用現在的話來總結孝公的一生,大概就是:“一個二十一歲的‘創一代’,接手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家族企業’,靠真誠招聘到‘頂級ceo’,用二十年時間把企業打造成行業龍頭,為後來企業成為‘行業壟斷巨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戰國策》《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孽鏡判官:從拔舌地獄殺穿十八重 彆跟我比冥符:我家陰兵能拆酆都 晚明從關中田畝開始 榮國府,抱歉,不稀罕 大明:最強兵王從邊關開始 重生紅樓的香豔人生 救女主?問題不大,看我爆兵百萬 娛樂:開局被逼反串,我火爆全網 和植物人女神領證,係統激活! 和豫章公主的同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