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王莽:托古改製終成夢,身死國滅笑罵評!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4章 王莽:托古改製終成夢,身死國滅笑罵評!

第24章 王莽:托古改製終成夢,身死國滅笑罵評!(1 / 1)

少時恭儉博聲名,中年權柄握西京。

托古改製終成夢,身死國滅笑罵評。

若知民心是根本,何至新朝付煙輕?

千載之後回頭看,一場荒唐一場驚。

公元前45年,西漢末年的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王氏家族迎來了一個男嬰,父親給他取名叫王莽。按說王氏是當時的頂級豪門——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叔叔們不是大將軍就是列侯,妥妥的皇親國戚。可王莽的命有點背,父親王曼和哥哥王鳳不是那個大將軍王鳳)早早就死了,家裡沒了頂梁柱,日子過得比普通貴族還寒酸。

彆的王氏子弟要麼沉迷酒色,要麼仗著家族勢力橫行霸道,王莽卻走了差異化路線——彆人享樂他讀書,彆人炫富他節儉,彆人耍橫他孝順。他每天穿著粗布衣服,跟普通儒生一起研究《周禮》,還親自照顧生病的母親和寡嫂,把侄子當成親兒子養。《漢書·王莽傳》裡說他折節為恭儉,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意思是王莽放下貴族架子,生活節儉,努力學習,穿得跟普通讀書人一樣。

當時的人都覺得王莽是個,但也忍不住佩服他。比如,他的叔叔大將軍王鳳病重,王莽天天守在病床前,端茶倒水、喂藥擦身,連衣服都顧不上換,比王鳳的親兒子還孝順。王鳳深受感動,臨死前特意囑咐妹妹王政君當時已經是皇太後)要好好照顧王莽。

靠著這波孝順操作,王莽的名聲開始出圈。公元前22年,在王政君的幫助下,王莽被封為黃門郎宮廷侍衛官),雖然官不大,但能經常接觸到皇帝,算是踏入了仕途。可王莽沒飄,依然保持著道德模範的人設:上班認真負責,下班要麼讀書,要麼接濟窮人;彆人送他禮物,他大多拒絕,實在推不掉的,也會轉送給需要的人。

有一次,有人給王莽送了一匹千裡馬,王莽收下後,轉手就送給了前線打仗的將領;還有一次,他的兒子王獲殺了一個家奴,王莽不僅把王獲嚴厲訓斥了一頓,還逼著王獲自殺謝罪——要知道,在西漢末年,貴族殺家奴跟殺隻雞差不多,王莽卻為了一個家奴逼死親兒子,這事傳開後,老百姓都誇王莽公正無私,連官員都對他敬佩不已。

就這樣,王莽靠著道德人設,一步步從黃門郎升到了騎都尉、光祿大夫,最後在公元前16年,被封為新都侯,成為了西漢朝廷裡的重要官員。這時候的王莽,已經從一個落魄貴族,變成了人人稱讚的道德楷模政壇新星——要是放在現在,絕對能靠正能量人設圈粉無數,粉絲口號都能喊起來:王莽王莽,品德之王!

公元前7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漢哀帝有自己的外戚勢力,王莽的姑姑王政君為了避嫌,讓王莽暫時辭官回家。可王莽沒閒著,繼續在老家經營道德人設:他把自己的土地分給農民,還創辦學校,讓貧困子弟免費讀書;有人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甚至賣掉自己的馬車接濟窮人。

漢哀帝在位沒幾年就去世了,而且沒有留下子嗣。王政君趁機重新掌權,第一時間召回王莽,任命他為大司馬最高軍事長官),讓他輔佐年僅9歲的漢平帝繼位。這下,王莽徹底掌握了西漢的軍政大權,開始了他的權力進階之路。

王莽掌權後,並沒有像其他權臣那樣飛揚跋扈,反而更加。他表麵上對王政君畢恭畢敬,對漢平帝關懷備至,暗地裡卻在培植自己的勢力。他把反對自己的官員要麼罷官,要麼流放,把支持自己的人提拔到重要崗位;他還經常向王政君和漢平帝表忠心,說自己隻是暫代大權,等漢平帝長大成人,就把權力交還給皇帝。

為了進一步鞏固權力,王莽還搞了個聯姻操作——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成為了漢朝的。這下,他不僅是大司馬,還是皇帝的嶽父,地位更加穩固。《漢書·王莽傳》裡記載:莽因欲依霍光故事,以女配帝,太後不得已而許之。意思是王莽想效仿霍光西漢名將,曾輔佐幼帝),把女兒嫁給皇帝,王政君沒辦法,隻能同意。

可漢平帝慢慢長大,開始對王莽的專權感到不滿。王莽擔心漢平帝長大後會對自己不利,就在公元5年,趁著給漢平帝祝壽的機會,偷偷在酒裡下了毒,把漢平帝毒死了。漢平帝去世後,王莽又立了一個年僅2歲的宗室子弟劉嬰為孺子嬰,自己則以假皇帝代理皇帝)的身份掌權,改年號為。

這時候的王莽,已經從一個變成了實際上的攝政王,離皇帝之位隻有一步之遙。朝廷裡的大臣們要麼害怕王莽的權勢,要麼被王莽的道德人設迷惑,紛紛勸王莽稱帝。有人甚至偽造了,說王莽當為天子,還把獻給了王政君。王政君雖然知道這是王莽搞的鬼,但也無力回天,隻能眼睜睜看著王莽一步步走向權力的頂峰。

公元8年,王莽覺得時機成熟,在大臣們的再三勸進下,終於撕下了的麵具,逼迫孺子嬰禪位,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定都長安。這就是曆史上的王莽篡漢,西漢王朝就此滅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剛當上皇帝的王莽,乾勁十足,他覺得西漢末年的社會問題太多——土地兼並嚴重,很多農民沒地種;貴族豪強壟斷財富,老百姓生活困苦;官場腐敗,官員欺壓百姓。於是,他決定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改革,而且改革的藍圖,竟然是幾千年前的《周禮》。

王莽的改革措施,放在現在看,簡直像個穿越者搞出來的,咱們來盤點一下:

第一,土地國有化。王莽下令把全國的土地改名為,禁止私人買賣,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男人年滿15歲,就可以分到一百畝土地,多出來的土地要交給國家,分給沒有土地的人。他還規定,貴族和豪強不能兼並土地,要是違反規定,就要被流放。《漢書·王莽傳》裡記載:今更名天下田曰,奴婢曰,皆不得賣買。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裡鄉黨。

第二,禁止奴婢買賣。王莽覺得奴婢買賣太不人道,就下令禁止私人買賣奴婢,把奴婢改名為,規定奴婢的地位要高於普通牲畜,主人不能隨意殺害奴婢。

第三,實行計劃經濟。王莽在全國主要城市設立五均官,負責管理市場物價——物價低的時候,政府按照成本價收購商品,防止商人虧本;物價高的時候,政府再把收購的商品低價賣出,防止商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他還開設了業務,老百姓要是沒錢種地、做生意,可以向政府貸款,隻需要支付少量利息,遇到自然災害,還可以免除利息。

第四,改革貨幣製度。王莽覺得西漢的貨幣太單一,就一口氣發行了幾十種貨幣,包括刀幣、布幣、貝幣等,還規定不同貨幣之間可以互相兌換。他甚至還發明了一種錯刀幣,用黃金鑲嵌,價值一萬錢,看起來特彆精美。

第五,改革官製和地名。王莽按照《周禮》的記載,重新設置了官職,比如把大司馬改名為,把改名為大司徒;他還把全國的郡縣名稱改了個遍,比如把改名為,把南陽郡改名為前隊郡,很多官員和老百姓都記不住新地名,辦事的時候經常出錯。

王莽的這些改革措施,聽起來特彆美好,比如土地國有化能解決土地兼並問題,計劃經濟能穩定物價,禁止奴婢買賣能提高奴婢地位。可實際上,這些改革完全脫離了西漢末年的社會實際,不僅沒解決問題,反而引發了更大的混亂。

王莽的改革,一開始還得到了一些老百姓的支持,可沒過多久,就徹底翻車了,原因很簡單——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

先說說土地國有化。這項政策看起來能讓農民分到土地,可實際上,貴族和豪強根本不願意交出多餘的土地,他們要麼隱瞞土地數量,要麼賄賂官員,拒絕執行政策。而那些沒有土地的農民,雖然名義上能分到土地,可因為政府沒有足夠的土地可以分配,最後還是分不到地。更慘的是,一些中小地主因為不願意交出土地,被政府流放,他們的家人也受到牽連,生活陷入困境。

再說說禁止奴婢買賣。這項政策雖然人道,可實際上,很多農民因為交不起賦稅、還不起債務,隻能賣身為奴,現在禁止奴婢買賣,他們走投無路,隻能餓死或者逃亡。而且,貴族和豪強雖然不能公開買賣奴婢,卻開始私下裡虐待奴婢,甚至把奴婢偷偷殺死,奴婢的處境反而更差了。

然後是實行計劃經濟。王莽設立的五均官,大多是一些貪官汙吏,他們不僅不管理物價,反而和商人勾結,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把低價收購的商品高價賣出,從中牟取暴利。老百姓不僅沒買到便宜商品,反而要花更多的錢買東西,生活越來越困苦。而業務,因為利息計算複雜,很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最後不僅沒拿到貸款,還被官員騙走了僅有的財產。

最混亂的是改革貨幣製度。王莽發行的貨幣種類太多,而且兌換比例不合理,比如一枚錯刀幣價值一萬錢,而普通的五銖錢西漢的貨幣)要一萬枚才能換一枚錯刀幣。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些貨幣,市場上的交易幾乎陷入停滯。很多商人因為貨幣兌換問題虧本破產,普通老百姓也因為貨幣貶值,手裡的錢變成了,生活越來越窮。

還有改革官製和地名。官職和地名改得太頻繁,很多官員剛記住新官職,沒過多久又改了;老百姓去政府辦事,因為不知道新地名,經常跑錯地方。比如,有個老百姓想去南陽郡辦事,結果不知道南陽郡已經改名為前隊郡,跑了好幾天才找到地方,差點誤了大事。

王莽的改革不僅沒解決西漢末年的社會問題,反而讓社會矛盾更加尖銳。貴族和豪強因為利益受損,開始反對王莽;農民因為分不到土地、生活困苦,也對王莽不滿;商人因為貨幣改革和計劃經濟,紛紛破產,也加入了反對王莽的行列。《漢書·王莽傳》裡記載: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徭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又因製作未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皆不得奉祿,而私賦斂,貨賂上流,獄訟不決。吏用苛暴立威,旁緣莽禁,侵刻小民。富者不得自保,貧者無以自存,起為盜賊,依阻山澤,吏不能禽而覆蔽之,浸淫日廣。意思是老百姓動不動就觸犯禁令,不能耕種養蠶,徭役繁重,再加上旱災和蝗災,生活苦不堪言。而且因為改革製度沒有確定,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沒有俸祿,隻能私下裡征收賦稅,賄賂上級,案件積壓不能判決。官員用苛刻殘暴的手段樹立威嚴,借著王莽的禁令,侵害百姓。富人不能保護自己,窮人不能生存,隻能起來當盜賊,依靠山澤險阻,官員不能捉拿,反而隱瞞不報,盜賊的數量越來越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改革翻車後,王莽的新朝很快就陷入了天下大亂的局麵。首先是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綠林起義赤眉起義。

公元17年,荊州今湖北、湖南一帶)發生旱災和蝗災,老百姓顆粒無收,隻能靠挖野菜、吃樹皮為生。有個叫王匡、王鳳的人,帶領幾百個農民在綠林山今湖北當陽)起義,反抗王莽的統治,這就是綠林起義。綠林起義軍很快就發展到了幾萬人,攻占了很多縣城,還打敗了王莽派來鎮壓的軍隊。

公元18年,琅琊郡今山東臨沂一帶)的農民樊崇,帶領幾百個農民在莒縣今山東莒縣)起義,因為起義軍都把眉毛塗成紅色,所以被稱為赤眉起義。赤眉起義軍紀律嚴明,提出了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的口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很快也發展到了幾萬人,攻占了琅琊郡的很多地方。

除了農民起義,一些貴族和豪強也趁機起兵反莽。比如,西漢的宗室子弟劉玄、劉秀等人,也加入了綠林起義軍,他們打著恢複漢室的旗號,號召更多的人反對王莽。

麵對天下大亂的局麵,王莽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改革失誤,反而變得更加殘暴和迷信。他下令對起義軍進行殘酷鎮壓,凡是被抓住的起義軍士兵,要麼被砍頭,要麼被淩遲處死;他還相信迷信,認為隻要祭祀天地、鬼神,就能平定叛亂,於是經常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花費了大量的錢財。

有一次,王莽為了鎮壓綠林起義軍,派了幾十萬大軍去荊州,結果因為指揮失誤,被綠林起義軍打得大敗,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次失敗後,王莽的新朝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鎮壓起義軍了。

公元23年,綠林起義軍擁立西漢宗室子弟劉玄為皇帝,改年號為,史稱更始帝。更始帝派劉秀等人率軍攻打王莽的都城長安,王莽派了十萬大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抵抗,結果被劉秀率領的幾千人打得大敗,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昆陽之戰後,王莽的新朝已經名存實亡,各地的官員紛紛投降起義軍,王莽徹底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昆陽之戰後,劉秀率領的起義軍一路向西,很快就打到了長安附近。王莽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但還是不願意放棄,他在長安城裡招募了幾萬士兵,包括很多囚犯和奴隸,想做最後的抵抗。

公元23年十月,起義軍攻破了長安的城門,湧入城中。王莽帶著少數親信逃到了未央宮的漸台一個四麵環水的高台),想憑借漸台的地形抵抗起義軍。起義軍包圍了漸台,向台上射箭,王莽的親信一個個倒下,最後隻剩下王莽一個人。

有個叫杜吳的起義軍士兵,衝上漸台,一刀砍死了王莽,還割下了王莽的頭顱。其他起義軍士兵一擁而上,把王莽的屍體砍成了碎塊,有的士兵甚至把王莽的肉煮了吃,以此來發泄對王莽的怨恨。《漢書·王莽傳》裡記載:商人杜吳殺莽,取其綬。校尉東海公賓就,故大行治禮,見吳問:綬主所在?室中西北陬間。就識,斬莽首。軍人分裂莽身,支節肌骨臠分,爭相殺者數十人。

起義軍把王莽的頭顱送到了更始帝劉玄所在的宛城今河南南陽),劉玄下令把王莽的頭顱掛在宛城的城門上示眾。老百姓看到王莽的頭顱,紛紛扔石頭、吐唾沫,有的甚至用刀割王莽的頭顱,可見老百姓對王莽的怨恨有多深。

王莽死後,他建立的新朝也隨之滅亡,曆時僅僅15年。這個曾經靠道德人設出圈,一度被認為是救世主的皇帝,最終落得個身死國滅、屍骨無存的下場,成為了曆史上的一個笑柄。

《漢書》的作者班固評價王莽: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然王莽知漢祚已儘,乃生篡殺之心,因母後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毒流諸夏,亂延蠻貉,猶未足逞其欲焉。這段話很客觀——既承認了王莽早期的道德模範形象,也批判了他後期篡漢、亂政的行為。

參考《漢書》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蝕靈玄途 仙子,需要疏通一下嗎? 原始人?不!我將進化為帝! 虧成首富從繼承一家電視台開始 山野小神醫很凶猛 我開天眼搜你因果輪回 你讓我拜魔頭為師? 遊戲入侵:以生肖構築惡魔序列 重生係統逆襲:九十日輪回 相親認錯人,我和天後結婚領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