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闖王李自成:米脂揭竿撼大明,九宮山下是非存!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46章 闖王李自成:米脂揭竿撼大明,九宮山下是非存!

第46章 闖王李自成:米脂揭竿撼大明,九宮山下是非存!(2 / 2)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從德勝門進入北京。當李自成騎著馬,走進紫禁城的時候,他心裡肯定很激動——從陝西米脂的一個窮小子,到推翻大明王朝、住進紫禁城的皇帝,這一路走來,他經曆了太多太多。他走進太和殿,看著龍椅,猶豫了一下,然後坐了上去。雖然龍椅很硬,但他覺得很舒服,這是他這輩子坐過最舒服的椅子。

進入北京後,李自成一開始還能約束士兵,嚴禁士兵擾民。他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明季北略》)當時的北京,雖然換了主人,但社會秩序還算穩定,老百姓也以為跟著闖王能過上好日子。有個老百姓後來回憶說:“闖王的士兵都很規矩,不搶東西,不打人,跟以前的明軍不一樣。”

可沒過多久,李自成的大順軍就變了。因為大順軍的軍餉不夠——大順軍有幾十萬人,每天都要吃糧食,還要發軍餉,可李自成占領北京後,沒找到多少銀子,隻能靠“追贓助餉”來籌集軍餉。所謂“追贓助餉”,就是讓明朝的官員交出自己的家產,用來充當軍餉。

一開始,“追贓助餉”還隻是針對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員,比如內閣首輔魏藻德、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等人,這些人平時搜刮了很多錢財,讓他們交出來也無可厚非。可後來,隨著軍餉缺口越來越大,“追贓助餉”的範圍也越來越廣,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都被抓起來嚴刑拷打,逼他們交錢。有的官員交不出錢,就被活活打死。據記載,在“追贓助餉”期間,大順軍從明朝官員手裡一共逼出了七千萬兩銀子,可也得罪了所有的明朝官員。

而且,李自成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沒有處理好跟吳三桂的關係。吳三桂是明朝的總兵,鎮守山海關,手裡有一支精銳的“關寧鐵騎”。這支軍隊是明朝最能打的軍隊之一,戰鬥力很強。崇禎皇帝自縊後,吳三桂本來想投降李自成,他覺得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是新的天下之主,而且自己的父親吳襄也在北京,投降李自成可以保全家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就在吳三桂率領軍隊向北京進發的時候,傳來了一個消息,他的父親吳襄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抓了起來,還被嚴刑拷打,逼他交出家產;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搶走了。

吳三桂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肺都要炸了。他本來就對李自成心存疑慮,現在李自成不僅不尊重他,還欺負他的家人,這讓他徹底爆發了。他說:“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麵目見人耶!”《慟餘雜記》)於是,吳三桂立刻下令,率軍掉頭返回山海關,拒絕投降李自成。不僅如此,他還派人快馬加鞭去聯係後金當時已經改國號為清)的攝政王多爾袞,請求多爾袞出兵幫助自己,一起攻打大順軍。

多爾袞早就想入主中原了,接到吳三桂的請求後,喜出望外,立刻率領十幾萬清軍,日夜兼程向山海關進發。就這樣,原本是明朝內部的農民起義,因為陳圓圓的一句話雖然正史中陳圓圓的作用被後世文學放大,但吳三桂家族被打壓是事實),變成了清軍入關的導火索,李自成的命運也從這裡開始急轉直下。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拒絕投降,還跟後金勾結,氣得火冒三丈。他覺得吳三桂就是個“白眼狼”——自己好心招降他,給他高官厚祿,他卻反過來跟自己作對。李自成當時剛進北京,正是誌得意滿的時候,覺得自己有幾十萬大軍,吳三桂隻有幾萬兵力,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於是,他決定親自率領大軍,去山海關教訓一下吳三桂,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領十萬大順軍,從北京出發,浩浩蕩蕩地向山海關進軍。出發前,他還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帶在身邊,想在陣前勸降吳三桂。可他沒想到,這一去,不僅沒能教訓吳三桂,反而把自己的家底都賠光了。

四月二十一日,大順軍抵達山海關,開始攻打吳三桂的軍隊。吳三桂的軍隊雖然精銳,但寡不敵眾,很快就被逼到了絕境。吳三桂一邊率軍拚死抵抗,一邊派人去催促多爾袞儘快出兵。可多爾袞卻按兵不動,他想等大順軍和吳三桂的軍隊打得兩敗俱傷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吳三桂沒辦法,隻能繼續硬撐。大順軍的攻勢越來越猛,山海關的城牆都被攻破了好幾個缺口,吳三桂的士兵傷亡慘重。就在這時候,多爾袞看到時機成熟了,才下令清軍出擊。清軍的騎兵非常厲害,個個能征善戰,他們穿著八旗鎧甲,拿著馬刀,從側麵突然發起了進攻。

大順軍根本沒料到清軍會來,一下子就亂了陣腳。本來大順軍的士兵很多都是臨時招募的農民,沒經過正規訓練,之前打明軍還能勉強應付,現在遇到戰鬥力更強的清軍,根本不是對手。清軍的騎兵像砍瓜切菜一樣,把大順軍的士兵殺得落花流水。李自成在陣前看到清軍來了,也慌了神——他之前根本沒跟清軍打過仗,不知道清軍這麼能打。

戰鬥從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大順軍傷亡慘重,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山海關的護城河都被鮮血染紅了。李自成見勢不妙,隻能率領殘兵敗將,倉皇逃離山海關。在逃跑的路上,他還不忘把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殺了,可這已經沒什麼用了。

山海關之戰,是李自成命運的轉折點。經此一戰,大順軍的主力被消滅,李自成再也沒有能力跟清軍抗衡了。而且,山海關之戰後,天下的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清軍開始入關,逐鹿中原,而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則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李自成率領殘兵敗將逃回北京後,知道北京已經守不住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匆匆舉行了登基儀式,算是正式當了一天皇帝。登基儀式非常簡陋,沒有百官朝賀,沒有禮樂演奏,隻有幾個親信站在旁邊,顯得格外冷清。李自成穿著龍袍,坐在龍椅上,心裡五味雜陳——他費了那麼大的勁,才打進北京,可還沒坐穩皇帝的寶座,就要逃跑了。

第二天,李自成就率領大順軍,撤出了北京,向西安方向逃跑。在逃跑的路上,大順軍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紀律,士兵們開始燒殺搶掠,把北京到西安的路上搞得雞犬不寧。老百姓見大順軍變成了這樣,也不再支持他們了,之前傳唱的“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歌謠,也變成了“闖王來了要遭殃”。

清軍則在後麵緊追不舍,多爾袞派吳三桂和阿濟格率領大軍,一路追擊李自成。大順軍接連戰敗,從北京逃到保定,再逃到太原,又逃到西安,士氣越來越低落。很多士兵覺得跟著李自成沒有前途,紛紛逃跑或投降清軍。

公元1644年六月,李自成終於逃回了西安。西安是大順政權的“西京”,也是李自成的根據地,他本以為回到西安後,能喘口氣,重新組織力量,跟清軍抗衡。可他沒想到,西安的形勢也很糟糕。

首先,糧食不夠。大順軍有十幾萬殘兵敗將,每天都要吃大量的糧食,可西安的糧倉早就被李自成之前北伐的時候掏空了,現在根本沒有足夠的糧食供應軍隊。其次,人心渙散。很多將領見李自成接連戰敗,對他失去了信心,有的甚至暗中跟清軍聯係,準備投降。最後,清軍很快就追來了。同年十二月,清軍將領多鐸率領大軍,攻克了潼關——潼關是西安的東大門,潼關一破,西安就暴露在清軍的兵鋒之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自成知道,西安也守不住了。公元1645年正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放棄西安,向湖北方向逃跑。他想沿著長江東下,占領武昌,然後以武昌為根據地,重新發展勢力。可清軍根本不給他喘息的機會,阿濟格率領清軍,一路緊緊追擊,大順軍連吃敗仗,士兵越來越少,從十幾萬變成了幾萬,又從幾萬變成了幾千。

在逃跑的路上,李自成還遇到了另一支敵人——南明的軍隊。南明是明朝滅亡後,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建立的政權,他們把李自成當成“亡國之賊”,也對大順軍發起了進攻。李自成腹背受敵,處境越來越艱難。

同年五月,李自成率領殘兵敗將,來到了湖北通山縣的九宮山。九宮山地處偏僻,山高林密,李自成想在這裡暫時休整一下,然後再想辦法。可他沒想到,這九宮山,竟然成了他人生的終點或者說,成了他曆史記載的終點)。

關於李自成在九宮山的結局,曆史上有很多說法,至今還是一個謎。流傳最廣、也最被正史認可的說法,是他在九宮山被當地的村民殺死了。

根據《明史·李自成傳》記載:“自成走鹹寧、蒲圻,至通城,竄於九宮山。秋九月,自成留李過守寨,自率二十騎略食山中,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縊死。或曰村民方築堡,見賊少,爭前擊之,自成腦中鉏死。”意思是說,李自成讓侄子李過守著軍營,自己帶著二十幾個親信,到山裡找糧食。結果遇到了當地的村民,村民們以為他們是土匪,就一起圍了上來。李自成等人雖然能打,但寡不敵眾,最後李自成被村民用鋤頭砸中了腦袋,當場死亡。

還有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在九宮山自殺了。說他看到自己的大順軍已經徹底潰敗,自己也走投無路了,覺得沒有顏麵再活下去,就選擇了自殺。不過,這種說法沒有太多的曆史依據,因為李自成是個性格堅韌的人,之前那麼多次失敗都沒有自殺,不太可能在九宮山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

最有意思的一種說法,是李自成在九宮山出家當了和尚。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當時有個名叫何璘的官員,在擔任澧州知州的時候,聽說九宮山附近的夾山寺裡有個叫奉天玉的和尚,行為舉止很奇怪,不像一般的和尚。何璘就去夾山寺調查,結果發現這個奉天玉和尚不僅會打仗,還對明末的事情很了解。何璘覺得這個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還寫了一篇《書李自成傳後》,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後來,人們在夾山寺裡發現了一些跟李自成有關的遺跡,比如“奉天玉和尚墓”,墓裡出土的石碑上刻著“奉天玉大和尚”幾個字,而李自成在西安稱帝的時候,曾自號“奉天倡義大元帥”,“奉天玉”可能就是“奉天倡義”的簡稱。還有一塊石碑上刻著《梅花詩》,詩裡有“金鞍玉馬過江來”“徐聽三公話政猷”等句子,被認為是李自成懷念過去、感慨現在的詩句。

不過,這種說法也有很多疑點。比如,李自成是陝西人,而奉天玉和尚說話是南方口音;李自成的相貌特征很明顯,有一隻眼睛受過傷據說在打仗的時候被箭射傷的),而奉天玉和尚沒有;而且,清朝的官員也多次調查過夾山寺,都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證明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所以,這種說法雖然很有意思,但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曆史學家的認可。

不管李自成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建立的大順政權,在他離開九宮山後,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他的侄子李過雖然繼續率領大順軍抵抗清軍,但最終還是失敗了,李過本人也在公元1649年病逝。至此,明末農民起義中最強大的一支力量,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

如今,幾百年過去了,李自成的故事,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在他的老家陝西米脂,還有他的故居和紀念館,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參觀;在九宮山,還有“李自成殉難地”的石碑,吸引著很多遊客去探尋他的結局。他的成功,他的失敗,他的傳奇,他的謎團,都成了曆史的一部分。

參考《明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大乾靠係統偷偷無敵 頓悟快樂,無限頓悟更快樂 重生成親夜換嫁後,將軍的白月光殺瘋了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