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反複降叛終成燼!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48章 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反複降叛終成燼!

第48章 吳三桂:一怒衝冠為紅顏,反複降叛終成燼!(1 / 1)

遼東鐵騎鎮邊疆,一怒衝冠為紅妝。

降清又叛終成燼,功過難評史冊藏。

公元1612年,遼東將門吳家添了個男娃,父親吳襄抱著孩子笑得合不攏嘴,給娃取名“三桂”——盼著這孩子能像門前的桂樹一樣,枝繁葉茂,撐起吳家的門麵。誰能想到,幾十年後,這吳三掛不僅撐起了吳家,還攪動了明清兩朝的風雲,一會兒是明朝的“遼東守護神”,一會兒是清朝的“平西王”,最後又扯起反旗當“皇帝”,活成了曆史上最“反複無常”的爭議人物,連金庸先生寫《鹿鼎記》,都得給他留個重要角色。

吳三桂的家境,在明末那可是“頂配”——爺爺吳守禮是明朝的遊擊將軍,父親吳襄是遼東總兵,舅舅祖大壽更是明末的“遼東戰神”,鎮守寧遠城多年,連後金的努爾哈赤都在他手下吃過虧。用現在的話說,吳三桂就是標準的“將門三代”,起點比一般人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過,吳三桂可不是隻會靠家裡的“紈絝子弟”。他打小就跟著舅舅祖大壽在軍營裡混,騎馬射箭、排兵布陣,啥都學。彆的小孩還在玩泥巴的時候,他已經能拉得開三石硬弓,能在馬上射中百米外的靶子;彆的少年還在啃書本的時候,他已經跟著父親上戰場,殺過後金的士兵了。

公元1629年,後金皇太極率領大軍繞過山海關,突襲北京。當時吳襄率領的遼東軍正在北京勤王,結果在戰鬥中被後金軍隊包圍。年僅17歲的吳三桂,聽說父親被圍,二話不說,帶著二十幾個家丁就衝進了後金的包圍圈。後金士兵見這小子年紀不大,卻敢衝敢打,都愣了一下。吳三桂趁機帶著父親殺出重圍,安全返回明軍大營。

這一戰,讓吳三桂一戰成名。朝廷裡的大臣都誇他“勇冠三軍”,崇禎皇帝還特意召見他,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封他為遊擊將軍。舅舅祖大壽更是對他刮目相看,說:“我們吳家,以後就靠你了!”《庭聞錄》)

之後的幾年,吳三桂在遼東戰場上屢立戰功。他先後擔任副將、總兵等職,率領的“關寧鐵騎”更是明朝最精銳的部隊之一。這支部隊全是騎兵,裝備精良,戰鬥力極強,後金軍隊見了都怕。有次後金軍隊攻打寧遠,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出戰,把後金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皇太極還差點被他俘虜。皇太極後來回憶說:“吳三桂這小子,不好對付啊!”《清太宗實錄》)

不過,吳三桂雖然能打,但也有個毛病——太會“來事”。他知道在明朝當官,光靠打仗不行,還得跟朝廷的大臣搞好關係。於是,他經常給朝廷裡的高官送禮,從金銀珠寶到珍稀古玩,啥都送。尤其是跟內閣首輔周延儒、兵部尚書楊嗣昌等人,關係搞得特彆好。這些人收了吳三桂的好處,自然在崇禎皇帝麵前幫他說好話,吳三桂的官也越做越大。

公元1642年,鬆錦之戰爆發。這是明朝和後金之間的一場決定性戰役,明朝投入了十幾萬大軍,由洪承疇率領,吳三桂也在其中。一開始,明軍打得還不錯,多次擊敗後金軍隊。可後來,崇禎皇帝急於求成,下令洪承疇主動出擊。洪承疇沒辦法,隻能率領明軍主力進攻後金軍隊,結果中了皇太極的埋伏,明軍全軍覆沒。洪承疇被俘後投降了後金,祖大壽也在錦州投降了後金。

鬆錦之戰後,明朝在遼東的勢力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吳三桂率領的關寧鐵騎,鎮守山海關。這時候的吳三桂,成了明朝在遼東的最後希望。崇禎皇帝對他寄予厚望,不僅給他加官進爵,還給他調撥了大量的糧餉和武器,讓他堅守山海關,阻止後金軍隊入關。

吳三桂也知道自己責任重大,他在山海關加強防禦,修築城牆,訓練士兵,還多次擊敗後金軍隊的進攻。當時的明朝,已經內憂外患——內部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外部有後金的威脅。崇禎皇帝多次想調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入關,鎮壓農民起義軍,可又怕吳三桂走後,後金軍隊趁機入關。所以,崇禎皇帝一直猶豫不決,遲遲沒有下達調令。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逼近北京。崇禎皇帝再也坐不住了,他下令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入關,保衛北京。吳三桂接到命令後,立刻率領大軍向北京進發。可他剛走到半路,就接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北京被大順軍攻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身亡。

這個消息讓吳三桂徹底懵了。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繼續率軍向北京進發,肯定會被大順軍消滅;退回山海關,又怕後金軍隊趁機進攻;投降大順軍,又怕李自成不信任自己;投降後金,又覺得對不起明朝。一時間,吳三桂陷入了“兩難抉擇”的境地。

就在吳三桂猶豫不決的時候,李自成派人來招降他。李自成給吳三桂送去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還封他為“平西侯”,讓他率軍投降大順軍。吳三桂一開始還挺動心,他覺得李自成推翻了明朝,是新的天下之主,而且自己的父親吳襄和家人都在北京,投降李自成可以保全家人。於是,吳三桂決定率領大軍向北京進發,投降李自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吳三桂率領大軍向北京進發,一路上,他看到大順軍的士兵到處燒殺搶掠,心裡很不舒服。可他轉念一想,或許這隻是個彆士兵的行為,李自成應該會約束士兵的。於是,他繼續率軍向北京進發。

可就在吳三桂走到永平的時候,他遇到了從北京逃出來的家人。家人告訴他,他的父親吳襄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抓了起來,還被嚴刑拷打,逼他交出家產;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被劉宗敏搶走了。

陳圓圓是當時有名的美女,吳三桂對她寵愛有加。他聽到這個消息後,氣得肺都要炸了,拔出劍砍斷了身邊的一棵樹,說:“大丈夫不能保護自己的家人,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慟餘雜記》)於是,吳三桂立刻下令,率軍掉頭返回山海關,拒絕投降李自成。

之後,吳三桂給李自成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本來想投降你,可你卻欺負我的家人,我跟你不共戴天!”《平吳錄》)李自成收到信後,氣得火冒三丈,他覺得吳三桂不識抬舉,於是率領十萬大順軍,向山海關進發,想教訓一下吳三桂。

吳三桂知道自己不是李自成的對手,他想到了投降後金。當時後金已經改國號為清,由多爾袞攝政。吳三桂派人去聯係多爾袞,請求多爾袞出兵幫助自己,一起攻打大順軍。多爾袞早就想入主中原了,接到吳三桂的請求後,喜出望外,立刻率領十幾萬清軍,日夜兼程向山海關進發。

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抵達山海關,開始攻打吳三桂的軍隊。吳三桂的軍隊雖然精銳,但寡不敵眾,很快就被逼到了絕境。就在這時候,多爾袞率領的清軍趕到了。清軍的騎兵非常厲害,個個能征善戰,他們從側麵突然發起進攻,大順軍頓時亂了陣腳。

這場戰鬥,打得非常激烈。雙方從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大順軍傷亡慘重,李自成見勢不妙,隻能率領殘兵敗將,倉皇逃離山海關。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和清軍一起追擊,又消滅了大量的大順軍。

山海關之戰後,吳三桂徹底投靠了清朝。多爾袞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讓他率領大軍,跟清軍一起攻打大順軍和南明政權。吳三桂也沒有辜負多爾袞的期望,他率領大軍,先後攻克了北京、西安、南京等重要城市,消滅了大順軍和南明政權的主力。

公元1659年,吳三桂率領大軍攻克了雲南。當時的清朝,已經基本統一了全國,順治皇帝封吳三桂為“平西親王”,讓他鎮守雲南;同時,還封尚可喜為“平南王”,鎮守廣東;耿繼茂為“靖南王”,鎮守福建。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三藩”。

吳三桂鎮守雲南後,權力達到了頂峰。他在雲南擁有自己的軍隊、財政和行政權,幾乎成了“土皇帝”。他在雲南大肆搜刮財富,兼並土地,還壟斷了雲南的鹽、鐵、銅等重要產業,每年都能賺幾百萬兩銀子。他還在雲南修建了豪華的王府,娶了很多妻妾,生活過得非常奢侈。

不僅如此,吳三桂還在雲南培養自己的勢力。他任命自己的親信擔任雲南的各級官員,還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軍隊。到了康熙皇帝繼位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十幾萬人,成為了清朝最大的威脅。

康熙皇帝是個有遠見的君主,他知道三藩的存在,遲早會威脅到清朝的統治。於是,他決定削藩。公元1673年,尚可喜請求回遼東養老,康熙皇帝趁機下令,撤銷尚可喜的平南王爵位,收回廣東的兵權和行政權。耿繼茂的兒子耿精忠見尚可喜被削藩,也請求回遼東養老,康熙皇帝同樣下令,撤銷耿精忠的靖南王爵位,收回福建的兵權和行政權。

吳三桂見尚可喜和耿精忠都被削藩,知道下一個就是自己。他不想失去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於是決定起兵反清。公元1673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舉起反清大旗,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率領大軍向湖南進發。

吳三桂反清的消息傳到北京後,康熙皇帝非常憤怒,他下令削去吳三桂的平西親王爵位,派大軍鎮壓吳三桂的叛軍。一開始,吳三桂的叛軍打得還不錯,先後攻克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份,清軍節節敗退。吳三桂見形勢大好,於是在公元1678年,在湖南衡陽稱帝,國號“周”,改元“昭武”。

吳三桂稱帝後,並沒有得到其他反清勢力的支持。相反,很多原本支持他的人,見他稱帝,都覺得他有野心,紛紛脫離了他的隊伍。而且,吳三桂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很多士兵都是臨時招募的農民,沒有經過正規訓練,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

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稱帝後,生活變得更加奢侈。他在衡陽修建了豪華的皇宮,還從各地挑選美女,充實自己的後宮。他還大肆搜刮財富,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老百姓對他也越來越不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康熙皇帝見吳三桂的叛軍士氣低落,於是調整了戰略,派大軍分幾路進攻吳三桂的叛軍。清軍先後攻克了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份,吳三桂的叛軍節節敗退。吳三桂見形勢越來越不利,心裡非常著急,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身體越來越差,很快就病倒了。

公元1678年八月,吳三桂在衡陽病逝,享年67歲。吳三桂死後,他的孫子吳世璠繼位,繼續率領叛軍抵抗清軍。可吳世璠年紀還小,沒有能力指揮大軍,叛軍內部也出現了分裂,很多將領紛紛投降清軍。

公元1681年,清軍攻克了吳三桂的老巢雲南昆明,吳世璠自殺身亡,吳三桂的叛軍徹底被消滅。至此,曆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結束。

六、功過評說:從“遼東悍將”到“亂臣賊子”,曆史的公正裁決

吳三桂的一生,充滿了爭議。有人說他是“漢奸”——他背叛了明朝,投降了清朝,幫助清朝消滅了大順軍和南明政權,導致漢族政權的滅亡;也有人說他是“英雄”——他在遼東戰場上多次擊敗後金軍隊,保衛了明朝的邊疆,而且他反清,也是為了反抗清朝的壓迫。

其實,吳三桂就是一個典型的“利己主義者”。他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無論是投降清朝,還是反清,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和財富。他在明朝的時候,為了升官發財,不惜賄賂朝廷大臣;他投降清朝,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地位;他反清,是為了不失去自己的權力和財富。

不過,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吳三桂的曆史作用。他在遼東戰場上多次擊敗後金軍隊,保衛了明朝的邊疆,為明朝爭取了時間;他幫助清朝消滅了大順軍和南明政權,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社會秩序,促進了民族融合。

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吳三桂的反複無常,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他投降清朝,導致漢族政權的滅亡;他反清,引發了“三藩之亂”,讓老百姓陷入了戰亂之中,無數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園。

在雲南昆明,還有吳三桂的王府遺址,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參觀;在山海關,還有“吳三桂衝冠一怒處”的石碑,吸引著很多遊客去探尋那段曆史。

參考《清史稿》《平吳錄》《清太宗實錄》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絕世血脈:廢柴千金殺回來了 京華異饌錄 救命,大佬他會哄會誘還會撩 濁世清蓮 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 進擊的城市 冰封之燼 從龍族開始重新做人 我,曆史唯一仙! 血色東莞:姐姐的致命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