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風雲起,金蘭盟誓違。
青梅情暗許,紅杏惹是非。
驚變人倫亂,流言滿朝暉。
功過憑誰論,青史歎文薑。
約公元前700年前後,齊國都城營丘今山東臨淄)的宮殿裡,傳出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齊僖公的第二個女兒降生了。這姑娘生下來就自帶“主角光環”:皮膚白得像剛剝殼的雞蛋,眼睛亮得能映出人影,哭起來聲音都比彆的嬰兒清脆。齊僖公抱著閨女,笑得嘴都合不攏,當場給她取名“文薑”——“文”是誇她將來有才華,“薑”是齊國的國姓,擱現在就是“顏值與智商並存”的官方認證。
文薑的童年,那叫一個“頂配”。爹是齊國國君齊僖公,哥哥是後來的齊襄公諸兒,弟弟是大名鼎鼎的齊桓公小白。齊國在當時是“超級大國”,有錢有兵有地盤,文薑作為國君的女兒,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身邊伺候的人能從宮殿排到宮門。但她跟那些隻會撒嬌賣萌的“傻白甜”公主不一樣,從小就愛跟著爹看奏折、聽朝會,腦子轉得比算盤還快。
有一回,齊僖公跟大臣們討論怎麼跟魯國結盟,大臣們吵了半天沒個結果,七歲的文薑抱著布娃娃站在旁邊,突然開口:“爹,魯國想要咱們的海鹽,咱們想要他們的糧食,不如用海鹽換糧食,再跟他們約定不打仗,這樣不就結盟了嗎?”
滿朝大臣都愣住了,齊僖公也沒想到閨女這麼有想法,笑著說:“我的文薑,比你們這些老臣還聰明!”後來齊國還真用了文薑說的辦法,跟魯國順利結了盟。這事兒一傳出去,諸侯們都知道齊國出了個“神童公主”,紛紛感慨:“齊僖公這是生了個‘女軍師’啊!”
不過,文薑的“傳奇”不止於此,她還有個特彆要好的“發小”——親哥哥諸兒。諸兒比文薑大五歲,長得英俊瀟灑,對這個妹妹那叫一個疼:文薑想要天上的星星,他能連夜紮個紙星星燈;文薑被彆的公子欺負了,他能立馬帶著人去找場子。倆人從小一起吃飯、一起讀書、一起玩耍,好得跟一個人似的。
要是擱現在,這就是“兄友妹恭”的典範,但在當時,倆人的關係慢慢有點“變味”。有一回,諸兒給文薑送了一支玉簪,上麵刻著兩句詩:“願為雙飛燕,朝夕不相離。”文薑收到後,臉紅得像蘋果,回了他一塊繡帕,上麵繡著一朵並蒂蓮。齊僖公看出倆人關係不對勁,心裡咯噔一下——這可是親兄妹啊,傳出去要鬨笑話的!
為了掐斷這苗頭,齊僖公趕緊給文薑找婆家。當時最適合的聯姻對象就是魯國——魯國是“禮儀之邦”,國君魯桓公年輕有為,跟齊國結盟還能強強聯合。齊僖公跟魯桓公一提,魯桓公早就聽說文薑又美又聰明,立馬答應了。公元前709年,魯桓公派人帶著豐厚的聘禮去齊國提親,文薑雖然舍不得離開齊國,但也知道這是國君的命令,隻能點頭同意。
出嫁那天,齊國的老百姓都擠在路邊看熱鬨,有人說:“文薑公主這顏值,嫁去魯國肯定能當王後!”還有人說:“就是可惜了,跟諸兒公子那麼好,以後見麵就難了。”沒人知道,這場看似風光的聯姻,不僅沒斷了文薑和諸兒的念想,反而為後來的“狗血大戲”埋下了伏筆。
文薑嫁去魯國的那天,魯桓公親自到邊境迎接。當他看到文薑從馬車裡走出來時,眼睛都看直了——文薑穿著紅色的嫁衣,頭上戴著鳳冠,皮膚在陽光下白得發光,一笑還有兩個小梨渦,魯桓公心裡直呼:“這哪是娶媳婦啊,這是娶了個仙女!”
婚禮辦得特彆隆重,魯國的大臣們都來祝賀,魯桓公喝得酩酊大醉,晚上進洞房的時候,還暈乎乎的。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文薑從進洞房開始,就一直繃著臉,一句話也不說,魯桓公跟她說話,她也隻是敷衍地嗯兩聲。
魯桓公心裡納悶:“難道是文薑不願意嫁我?”其實他不知道,文薑心裡還想著諸兒,嫁給魯桓公不過是父命難違。新婚夜的“冷暴力”,隻是倆人婚姻矛盾的開始。
婚後,文薑雖然成了魯國的王後,卻很少跟魯桓公親近。魯桓公想跟她一起吃飯,她總說“身體不舒服”;魯桓公想跟她聊聊國家大事,她總說“女人不懂這些”。倒是魯桓公每次提到齊國,文薑的眼睛都會亮一下,追問:“我爹身體怎麼樣?我哥諸兒還好嗎?”
魯桓公一開始沒在意,覺得文薑隻是想家,直到有一回,齊國派使者來魯國,帶來了諸兒的信。文薑看到信後,躲在房間裡看了半天,還偷偷抹眼淚,魯桓公這才覺得不對勁——兄妹之間,至於這麼傷感嗎?
不過,文薑也不是完全不管魯國的事。她畢竟是齊國公主,腦子又聰明,經常給魯桓公提建議。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齊國,齊僖公派人向魯國求救,魯桓公有點猶豫——北戎兵力強盛,怕打不過。文薑就跟他說:“齊國是咱們的盟友,要是齊國被北戎打敗了,魯國也會有危險。再說,咱們派軍隊去救齊國,還能讓齊國欠咱們一個人情,以後有事他們也會幫咱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魯桓公覺得文薑說得有道理,就派大將公子揮率領軍隊去救齊國,果然打敗了北戎。齊僖公特彆感激,親自去邊境迎接魯桓公,還送了他很多禮物。魯桓公回來後,對文薑刮目相看:“沒想到你不僅長得美,還這麼有遠見!”
文薑隻是笑了笑,沒說話——她心裡清楚,自己這麼做,一方麵是為了魯國,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齊國,為了那個讓她魂牽夢繞的哥哥諸兒。
婚後第三年,文薑給魯桓公生了個兒子,魯桓公高興得不行,給兒子取名“同”,也就是後來的魯莊公。有了兒子之後,文薑和魯桓公的關係好了一些,文薑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照顧兒子和打理後宮上。魯國的老百姓都稱讚文薑是“賢德的王後”,說魯桓公好福氣,娶了這麼個又美又能乾的媳婦。
可誰也不知道,文薑心裡的那團火,從來沒熄滅過。她一直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回齊國、能見到諸兒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公元前698年,齊僖公去世了,諸兒繼位,成了齊襄公。
齊襄公繼位的消息傳到魯國,文薑哭得稀裡嘩啦,跟魯桓公說:“我爹去世了,我想回齊國奔喪,順便看看我哥。”魯桓公覺得這是人之常情,就答應了。公元前694年,魯桓公帶著文薑一起去齊國奔喪——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文薑剛到齊國都城,就看到齊襄公親自在城門口迎接。齊襄公穿著喪服,卻掩蓋不住眼裡的喜悅,看到文薑後,立馬走過去,拉著她的手,激動地說:“妹妹,我好想你!”文薑的臉一下子紅了,趕緊把手抽回來,可眼裡的情意卻藏不住。
魯桓公看在眼裡,心裡很不舒服,但礙於場合,也沒說什麼。可接下來的幾天,齊襄公的操作讓他徹底懵了——齊襄公天天以“兄妹敘舊”為由,把文薑叫到自己的宮殿裡,一聊就是大半天,有時候甚至聊到半夜才讓文薑回去。
有一回,魯桓公實在忍不住了,等文薑回來後,質問她:“你跟你哥天天聊什麼,聊到這麼晚?”文薑眼神躲閃,說:“就是聊些家裡的事,還有我爹生前的趣事。”魯桓公不信,跟文薑吵了起來,文薑哭著說:“你是不是不信任我?我可是你的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