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式"中四平"為百兵之王:上紮則拿,下刺則提,左突則攔,右進則拿,萬變皆由此生。
第三式"低四平"專破守勢:對手立中四平,我以槍尖潛入其下,擺頭攪動間或拿或攔,伺機突刺。亦可陽持槍頭作白蛇吐信,陰持槍身如烏龍擺尾,令敵防不勝防。
第四式"青龍獻爪"乃獨門殺招:任你從何處進槍,我以擁拿勾捉破開後,忽進步探身單手持槍直取咽喉。
第五式"磨旗"暗藏玄機:槍頭微揚誘敵拿攔,實則暗伏圈裡圈外的虛實之變。
第六式"活掤對進"講究以進為退:我攻敵圈裡被格擋時,斜步閃身化開敵槍再刺。
第七式"活掤退退"示弱製強:佯攻誘敵追擊,忽剪步後撤高舉槍身,借勢反壓敵械。
第八式:死掤對槍勢
我先以槍控製你,單於探身刺你圈內,你格開我槍向左退。你迅速反擊,我前手來不及持槍,僅以右手上揚,向後斜拉,以掤勁挑開你槍,前手隨即持槍反刺。
第九式:翻身掤退退槍勢
我先壓你槍,單手探身刺你,你以大劈格擋,逼我槍左偏。你快步突進,挺槍直刺,勢大力沉,我前手不及反應,右手斜舉掤槍過頭,借力向右翻身退步。此二招稱為“死中求活”。
第十式:勾槍勢
我單你圈外,你右擺攔開我槍,我順勢移左腳至右,左手收槍貼肋,勾開你槍反擊。
第十一式:抱琵琶槍勢
槍橫抱胸前,無論你刺圈裡圈外,我以陰手挫壓你槍反擊。若你控我槍,我槍頭下沉作地蛇勢,待你刺來,以大劈格擋並進步直刺。
第十二式:地蛇槍勢
槍頭觸地,你刺我圈內,我雙腳輕跳以拿勁逼你槍右偏;你回槍左刺,我雙腳再跳以攔勁左撥。如此反複,破你槍勢。
第十三式:鐵牛耕地槍勢
槍壓地彎曲,任你圈裡圈外刺來,我驟然挺槍上挑,壓你槍身反擊。
第十四式:提槍勢
我立四平勢,你刺我腳:
圈裡刺來,我槍頭下沉陽手提格,你槍起時我拿壓。
圈外刺來,以腰力擺槍橫擼,待你槍起,或拿或攔,反擊直刺。
若你用地蛇槍,我提槍斜進,連續撥打震你槍身,緊逼不退。
第十五式:儘頭槍勢
偷步進槍,低勢逼入:
你刺上,我拿壓;
你刺下,我提挑;
你提槍,我起槍;
你拿壓,我閃身繞圈外反刺。
第十六式:懸腳槍勢
我立四平,你刺腳時不分圈裡圈外),我迅即抬腳閃避,落步同時進槍反擊。
第十七式:詐敗槍勢
我四平勢壓你槍,你圈外刺來,我假意攔擋後倒身佯敗,誘你圈裡刺入,驟然回身拿壓你槍並直刺。
第十八式:鷂子撲鵪鶉槍勢
你立四平,我拿開你槍進步刺擊;你格擋反擊,我剪步躍開,隨即再拿壓你槍奪勢。
劉鳳凝神注視師尊演練【百鳥朝鳳槍法】前十八式,這套槍法的精妙之處令其歎服。
雖僅十八式基礎招式,實戰中卻能演化萬千變化。此槍法最適合群戰場合,講究出手如電,方能展現槍術靈動特性。
重在快而不亂,迅捷中需蘊含章法。領悟要訣後,劉鳳卻陷入困擾——他天生神力,要展現槍法輕靈特質實非易事。
童淵見愛徒愁眉不展,捋須笑道:"可是在為力道掌控犯難?"在童淵眼中,這個徒弟尊師重道、勤勉刻苦,實屬難得。
劉鳳坦然道:"師尊明鑒,這身氣力實在難以施展槍法輕靈之妙。有時都懷疑自己是否適合修習槍術。"
童淵含笑開解:"武學之道本無定式。槍術雖重輕靈,卻非絕對。武學分三重境界:"
"其一為舉重若輕,如你這般神力者最易達成;"
"其二曰舉輕若重,達此境者已屬當世高手;"
"其三是遇輕則輕,遇重則重,臻此化境者方為真正的絕世高手。"
[
這三種境界另有說法:初見山水時,山水分明;再看山水時,山水非真;終悟山水時,山水依舊。
其中玄機,你這孽徒自行參悟吧!
聽完童淵所述的三重境界,劉鳳眉心微蹙,陷入沉思,細細揣摩武學真意。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