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王越是劉鳳與趙雲的師父,對兩名自然嚴格。其次,他授劍之道本就嚴厲異常。
他絕不容忍學藝不精,要求他們必須一絲不苟。若基礎劍術不紮實,想學高階劍招簡直是癡人說夢,即便硬學,也不過是畫虎類犬!
劉鳳聽完王越的劍術教學計劃,當場愣住。按這安排,要練成槍劍雙絕,至少得
劉鳳或許自詡天賦異稟,卻忽略了身邊童淵、王越、趙雲等人哪個不是百年難遇的武學奇才。
這三位宗師級人物,哪個不是耗儘畢生心血才達到武學巔峰。劉鳳妄想用兩三年就掌握彆人窮儘一生才能領悟的絕學,世上哪有這等美事。
在王越嚴苛督導下,劉鳳與趙雲這對師兄弟重新體驗到了初學槍術時的痛苦歲月。王越為證明自身劍術造詣,訓練標準比童淵當年更為嚴酷。
麵對近乎殘酷的訓練,劉鳳多次萌生退意——既然單憑天賦就能橫行天下,何必追求槍劍雙絕?但看著王越殷切的目光和趙雲勤勉的身影,他終究選擇了堅持。
王越設計的地獄式訓練包含大量基礎科目與劍術專項練習,每項都要求完美執行不得有誤。更殘酷的是,這位宗師經常以切磋為名親自出手指點。
劉鳳仗著特殊體質毫不在意,反倒將實戰視為積累經驗的良機。可苦了趙雲——沒有師兄那般天賦,每次與宗師過招都隻能狼狽逃竄。看著師弟挨揍的窘態,劉鳳竟感到莫名暢快。
幾次陪練後,王越察覺了劉鳳身體的異常。他勒令劉鳳不得依賴體質取巧,特意準備沾滿石灰的黑衣與訓練用劍,其專注於招式精進。
王越在後續的比試中規定:若劉鳳黑衣上的白印超過五處,就必須加練基本功兩個時辰。
為了爭取片刻喘息之機,劉鳳隻得收起戲謔之心全神貫注應對,與王越過招時再不敢有半分懈怠。
王越的磨礪堪稱嚴苛,成效卻著實驚人——如今趙雲與劉鳳這對師兄弟已能在其劍下支撐數十回合,偶爾竟能反守為攻。
最令人稱奇的是劉鳳的突破:如今與王越對戰時,他衣袍上的白痕從未超過五處。這意味著在王越疾風驟雨般的攻勢中,至多僅有五次未能避開。這般的精進,已堪稱驚人。
對於劍術的飛速提升,劉鳳心中亦不免暗自欣喜。
黃巾之變前夕,劉鳳將全部精力聚焦於钜鹿郡動向,尤其緊盯張角三兄弟的舉動。作為禍亂之源,此三人一舉一動皆牽動全局。
而那個最終背棄黃巾的叛徒唐周,亦在隱秘衛的嚴密監控之下。劉鳳特意命人與其頻繁接觸,引導其如曆史記載那般,在前夕向朝廷告密。
為確保計劃萬無一失,隱秘衛以重金開路,輔以天下大勢剖析。當唐周真切認識到黃巾軍必敗無疑時,不由驚出滿背冷汗。
這個落魄秀才曾因貧病交加被張角所救,遂拜入太平道門下。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驚恐地發現所謂"解除病痛"的教義背後,竟藏著顛覆王朝的禍心。
起初唐周對尚存幻想,如今……內容截斷)
在暴君劉宏執掌的東漢末年,災荒與動亂此起彼伏,洛陽城內官爵明碼標價,綱常倫理崩壞,黎民百姓掙紮在生死邊緣,某些州縣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慘劇。若能親手埋葬這個腐朽的王朝,推翻這個昏聵的統治集團,唐周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或許有朝一日,他也能躋身從龍之列,博得個萬戶侯的功名。但隨著對太平道核心機密的掌握,唐周愈發懷疑這場起義的勝算。通過近距離觀察,他愕然發現張角兄弟三人不過是眼高手低之輩。整個教派架構雜亂無章,核心成員儘是些目不識丁的貧民。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信徒大多是被符水治病等伎倆蒙騙入教,所求不過是一頓飽飯。雖號稱百萬信眾,但太平道儲備的糧秣軍械屈指可數,根本支撐不起大規模武裝行動。儘管不願麵對,但不得不承認:即便民生凋敝,四百年漢室正統觀念仍根植人心。若有叛亂,隻需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頃刻間就能聚起糧餉兵甲。越是深思,恐懼愈甚。當隱秘衛捧著金銀前來遊說,並分析雙方實力懸殊後,唐周內心的天平徹底傾斜。此刻他正麵臨抉擇:是為虛幻的從龍之功賭上九族性命?還是向朝廷揭發太平道謀逆以保全自身?按常理,理當效忠朝廷,舉報這場禍亂之源。
唐周暗自思忖,保住性命之餘或許還能建功立業,博得朝廷封賞也未可知。
然而轉念想到這條性命乃恩師張角所救,若將太平道密謀上報朝廷,豈不是背信棄義之徒?
如此行徑,日後有何顏麵存於世間?唐周頓時陷入進退維穀之境。
隱秘衛並未催促,任其掙紮。此時不僅唐周麵臨抉擇,太平道準備未足,劉鳳亦未完全就緒。
黃巾之亂雖被朝廷迅速平定,但其破壞之深、影響之久,絕非朝夕可消。
東漢十三州中,青、徐、幽、冀等八州皆遭戰火荼毒,災民近千萬——須知當時天下人口不過五千萬。
幽州地處北疆,十一郡九十邑僅二百五十二萬人口,民生貧瘠,所幸受損較輕。
劉鳳既以幽州為根基,自不容黃巾蟻賊禍亂此地。
他更謀劃趁天下動蕩之際廣納流民,充實幽州人口,增強底蘊。
畢竟民寡則財薄,兵源自然緊缺,壯大勢力便難如登天。
劉鳳豈會嫌治下百姓過多?若能坐擁億兆黎民,何須蟄伏待機?百萬雄師足可橫掃寰宇。
幽州地廣人稀,二百五十萬之眾尚不及後世一郡,何來供養之憂?
百姓的智慧無窮無儘,單是千年之後的中原腹地便能哺育億萬生靈。今日的幽燕沃土遠比豫州廣闊,何須憂慮生計?
雖然未來之世耕作之術遠超當下,五穀豐登遠勝今朝。但隻要將這片北疆經營得當,供千萬黎民繁衍生息亦非難事。真正需要籌謀的,倒是該廣積糧秣。唯有倉廩充實,方能放心收納四方逃荒之人。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