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公將軍】與【人公將軍】的首級出現在城頭視野中,數萬黃巾將士無不目眥欲裂,哀慟欲絕。此舉果然激得黃巾軍傾巢而出,欲與漢軍決一死戰。
可惜在劉鳳與董卓統帥的黃金火騎兵與西涼鐵騎夾擊下,黃巾軍死傷慘重,最終隻能倉皇退回城中,再不敢輕舉妄動。
廣宗城郡守府內,張角仰觀皎月,黯然長歎:"不想二弟、三弟率數十萬大軍,竟在劉鳳手中敗亡得如此之快,連首級都......莫非此人真是我太平道命中克星?難道我教大業真要功敗垂成?蒼天何至於此!"
烽火之下
那襲黑影仰首長歎:"時也命也!黃巾揭竿而起,本欲傾覆這朽敗的漢室江山......"
"奈何倉促起事,將士未及操練,糧秣兵械俱缺。更可恨叛徒唐周告密,令朝廷得以從容布防。"
黑影苦笑道:"黃巾今日之敗,早是定數。四百年漢室根基猶固,我等......太過心急了。"
聽聞唐周之名,張角拳骨暴突,齒間迸出恨聲:"這忘恩負義的豺狼!若非當年我救治他早該病亡......"
.........
鬥篷人默然望月,任夜風卷起暗色衣角。
張角頹然跌坐,嘶聲道:"你所言隱患我豈不知?然當時情勢,不起兵則必遭朝廷各個擊破。"
"太平道擴張過速,雖知再隱忍數載勝算更大。可連年天災人禍不斷,縱使再多準備亦是徒勞。"
"教中糧秣早不敷用,更有狼子野心之徒虎視眈眈。若不舉事,隻怕未等朝廷動手,我教便要內亂而亡!"
他忽然拍案厲喝:"尤是那南陽渠帥張曼成!井蛙之輩,真當自己是什麼神使?若非......"
話音戛然而止。張角閉目良久,終是揮袖:"罷了!你既得我真傳,若事不可為,便帶著積蓄隱世去吧。"
大漢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了,雖然我們黃巾軍沒能親手它,但那些虎視眈眈的野心家們已經按捺不住了。
就讓這些野心家去完成最後一擊吧!"
張角的話音剛落,身旁那個裹著鬥篷的身影猛地站起來,聲音裡帶著驚慌:"這怎麼行?我絕不能拋下你獨自逃命!
要逃我們一起逃,憑我們的本事,誰能攔得住?等到天下大亂之時,我們黃巾軍定能卷土重來!"
張角卻出奇地平靜,蒼白的臉上浮現出看透生死的微笑:"來不及了。我的身子已經撐不住了。
當年南華仙人賜我三卷《太平要術》,我欣喜若狂。可惜那時年歲已大,錯過了最佳修習時機,又急功近利,結果落下一身傷病。如今怕是熬不過半年了。
你天資聰穎,已得《太平要術》真傳,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快離開廣宗城吧!"
鬥篷人聞言掩麵痛哭:"我絕不會丟下你!讓我去殺了劉鳳,隻要除掉這個宿敵,我們還有轉機!"
說話間就要衝出去行刺。
"糊塗!"張角一把拉住鬥篷人的手臂,"你雖武功蓋世,但未必是劉鳳的對手。
不瞞你說,劉鳳大軍剛到廣宗時,我就推演過此人命數......這個劉鳳,他的命格根本不在天道之中!"
這裡是一段更簡潔流暢的
"荒謬!除非他......"聽到張角的話語,鬥篷人震驚地喊道。
張角苦澀地說:"若我猜得不錯,他恐怕並非凡間之人。早年曾有傳言,說劉鳳是上天派來拯救大漢的天命之子。當初我嗤之以鼻,如今卻有些信了。"
"近日夜觀星象,見殺破狼入主中宮,紫微星北移,預示大漢四百年基業將陷入百年戰火。若新帝星現世,必是當朝驃騎大將軍劉鳳無疑。"
"據我軍情報顯示,劉鳳對朝廷早有不滿。即便沒有我黃巾軍,他也會攪動天下。隻是礙於宗室身份,一直隱忍罷了。"
"如今我黃巾軍已為他打好基礎,其勢力必將大漲。雖不能親手覆滅漢室,但能讓劉氏內鬥,也算不枉此生。"
"你不但不能刺殺劉鳳,反而要助他壯大。觀其治下錦繡山莊百姓生活,若他登臨帝位,定能讓天下人人有田耕、有飯吃,實現我太平道追求的盛世。"
突然,屋外響起掌聲:"說得好!張角果然非同凡響!"
二人聞聲大驚,霍然起身:"何人?"他們難以置信,在數十萬大軍駐守的營寨核心,竟有人能悄無聲息地潛入。
更駭人的是,僅憑對方直呼【張角】名諱的舉動,他們立時辨明來者絕非己方同袍。
既非友軍,必為死敵。
敵軍竟長驅直入至大營腹地,更需對方出聲示警方才察覺,足見此人武功何等深不可測。
若這凶徒存心暗襲,隻怕今夜便是他們的死期。
思及此處,張角與黑袍客後背霎時沁出涔涔冷汗,警戒之心陡然攀升至巔峰。
外間傳來清越的少年嗓音:"本官乃大漢驃騎將軍,冠軍侯劉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音未落,劉鳳已孤身踏入軍帳,如電目光在張角與黑袍人身上來回掃視。
………………
半月前劉鳳與董卓聯名上表的捷報,此刻正引發洛陽朝堂震動。奏章中詳述了廣宗大捷:黃巾賊首張寶、張梁的首級已被劉鳳親斬,其麾下黃金火騎兵更聯合北軍將張角及十萬黃巾殘部圍困於廣宗城內。
靈帝閱罷龍顏大悅,當即欲召冠軍侯回京受賞。未料這般荒唐聖意遭滿朝文武死諫——值此剿賊關鍵之時,豈可調回前線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