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2章(1 / 2)

不多時,賈詡的妻兒老小被帶到,一家老小簇擁著他敘話。劉鳳悄然帶著韓忠、郭嘉離去,留給他們團聚的時光。

劉鳳尚未決定組建新的情報機構“黑衣衛”,故先讓賈詡熟悉國情。

……

接下來的七日,劉鳳處理完積壓政務,準備率諸將及一萬黃金火騎兵北上平叛。張舉、張純的叛軍猖獗已久,必須儘快,否則功勞恐被公孫瓚搶占。

這期間,他派趙雲、太史慈率五千黃金火騎兵持州府印信接管各郡縣,整編郡兵與邊軍。這些軍隊歸州牧府統轄,劉鳳決不允許地方勢力坐大。

此外,他對現有軍隊的訓練並不滿意,計劃淘汰老弱兵痞,重新整編全軍。

幽州全境共轄十三郡,劉鳳實際掌控的僅有代郡、上穀郡、涿郡、燕國及漁陽郡五地。

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現為王國所占。右北平與遼西二郡則在公孫瓚控製之下。遼西屬國昌黎郡)及遼東郡則被公孫度占據。

劉鳳心知肚明,目前尚未掌握的八郡包括:右北平、遼西、遼西屬國、遼東、樂浪、玄菟、真番及臨屯。但他並未顯露焦躁之態,深信終將收複失地,眼下專注經營代郡、上穀、涿郡、燕國和漁陽五郡,並將五郡太守儘數更替為親信。

新任官員任命如下:

鄭玄任燕國相,俸二千石,即日赴任

管寧任代郡太守,俸二千石,即日就職

炳原任上穀太守,俸二千石,即刻到任

華韻任涿郡太守,俸二千石,火速履職

漁陽太守高焉留任原職

五郡兩萬兵馬悉數調往薊城大營,由趙雲與太史慈共同整訓。趙雲雖年少,卻是最早追隨劉鳳的舊部,曆經戰火淬煉已顯鋒芒。太史慈受封千人將兼牙門將,俸六百石,暫任趙雲副將協理軍務。

黃忠授千人將兼牙門將,俸六百石,肩負重任。其箭術獨步天下,全權統轄百戰神機營兵馬。

蔡邕拜燕傅,職司諫諍糾過,俸二千石。賈詡任左軍師,俸千石;郭嘉為右軍師,俸千石。

劉鳳布置完州內事務後,立即帶著軍師郭嘉和賈詡、大將黃忠與典韋以及五千精銳黃金火騎兵奔赴前線。此時張舉、張純率領的叛軍正與公孫瓚的一萬精騎在右北平郡平剛城對峙,雙方勢均力敵,戰局陷入僵持。

前線中軍大帳內,郭嘉與賈詡正專注地在沙盤上推演戰局。這種戰場沙盤雖在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卻未能在軍中普及。劉鳳對此戰信心十足,但兩位軍師仍一絲不苟地分析著各種可能性,與主公的從容形成鮮明對比。

雖身經百戰,但劉鳳多是憑勇武取勝。這幾靜立沙盤旁,認真學習古代軍陣知識。其間他率親衛巡查周邊,發現百裡內的村鎮皆遭洗劫,無一活口。滿目瘡痍的景象令他怒火中燒——幽州本就地廣人稀,先前收編百萬黃巾戰俘才緩解人口壓力。如今這番破壞,使他對張舉、張純的恨意更甚。

望著遍地焦土,劉鳳不禁對關羽、張飛、臧洪三人產生不滿。明明特彆交代要保全幽州元氣,卻任由叛軍肆虐,這份失望在他心中逐漸蔓延。

公孫瓚那倔老頭,劉鳳連想都懶得想,反正這老家夥絕不可能俯首聽命,他也懶得費心招攬。公孫瓚僅憑一萬精銳騎兵就能頂住叛軍攻勢,確實有兩把刷子。

正說著,關羽、張飛和臧洪已率三萬黃金火騎兵殺到前線,與劉鳳主力順利會師。

這些日子清剿叛軍,關張臧三人帶著黃金火騎兵可沒少撈油水。有公孫瓚的一萬精騎在前方牽製張舉、張純的主力叛軍,他們正好分兵掃蕩各郡,收拾那些零散的叛軍部隊。

劉鳳的軍規裡明明白白寫著:參照秦軍戰功製,所有俘虜都可當奴隸販賣。賣俘所得,領兵將領拿三成,剩下七成交由部眾分配。

這規矩可把將士們的勁兒都勾起來了——既能痛快殺敵,又能堂堂正正賺銀子,誰不賣命?將領們自然也更死心塌地。劉鳳的算盤打得精:大夥兒都有錢賺,才能鐵了心跟。

抓來的俘虜全讓流沙商會打包買走。幽州地廣人稀,正缺勞力填充。雖說幽州在大漢算得上大州,可總人口還不到三百萬,其中一百萬還是劉鳳真金白銀買來的戰俘。要是沒這批人,全州撐死也就二百五十萬子民。

再看看其他州郡,動輒四五百萬人丁,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將士們兜裡有了錢,自然要可勁兒花。這消費熱潮反倒帶動了商市繁榮。商業興旺了,稅收水漲船高,簡直是連環妙計。

現在的劉鳳要啥有啥:實權藩王的地位,花不完的金銀,遼闊的封地,能征善戰的猛將,運籌帷幄的謀臣,更有響當當的名望。這局麵,穩!

北疆遼闊,卻人煙稀少。劉鳳深諳治國之道,徒有萬裡疆土,若無百姓定居,終究是無根之木。當下亂世,治下人口便是根基所在,那些屠戮百姓者,無異於自毀根基,劉鳳豈能輕饒?他在心中立誓,定要讓那些叛逆之輩付出慘痛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軍帳內燭火搖曳,劉鳳端坐主位,眉宇間怒意翻湧。關羽滿臉困惑上前,張飛與臧洪亦是麵麵相覷。見諸將這般情狀,劉鳳怒拍案幾,厲聲嗬斥黃金火騎兵不力。

張飛聞言大呼冤枉,直言四郡百姓慘狀皆因公孫瓚縱兵掠奪所致。聽聞此言,劉鳳眉頭緊鎖,當即追問其中緣由。他要知道,這白馬將軍為何要行此惡事。

張飛雙手猛然攥緊,指節發白,麵龐因憤怒而扭曲,沉聲稟報道:"主公,那公孫瓚竟率軍征討張舉、張純叛軍時,因糧草短缺,便在右北平、遼西諸郡強征軍需。"

"幽州地處邊陲,本就苦寒。前有鮮卑烏桓二十萬鐵騎肆虐,今又遭黃巾之亂,百姓食不果腹,哪有餘糧供給官軍?"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