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5章(1 / 2)

右側首位的關羽正襟危坐,抱拳稟道:"王上,三軍將士已整裝完畢,隨時可出征戰場。隻待王上令下,我燕國將士必將勢如破竹,直取洛陽誅殺奸賊董卓。"

"甚好!"劉鳳聞言滿意頷首。

隨後將目光轉向兩位軍師,溫聲問道:"奉先、文和可有補充?軍情方麵需多加留意,戰略部署是否需調整?"

聞言,兩位謀士交換眼神。郭嘉執禮稟道:"稟王上,隱秘衛與黑衣衛正密切監視酸棗、洛陽動向。戰略部署已擬定草案,會盟之事由王上親自主持,自當由王上定奪。隻是會盟之事,臣略有異議。"

見郭嘉欲言又止,劉鳳擺手示意:"奉孝但說無妨。"

郭嘉沉吟道:"據密報顯示,若我燕國參與會盟,將有十七路諸侯齊聚。諸侯聯盟勢必要推舉盟主。臣建議,王上不必角逐盟主之位,亦無需與其他諸侯結盟。"

劉鳳眉頭微蹙:"此話怎講?諸侯聯合討董,結盟乃大勢所趨。推舉盟主更便於調度三十萬大軍。奉孝為何反對結盟?又為何勸阻寡人競爭盟主之位?"

郭嘉毫不避諱地陳述己見:"王上容稟,以您的赫赫威名與尊貴身份,加之燕國雄師勁旅,這盟主之位自然非您莫屬。然則..."

他略作停頓,語鋒一轉:"燕國若與眾諸侯結盟,實乃弊大於利。"

鄭玄聞言麵露疑色:"奉孝何出此言?會盟討董乃大義之舉,對燕國豈非有益?"

郭嘉從容應答:"鄭公明鑒。如今會盟諸侯中,位階最高不過州牧,餘者多為郡守。恕嘉直言——其中不少人的官職還是董賊所授。依朝廷規製,刺史、太守原無統兵之權,此番出兵本就名不正言不順。"

"反觀我燕國,"他挺直腰背,"王上乃一國之君,身兼驃騎大將軍、太尉、幽州牧等要職,何必與這等諸侯平起平坐?反倒折損我燕國威儀。"

郭嘉環視殿內群臣,繼續剖析:"若王上屈尊結盟,說句不客氣的話——既貶損自身,又抬高了諸侯身價。他們借我燕國大義名分行事,誰知是否真心為國?"

"更緊要的是,"他目光凝重,"一旦王上出任盟主,三十萬聯軍糧秣供給重擔必將落在燕國肩上。北疆雖經數年經營倉廩充實,也經不起這等消耗。此舉對我燕國百害無一利!"

最後他沉聲道:"倘若盟主之位旁落,豈非要用王上的威名為他人作嫁衣裳?"

燕國朝堂之上,郭嘉拱手進言:"微臣以為,結盟之事弊大於利。若參與聯盟,我大燕將士須聽外人調遣,王上亦要受製於盟主,實非良策。"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議論紛紛。關羽、張飛等將領率先表態:"郭軍師所言極是!我燕軍天下無敵,豈能任人擺布?"荀彧等文臣亦附議支持。唯有蔡邕等老臣保持中立。

在場眾臣各懷心思:文官們盤算著名聲與實利的得失;武將們則驕傲於"帝國第一軍"的威名,不屑與外省雜牌軍為伍。在他們看來,那些諸侯統率的不過是烏合之眾,怎能與燕國鐵軍相提並論?

禦座之上,劉鳳嘴角含笑。他本就不願與諸侯結盟,更看不上那些臨時拚湊的地方武裝。讓他與這些人為盟?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在眾多諸侯之中,唯有曹操堪稱雄才大略,其餘諸侯皆非成事之人,劉鳳根本不願與他們結為盟友共伐董賊。

那些諸侯統率的士卒,不過是臨時征召的農夫,毫無軍陣素養可言,堪稱烏合之眾。豈能與燕國百戰精銳相提並論?燕軍將士皆是曆經沙場的鐵血之師。

這般言論雖顯狂傲,不免有輕視天下英雄之嫌,但確實道出了事實。以劉鳳尊貴的身份地位,自然遠超那些庸碌諸侯。

然而過於張揚終究不妥,恐失天下大義。劉鳳內心雖認同郭嘉建言,卻不宜直抒胸臆。

永寧殿內群臣議論紛紛之際,劉鳳目光威嚴地掃視眾臣:"諸位愛卿以為奉孝之議如何?"

關羽代表眾將正色道:"啟稟大王,軍師所言極是。我燕國雄師號稱天下第一,豈能屈從諸侯盟主調遣?此舉既有損國威,亦抬舉了那些諸侯。臣附議不與諸侯結盟。"

劉鳳頷首示意,繼而向左首的荀彧問道:"文若有何見解?"

荀彧從容奏對:"稟大王,臣亦讚同軍師之議。若不能擔任盟主之位,供養三十萬聯軍糧草既耗費國力,又損我國威。"

劉鳳環視群臣:"眾卿是否皆持此見?"

殿中文武百官齊整肅立,向禦座上的君王躬身應答:"臣等附議軍師所言。"

"好。"劉鳳略一頷首,繼而肅然道:"既然眾卿一致決議,孤便收回與諸侯會盟之念。此番南征既已定奪,諸位可還有未儘之言?"

鄭玄執禮進言:"稟王上,清剿奸佞、討伐董賊確需王上親征。然則燕國及北疆防務,當如何安排?"

劉鳳聞言陷入沉思,片刻後環視群臣:"此次南征,孤擬統兵五萬,另五萬駐守邊境以防不測。國中政務,當由鄭玄、蔡邕、荀彧三位愛卿共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位重臣聞言出列,執禮應答:"臣等必不負重托,保疆土安泰。"

"甚好。"劉鳳滿意頷首,"議事至此,眾文臣可先告退。奉孝、文和與諸位將軍留下,孤另有軍務相商。"

文官們行禮告退,偌大殿堂僅餘郭嘉、賈詡及一眾將領。

賈詡率先進言:"敢問王上,此番南征部署當如何安排?哪些將領隨行,哪些駐守?"

劉鳳臉上浮現一抹狡黠的笑意,輕輕抬手製止了軍師的詢問,壓低聲音道:"文和莫急。今日特意留下諸位,是因為本王心中有個謀劃,想與諸位仔細參詳。"

殿下群臣聞言心思微動,聯想到先前王上提及的五萬精兵另有安排,不禁暗自揣測。

眾臣當即躬身齊聲道:"臣等願聞其詳!"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