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不到的城,諸侯休想染指——此即董卓的法則,亦是他的梟雄之道。
………………
虎牢破曉
諸侯聯軍·燕國營地
晨光初透時,劉鳳親率五萬幽燕鐵騎直逼虎牢關。
關內隱秘衛早已暗奪城門,西涼守軍橫屍隘口,沉重門閂在嘎吱聲中轟然洞開。
守將蕭歡見潰勢難挽,當即擲劍喝令全軍伏地請降。
——萬卒殘兵怎敵燕國鋒芒?頑抗不過是徒增枯骨。
倒不如歸順新主,或許他日能在北疆掙個前程。
更何況……他本是李肅安插的暗棋。
此刻蕭歡袒背縛荊,效仿廉頗故智跪於關前,隻求燕王寬恕昔日從逆之罪。
【烈焰】駿馬上,劉鳳睨著這出“請罪”戲碼,唇角微揚。
——李肅的密報早將蕭歡底細呈於案前。
他翻身下馬,親手解其縛繩,溫言如禮遇故交:“將軍願棄暗投明,實乃燕國之幸。”
蕭歡喉頭一哽,單膝砸地抱拳:“末將蕭歡,願效死王上!”
【
火光映紅了半邊天,劉鳳大笑著上前扶起蕭歡:"蕭將軍不必多禮!"
單刀直入地,劉鳳問道:"虎牢關為何隻剩萬餘守軍?董卓帶著二十萬大軍去哪了?"
蕭歡抱拳答得乾脆:"稟王上,昨夜董卓已率全軍撤回洛陽。"這消息讓劉鳳眉間一鬆。
"周泰!"劉鳳馬鞭一指,"著你統禦千名鐵衛整編降卒,蕭歡為副將協理軍務,虎牢關就交給你們了。"
"末將遵命!"兩員大將齊聲應諾時,劉鳳的烈焰馬早已揚起前蹄。五萬鐵騎如洪流般湧向洛陽,馬蹄聲震得官道都在顫抖。
關東聯軍慢悠悠跟在後麵,袁紹撫著腰間玉佩對眾諸侯笑道:"有燕王開路,這洛陽城的功勞,咱們穩坐。"
一個半時辰後,洛陽城的焦臭味已撲麵而來。曾經萬國來朝的帝京,此刻隻剩殘垣斷壁在火中劈啪作響。
"董卓老賊!"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狠狠焦土,暴喝聲驚飛了城頭最後幾隻烏鴉。
“董卓逆賊,某趙子龍必取汝首級!”麵對滿目瘡痍的洛陽城,素來忠義的趙雲怒發衝冠,指天立誓。
張飛望著衝天火海,臉上慣常的豪邁之色儘失,鐵塔般的身軀微微發抖:“四百年帝都...毀了。”
劉鳳閉目長歎,灼熱的空氣裡傳來木梁坍塌的爆裂聲。他本可阻止這場浩劫,可燕國的未來讓他不得不作壁上觀。
火光映照下,劉鳳指甲深掐入掌心)
“孤是否變得冷血了?”他在心底自問,“當初立誌終結亂世,要讓萬民安居樂業。如今卻坐視帝都焚毀,聽百姓哀嚎...”
轉念又想:這腐爛的王朝已無藥可救。唯有浴火重生,方能開辟新天。今日之痛,他日必換來海晏河清!
“傳令!”劉鳳霍然睜眼,聲如寒鐵,“全軍繞開洛陽,直取長安追擊西涼軍!”
五萬鐵騎轟然應諾。關羽、張飛率前鋒疾馳而去,劉鳳自領中軍。沿途但見流民遍野,他便分出糧車,命趙雲典韋收攏難民。
史載此役,燕王救民逾百萬)
通往長安的官道上,關羽與張飛率領兩萬幽燕鐵騎疾馳如風。將士們胸中燃著怒火,很快便追上了裹挾百姓的西涼潰軍。
"全軍止步!"關羽勒緊韁繩,右臂高舉打出停軍手勢。他丹鳳微眯,望著蜿蜒數裡的人潮不由皺眉——這茫茫人海少說數十萬之眾,若貿然衝鋒,隻怕兩萬鐵騎瞬間便會被吞沒。更棘手的是西涼軍卒與百姓混雜難辨,縱使幽燕騎戰力驚人,亦難免傷及無辜。
一旁張飛在馬上瞧見關羽神色,當即會意。這位豹頭環眼的猛將雖平日魯莽,卻暗藏慧心。隻見他咧嘴笑道:"雲長何須憂慮?西涼殘兵早被我軍嚇破膽,隻需衝鋒號起,保管他們跪地求饒。至於百姓,擇些德高望重的長者維持秩序,分批護送回洛陽便是。"
關羽聞言猛然睜眼,像看怪物般盯著張飛:"你當真是翼德?莫不是哪路神仙附體?竟能想出這般妙計!"
張飛額角青筋暴跳,笑罵道:"放屁!你才被鬼上身了!"
二人玩笑過後,當即分兵合圍。一萬騎由關羽率領向左迂回,張飛引右路包抄。待形成合圍之勢,幽燕騎兵並不衝陣,隻以機關弩威懾射擊,同時齊聲喝令:"棄械跪地者不殺!"
“跪地投降免死!”
“跪地投降免死!”
原本押解洛陽百姓的西涼軍隊,實為洛陽南北兩軍與西園新軍改編而成。這些士卒本就不願背井離鄉前往長安,隻是懾於西涼軍才被迫隨行。
轉眼間,兵器墜地的聲響此起彼伏。先是零星幾個西涼軍卒棄械跪降,很快便如瘟疫般蔓延開來,成片成片的士卒伏地請降。
關羽、張飛各率本部人馬收繳兵器,各留兩千精兵交由副將統轄,一者整編降卒,二者安撫黎民。兩位虎將則繼續率主力向前推進,沿途招降納叛,收容流散百姓,致使先鋒軍行進速度不免遲滯。
西涼軍中多有凶頑之輩,見燕軍追至,竟狗急跳牆劫掠百姓。這些亡命之徒打著撈足錢財遁入山林的算盤,使得綿延數十裡的遷徙隊伍登時大亂。哭喊聲、廝殺聲、搶奪聲交織成片。
燕國此番戰略要旨,原非速破董卓西涼集團,實為截留洛陽百萬生靈。劉鳳深知有些將領難免急功近利,故特頒嚴令:大軍不必窮追西涼主力,當以解救百姓為第一要務。能妥善安置沿途黎民者,即記大功一件。
這條通往長安的官道,承載著洛陽城百萬子民的生死。若能將其儘數遷往並州,既可填補並州地廣人稀之弊,又能充實國力。燕軍上下凜遵王命,莫敢懈怠,皆儘心收容安撫百姓。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