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9章(1 / 2)

推荐阅读:

張寧不願因烏桓部落之事牽連娜塔她們,使其成為王上祭旗的犧牲品。

"王上放心,"張寧溫順地點頭,"我這就去娜塔的宮殿轉達消息。還請您領軍在外務必保重,切莫再孤身犯險,畢竟整個燕國都仰仗著您呢。"

說罷,她起身離開禦園,步履輕盈地朝娜塔居所走去,準備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她們。

劉鳳端坐禦座,目送張寧遠去的背影,嘴角浮現溫柔笑意。這個看似潑辣的姑娘實則心腸柔軟,雖然嘴上不饒人,心裡卻始終記掛著娜塔她們的安危。她就像鄰家女孩般純真率直,所有心思都寫在臉上。

永漢元年五月十三日,燕國平叛戰役正式打響!

劉鳳親率典韋、周泰、趙雲等大將,統兵數萬向右北平土垠城進發。北疆戰火未熄,作為這片土地的主人,他豈能坐視不管?

當前局勢已然明朗:得知燕王回師,以公孫瓚為首的敵軍正欲撤回駐地固守。雖然這股數十萬的敵軍在北疆五郡肆虐,給燕國造成巨大損失,但若任由他們全身而退,未免太便宜公孫瓚、公孫度、和連、高伯固這些禍首了。

將北疆攪得天翻地覆就想抽身而退?天下哪有這等好事!況且若不重創這支敵軍,不僅原先的戰略部署將功虧一簣,以北疆現狀也難以遠征各路諸侯。畢竟燕國內部尚有許多積弊亟待解決,眼下還騰不出手來對外征伐。

倘若放任孫瓚、公孫度、和連、高伯固等人安然返回屬地,他們必將瘋狂擴充軍備。待其羽翼豐滿後,再想征服他們的疆土便需付出數倍代價。

當務之急是重創數十萬敵軍,徹底瓦解其核心戰力,為日後平定掃清障礙。

若能一舉擊潰以孫瓚、公孫度、和連、高伯固為首的聯軍,待其敗歸故土時,既要應對內部的叛亂勢力,又得提防燕國大軍的報複。

在此內外交困之際,其勢力必然衰微。屆時攻取他們的疆域,猶如探囊取物。

縱使孫瓚等人意圖休整募兵,以他們轄區的資源儲備,根本無力支撐長期軍備競賽。

隻要今日殲滅數十萬大軍,廣袤的鮮卑草原、北疆六郡及諸王國疆土,終將儘歸燕國版圖。

初春的北地依舊朔風凜冽。

帳外滴水成冰的嚴寒,卻澆不熄公孫瓚胸中翻騰的怒焰。

此番四方會盟共舉四十萬大軍北伐,雖由公孫瓚牽頭結盟,但聯軍實際統帥權卻掌握在遼東公孫度手中——二十二萬精銳皆聽其號令。

公孫度之所以加入伐燕聯盟,皆因燕國對遼東構成嚴重威脅。他本想趁燕國防務空虛之際,一舉吞並這個強鄰。

自掌遼東太守印綬以來,公孫度南征北戰:先取樂浪、玄菟、帶方三郡,又憑精良軍械北擊胡虜、南征三韓,實際掌控東北全境及半島。

三韓酋長、扶餘王等諸侯皆向其稱臣納貢。這位遼東太守,實為整個東北亞的無冕之皇。

遼東之主公孫度掌控的疆域堪比中原數州,麾下子民逾百萬。

起初,公孫度對自身霸業心滿意足——在這白山黑水間,他便是無冕之王,四方宵小莫敢不服。

即便燕王劉鳳在北疆聲威日盛、羽翼漸豐時,公孫度也不過輕蔑一瞥。區區幽州牧罷了,縱然坐擁精兵良將,又能奈他何?

畢竟遼東太守這方印綬,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在這天高皇帝遠之地,他早行割據之實,與諸侯無異。

可鐵騎踏碎冰河的聲音終是越來越近。當燕國甲兵鋒鏑所指、威震朔方之時,公孫度不得不繃緊神經,開始審視這個龐然大物。

雖說暗中提防,他卻仍有底氣:遼東四郡、三韓、關外莽原,在中原權貴眼中不過是化外窮荒。他賭定劉鳳那雙盯著錦繡中原的眼睛,絕不會垂青這片苦寒之地。

直到那紙詔書如驚雷炸響——朝廷竟命燕王揮師東進,收複玄菟、樂浪、帶方三郡,更要踏平國!若非王暴斃,燕軍鐵蹄恐怕早已碾過鴨綠江,直搗國內城。

這些名義上被占據的土地,實則是他公孫度的禁臠。如今眼見北疆五郡在燕國治下富甲一方,他齒縫間滲出妒火。所以當公孫瓚前來暗通款曲時,他獰笑著握住了對方遞來的盟約。

公元1072年,燕國腹地兵備空虛之際,以公孫瓚為首的北方豪強趁燕王劉鳳親征董卓時,秘密締結軍事同盟。烏桓殘部、鮮卑潰軍等十餘支勢力紛紛響應,組建成四十一萬聯軍分進合擊。

其中,鮮卑可汗親率十萬鐵騎聯合烏桓突騎、步卒組成北路軍團,直撲戰略要衝綏北城;公孫瓚與遼東太守公孫度合兵二十五萬,劍指燕國都城薊城。戰前軍事會議上,諸侯們已在沙盤上瓜分北疆五郡,甚至為如何分配薊城國庫的珍寶爭論不休。

然戰局驟變。燕國邊防軍依托完善的烽燧體係,在聯軍跨境當日便燃起三百裡狼煙。各郡縣嚴格執行堅壁清野,糧秣儘數入城,邊境百姓全員武裝。公孫瓚主力部隊在涿郡遭遇空營計,五萬先鋒軍反被民兵誘入甕城儘殲。至深秋時節,聯軍傷亡已超六萬,卻連一座縣城的糧倉都未能攻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都薊城乃是連通北疆的戰略要地,公孫瓚與公孫度親率二十萬大軍將其團團圍住,誓要一舉攻克這座都城。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