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二人早知燕國有所防備,卻仍是勝券在握的模樣。畢竟手握二十萬雄師,縱使薊城城牆高聳、防禦森嚴,也終有攻破之日。若無援軍趕來,這座王都的陷落不過是早晚之事。
就在二人圍爐暢飲、勝券在握之際,異變陡生。薊城城門竟悄然開啟一道縫隙,一員燕將單騎突圍而去。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定是趕往洛陽向燕王劉鳳求援去了。
情勢急轉直下,公孫二人當即下令加緊攻城,誓要在燕國援軍趕到前拿下薊城。他們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二十萬大軍晝夜猛攻。然而薊城守軍如同銅牆鐵壁,縱使偶有突破也被迅速擊退。守軍一桶桶冷水澆下,破損的城牆轉瞬即被冰封加固。
正當攻城之際,前線接連傳來噩耗:分兵攻城的五萬大軍遭遇民兵伏擊全軍覆沒;更糟的是督糧官來報,軍中糧草已見短缺。原來二人隻備足一月糧草,以為沿途城池唾手可得,誰料戰事竟陷入膠著。
燕軍采取堅壁清野之策,致使敵方攻城部隊無法就地獲取糧草補給。
公孫瓚與公孫度被迫從各自屬地緊急調運軍需物資。然而燕國水師趁勢出擊,成功截斷聯軍糧道。甘寧、蔣欽親率兩萬水師突襲渤海沿岸,接連攻占多處城邑。
戰況急轉直下,令聯軍士氣大挫。薊城守軍已遣猛將突圍求援,雖暫時占據優勢,卻始終無法突破城防。若燕王劉鳳率主力回師,以數萬精兵對陣二十萬聯軍,勝負之勢將立見分曉。
更令聯軍雪上加霜的是,沿海補給線遭襲,軍心渙散。原本趁燕國防務空虛發動的北疆戰事,如今節節敗退。若燕王親率鐵騎歸來,聯軍恐將全軍覆沒於此。
軍中厭戰情緒蔓延,逾十萬將士鬥誌消沉,皆被公孫二人以威勢強行彈壓。二公孫深知,若不趁燕王回援前攻破薊城,覆滅燕國根基,日後恐再難逢此良機。
戰事遂更趨激烈,雙方傷亡劇增,薊城城防岌岌可危。正值攻守雙方僵持之際,致命噩耗傳至——鮮卑草原出現十萬燕國鐵騎,正橫掃各部,展開猛烈報複。
代郡前線突現二十二萬燕國步卒,軍旗獵獵,直逼王都薊城。
各路戰報均已表明——燕王劉鳳,這位帝國戰神、天下第一名將正率軍歸來,燕國的複仇已然拉開序幕!
想到燕王昔日橫掃千軍的凶威,軍中頓時人心惶惶。將士們皆清楚:若不趁退路尚在時撤離,待燕國三路大軍合圍,必將插翅難逃!
此刻,縱是公孫瓚與公孫度二人,亦難抑心中驚懼,更遑論壓製全軍潰散的士氣。此伐燕之戰,敗局已定!
燕王尚未親臨,軍心已然崩解。若待其揮師而至,以他戰場無敵之威名,恐再現當年漁陽屍山血海的慘象……
權衡之下,公孫瓚與公孫度急召眾將商議,卻隻得一策:撤軍固守!然戰機早已易手,十數萬大軍豈能說退便退?
城外敵軍甫一動搖,臧洪當即洞悉戰機,命廖化率三萬黃金火騎兵傾巢而出。薊城遭圍半月,卻始終與外界通聯,對燕軍動向如指掌。臧洪更得密報:燕國援軍將至!
黃金火騎兵風馳電掣,轉眼咬住敵尾——這支以步兵為主的潰軍,又怎能逃過鐵騎的審判?
廖化在軍事學院受過係統訓練,深諳騎兵作戰要領。他並未直接指揮黃金火騎兵正麵衝鋒,而是充分發揮騎兵機動性,配合機關弩的遠程優勢,采取遊走射擊戰術,如同剝繭抽絲般逐步殲滅敵軍。
這種戰術雖需消耗大量箭矢,卻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拖延時間,等待主力部隊完成合圍。公孫聯軍將領發現追擊的僅有三萬騎兵,當即下令反擊。然而黃金火騎兵始終避其鋒芒,憑借速度優勢持續實施弩箭騷擾。
識破拖延戰術的公孫聯軍改變策略,每次遭遇追擊便分兵斷後。這些殿後部隊深知不敵,待騎兵逼近便紛紛棄械投降。遵照燕軍不得虐俘的嚴令,廖化每次都要分兵看守降卒——先是三千,繼而數千。如此反複,追擊部隊漸顯單薄,最終隻能押解戰俘返程。
經此消耗,公孫聯軍主力已所剩無幾。當初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包圍薊城的盛況不再,如今折損過半,這場由四方勢力發動的北疆戰役終以聯軍慘重傷亡告終。
公孫瓚與公孫度心頭劇痛,這些兵馬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亂世之中若無精銳之師,莫說割據稱雄,便是性命也難保全——燕王劉鳳素來對犯境之敵毫不留情。
雖暫時截住三萬黃金火騎兵,為聯軍贏得喘息之機,但眼下的形勢仍岌岌可危。誰也不知燕國鐵騎何時會而至,更遑論鮮卑草原上還屯駐著十萬精騎,或許正張網以待。
唯有踏入扶餘草原或遼東境內,聯軍才算暫脫險境。至於公孫瓚的右北平、遼西諸郡,二人早已不抱幻想——經此一役,燕廷豈會容他繼續盤踞北疆?
若退守土垠城,無異於坐以待斃。唯有奔赴遼東,依托公孫度的根基方可周旋。原計劃穿越遼西長城繞行塞外,借草原地利迂回襄平。雖利於騎兵馳騁,但廣袤草原亦能遲滯追兵。
若取道遼西屬國,雖路途較近,然山道險狹不利大軍行進,加之沿海易遭燕國水師截擊。
不料聯軍剛抵樂陽城,斥候便傳來驚天噩耗:長城諸隘已儘數被燕軍扼守,更有十萬雄師屯駐遼西一線。此刻想越長城、繞草原返遼東,簡直是癡人說夢!
聞此消息,二人如墜冰窟——既遼西長城駐軍在此,則攻略綏北城的那路大軍,想必已全軍覆沒。
【
公孫瓚與公孫度絞儘腦汁也猜不透,燕國為何會憑空多出三十二萬大軍。按常理,燕國常備軍不過十五萬,如今卻冒出遠超預期的兵力,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