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_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6章(1 / 2)

當時天下人都深信:若非北疆突發數十萬叛亂迫使燕王班師回朝,董卓集團必將被徹底殲滅,大漢盛世必將重現。

當北疆叛亂的消息傳來,諸侯們反應各異——有人扼腕歎息,有人暗自竊喜。

朝野上下一致認定:燕國必將遭遇毀滅性打擊!

從局勢來看,燕國國內兵力空虛,僅剩五萬黃金火騎兵駐守薊城,而叛軍規模高達四十萬之眾。

當燕軍信使突破重圍將戰報送至洛陽時,叛軍已圍攻北疆城池二十餘日。

在眾人眼中,即便燕王率軍回援,北疆也早已生靈塗炭,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即便叛軍未能攻陷王都薊城,但燕王率軍回師平叛時,數萬將士已連番惡戰,早已人困馬乏。

老巢遭襲,糧道斷絕,而洛陽與薊城相距千裡之遙。即便燕王強行回援,這支疲師也難有戰力,稍有不慎便會軍心崩散,反倒可能被叛軍全殲。

當時諸侯與朝臣皆認定燕國氣數已儘——北疆已陷,燕王倉促回防不過是困獸之鬥。沒人相信他能帶著這支殘兵扭轉乾坤。

可越是世人認為絕無可能之事,燕王偏以雷霆之勢做到了!

北疆之戰的結果驚掉所有人下巴:在這等死局中,燕王竟神速殺回薊城,更以王道大義收服數十萬黑山軍,再以鬼神用兵之術橫掃叛軍。

聲勢滔天的公孫瓚叛軍,二十日內灰飛煙滅。其本人得橫劍自刎,十萬鮮卑攻綏北時,更遭平南將軍黃忠鐵騎屠戮八萬。

唯一漏網的公孫度也折儘精銳,從此一蹶不振。

此戰之後,燕軍能打四字響徹天下。諸侯顫抖,萬民傳頌——這柄北疆神鋒,當真是蓋世無敵!

1321年

袁紹此人,當真敢冒犯燕王殿下的威嚴,妄圖染指燕國腹地三郡麼?

他袁本初對自己的斤兩,心裡還是有數的,斷不至於做出這等自取的蠢事。

誠然,袁紹心底對燕王劉鳳厭惡至極,甚至懷恨在心,對其頗為不屑。

在他看來,劉鳳能有今日之權勢,全憑皇族身份與皇帝不遺餘力的扶持。若換作他袁紹坐鎮燕地,成就未必不如劉鳳。

可現實如何?論勢力、名望、威望、官爵,乃至大義名分,袁紹無一能與燕王相提並論!

即便手握案上那道天子詔書,與董卓暗中結盟,借朝廷之名或可占幾分先機。然董卓矯詔豈能為天下所認?

反觀燕王,身為皇帝欽命的監國、諸侯之首、天子至親,反倒有權質疑詔書真偽。

這般權衡之下,若與燕國公然為敵,實非明智之舉。

可要袁紹就此錯失良機,他又如何甘心?

袁紹癱坐主位,煩躁地捶案咒罵:可恨!進退兩難!不如召眾人共議?

當即朝門外喝道:來人!

親衛應聲而入,躬身請示:主公有何差遣?

速傳文武屬官至書房議事——連劉玄德也一並請來!

親衛領命疾退。

……

不出一刻鐘,袁紹帳下謀臣武將火速齊聚太守府,連客居的劉備亦匆匆趕來。

左側文臣隊列依次為郭圖、審配、許攸、逢紀、荀諶、辛評等人。

右側武將行列以文醜、張合、高覽、蔣義渠、鞠義、淳於瓊、馬嚴、張凱、高乾為首。

袁紹端坐主位,目光掠過麾下眾臣,沉聲道:董卓遣其弟為使,假天子之名頒布聖旨——以北疆幅員遼闊,燕王管轄不力為由,將渤海、河間、中山、涿郡、上穀、代郡六地合並為代州。敕封我為代州牧,秩二千石,加封代侯爵位。

他屈指輕叩案幾: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商議對策。這封聖旨究竟接還是不接?若接,燕國治下的代郡、上穀、涿郡三地,是否要向其索要?

冀州·渤海郡·太守府書房

袁紹帳下四大謀士郭圖、審配、許攸、逢紀各具特色。許攸字子遠,南陽人士,曾為大將軍府幕僚,與袁紹、曹操皆有舊誼。此人機敏善謀卻貪利好利,戰術謀劃有餘而戰略眼光不足。

潁川郭圖字公則,工於心術,性好妒忌,逢迎媚上之能尤甚。南陽逢紀字元圖,與郭圖堪稱一丘之貉,皆屬爭權奪利之輩。

審正南,陰安人士,河北俊傑如雲,何人能及審正南?時運不濟逢昏主,丹心可比古聖賢。赤膽敢言不藏私,清正廉明誌如鋼;臨終仍麵北而拜,降敵之輩儘赧顏。

此人堪稱袁紹帳下唯一務實之才,惟性情過於剛直,甚至到了不通世故的地步!

審配行事一絲不苟,擅長實務,卻疏於人情往來,常因木訥直言觸怒同僚與主君。

原本袁紹麾下尚有田豐、沮授這等當世奇才。

然時移世易,如今田豐、沮授已為劉虞帳下首席謀臣。

皆因劉鳳這振翅蝴蝶,攪得諸侯格局天翻地覆。

袁本初僅失此二賢,相較他人已屬僥幸——

那奸雄曹孟德、大耳劉玄德,麾下棟梁被燕國挖得才叫慘烈!

蜀漢未來的關張趙黃四虎將,悉數成了燕國大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魏陣營的典韋、賈詡、二荀、陳琳、楊阜等股肱之臣,儘數位列燕國朝堂。

咳......言歸正傳——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