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推斷,元氣大傷的扶餘與本該謹小慎微,對遼東惟命是從才是。奈何現實總愛扇人耳光——當兩國得知遠征軍全軍覆沒竟無一生還,當即遣使直抵平襄城,要向這位討個說法,索賠陣亡將士撫恤金五萬九千兩。
兩國使臣趾高氣揚的做派,氣得公孫度險些背過氣去。雖說伐燕損兵折將,可遼東鐵騎收拾這兩個附庸國仍是綽綽有餘。暴脾氣的公孫度懶得廢話,直接拿使臣祭了軍旗,親率十五萬大軍揮師北上——他誓要把兩國國君塞進囚車,讓遼東各族瞪大眼睛看明白,誰才是這片黑土地的子。
帶著十五萬雄師出征的公孫瓚,原以為收拾兩個小弟不過探囊取物。誰知接踵而至的東北大混戰,直教這位遼東霸主驚得眼珠子都要瞪出眶來。那些蠻夷將士在沙場上的凶悍表現,簡直閃瞎了遼東全軍將士的眼睛......
兩軍隊展現出非凡的勇猛與膽識,不僅掌握了中原兵法的精髓,更在排兵布陣上運用得爐火純青。
他們對遼東軍的動向洞若觀火,憑借臨時集結的十二萬聯軍,竟與十五萬遼東精銳打得難分高下。
戰事陷入膠著時,公孫度內心懊悔不已——早該采納幕僚的建議,休養生息、振興民生,通過海外貿易積蓄力量,鍛造更精良的兵器鎧甲。
此刻他陷入兩難境地:
其一,若不能徹底征服與扶餘,遼東統治權威將麵臨崩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二,遼東世家大族見戰事失利,已暗中聯絡燕國官員,顯露出投奔燕王的意向。
高顯戰場上,兩軍廝殺慘烈,屍骸堆積如山。初期聯軍憑借對遼東布防的透徹了解,一度壓得守軍節節敗退,兵鋒直指平襄城。
但公孫度畢竟雄踞遼東十餘載,麾下士卒素質更勝一籌。憑借精良裝備與訓練優勢,遼東軍逐漸扭轉頹勢,反製聯軍攻勢。
曆經數月鏖戰,遼東軍終以綜合實力碾壓聯軍,再度迫使兩國臣服。
這場勝利代價慘重:
既延誤了原定的休整計劃,又耗儘積攢的軍備物資,使得遼東軍力大幅衰退。
公孫度正欲休養生息,恢複民生商貿,不料燕軍突襲渤海灣,屢次騷擾沿海城鎮。
燕國公然發布討伐檄文,傳遍大漢疆土,公孫度案頭亦見此文。
燕軍頻繁調動,令公孫度及幕僚頓感戰事迫近。
永漢元年八月,遼東平襄城內,太守府中眾臣齊聚,共商抵禦燕國二十五萬大軍之策。
公孫度將檄文遞給首席謀士:“諸位且觀,此乃燕國戰書。”
柳毅接過細閱,隨即傳閱眾人。
待檄文傳遍,堂上文武議論紛紛。
長史王烈上前諫言:“數月前,主公聯合四十萬大軍趁燕王南下伐董,仍未能攻克燕都,反遭幽燕鐵騎擊潰。如今燕國吞並並州,收複遼西,坐擁十七郡,百姓逾五百萬,兵鋒之盛,天下莫敵。
而主公數月來征戰、扶餘,雖再平叛亂,卻錯失擴軍備械之機。以遼東現有兵力,實難抗衡燕軍。
臣請遣使攜重金往燕王帳前議和,或可免此兵禍。”
喜歡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甄府贅婿到開國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