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佩金采取了一種新穎的戰術:請求海軍配合,進行兩棲登陸。第一旅從正麵進攻,第二旅乘坐登陸艇在敵軍後方登陸。
清晨時分,在南洋艦隊炮火的掩護下,登陸部隊突然出現在諾曼頓港區後方。澳軍腹背受敵,防線很快崩潰。
報告師帥,諾曼頓已經攻克,俘獲敵軍艦艇三艘。
羅佩金滿意地點頭:立即修複港口設施,建立補給基地。同時向軍帥報告,東路軍已完成第一階段任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接下來的兩周裡,東路軍連克伯克敦、克朗克裡等要地,牢牢控製了卡奔塔利亞灣沿岸地區。
六月二十日,三路大軍均取得重大進展的消息傳回達爾文總部。
鄧安邦站在作戰地圖前,仔細分析著戰局:中路軍的推進速度超出預期,但西路軍在沙漠中進展緩慢,東路軍雖然穩健,但也需要加快速度。
他沉思片刻,下達新的指令:命令李烈鈞的中路軍暫緩推進,鞏固已占領區域;張紹曾的西路軍立即改變路線,向礦業中心卡爾古利推進;羅佩金的東路軍分兵兩路,一路繼續沿海岸線南下,一路向西與中路軍會師。
六月二十五日,改變戰略後的戰局立即出現轉機。
張紹曾的第二師突然轉向東北,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卡爾古利城外。這裡的守軍完全沒有料到帝國軍隊會從沙漠方向出現,抵抗一天後即宣布投降。
報告軍帥,卡爾古利已經攻克,繳獲金礦一座,鐵礦兩座。張紹曾的捷報讓鄧安邦喜出望外。
與此同時,李烈鈞的第一師在騰南特溪流成功擊潰澳軍一個主力師,打開了通往艾麗斯斯普林斯的門戶。羅佩金的東路軍也順利攻克隆裡奇,與中路軍成功會師。
七月一日,帝國遠征軍完成對澳洲中北部地區的控製。鄧安邦將總部遷至艾麗斯斯普林斯,準備發動第二階段攻勢。
在作戰會議上,鄧安邦宣布了新的作戰計劃:現在,我們要兵分兩路,直取澳洲東南部核心地區。李烈鈞的第一師沿鐵路線向阿德萊德推進;張紹曾的第二師和羅佩金的第三師合兵一處,目標悉尼!
七月七日,總攻開始。
李烈鈞率領第一師沿著新建的鐵路線快速推進。澳軍雖然沿途層層設防,但在帝國軍隊的猛烈攻勢下節節敗退。
七月十五日,第一師兵臨阿德萊德城下。李烈鈞采取圍三闕一的戰術,故意留出北麵缺口,同時在東、西、南三麵發動猛攻。
命令炮兵集中轟擊城南防線,工兵準備爆破城牆。李烈鈞親臨前線指揮。
經過兩天的激戰,阿德萊德守軍終於投降。這座南澳洲首府的陷落,意味著帝國已經控製澳洲大半壁江山。
就在阿德萊德激戰的同時,東線戰場也取得重大突破。
張紹曾和羅佩金聯手,在藍山山脈與澳軍主力展開決戰。這場戰役持續了整整十天,雙方投入兵力超過十萬人。
七月二十日,決戰進入最關鍵階段。
報告,敵軍左翼出現鬆動!觀察哨傳來好消息。
張紹曾當機立斷:命令預備隊全部投入左翼,一定要撕開突破口!
與此同時,羅佩金指揮部隊在右翼發動佯攻,牽製敵軍兵力。在帝國軍隊的兩麵夾擊下,澳軍防線終於崩潰。
七月二十五日,帝國軍隊突破藍山防線,兵臨悉尼城下。
鄧安邦親自來到前線,在悉尼北郊的高地上觀察這座澳洲最大的城市。
傳令各部,暫緩進攻。鄧安邦出人意料地下令,給悉尼守軍最後通牒,限期二十四小時投降。
李烈鈞不解:軍帥,為何不一鼓作氣?
鄧安邦意味深長地說:悉尼是澳洲的象征,我們要的不僅是一座城市,更是整個澳洲的人心。
七月二十六日,在帝國軍隊的強大壓力下,悉尼守軍開城投降。
次日清晨,赤龍旗在悉尼總督府上空緩緩升起。這座澳洲最繁華的城市,終於落入帝國手中。
消息傳回新京,柏淩雲在朝會上朗聲宣布:澳洲戰事已定,帝國龍旗飄揚在南太平洋上空。此乃天佑中華,國運昌隆之兆!
在悉尼的指揮部內,鄧安邦對著地圖陷入沉思。美國的乾預越來越明顯,帝國的征途,遠未結束。
喜歡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請大家收藏:()鐵血新華夏:龍騰寰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