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幕:帳篷裡的考古課
豫東漢代古墓的發掘現場,臨時帳篷外的晾衣繩上掛著隊員們的藍布工裝,沾著泥土的考古鏟在石頭上排成一排,夕陽把影子拉得老長。毛三蹲在帳篷門口,手裡拿著一把小竹片,正在給年輕隊員小林演示如何清理陶俑的衣角——小林剛大學畢業,昨天清理時差點用刷子蹭掉陶俑上的彩繪,急得紅了眼睛。
“你看,”毛三的手指捏著竹片邊緣,輕輕刮過陶俑腰間的泥垢,聲音放得極緩,“這漢代彩繪用的是礦物顏料,埋在地下兩千年,就像老人的皮膚,碰重了就掉。當年在青龍村清理唐墓的陶馬,小李比你還急,拿著鏟子就想挖,結果蹭掉一小塊馬鬃,蹲在地上哭了半宿。”
小林盯著陶俑上漸漸露出的朱紅色衣角,屏住呼吸:“毛隊,您當年在青龍村,是不是也遇到過好多難搞的情況?比如……像您論文裡寫的,陳老二故意製造靈異事件?”
帳篷裡的其他隊員也圍了過來——他們都讀過毛三和郭維寫的那篇論文,對十年前青龍山水庫的故事早就好奇得不行。毛三放下竹片,找了塊石頭坐下,從口袋裡摸出半包煙,卻沒點燃,隻是夾在手裡轉著:“難搞的不是靈異,是人心裡的貪念。”
他想起當年在唐墓裡,劉權利煽動村民圍堵,陳老二留下帶礦粉的恐嚇信,還有張狗剩抱著陶俑摔在泥裡的樣子:“那時候我們既要挖墓,又要防著有人搞破壞,郭維天天抱著骨骸樣本在帳篷裡檢測,我半夜還要去查崗——但最讓我記著的,不是那些糟心事。”
“是啥?”隊員小周湊過來,眼睛亮晶晶的。
“是齊軍,”毛三笑了,“那小子一開始怕得要命,說水庫裡有水鬼,結果後來為了查他爹的下落,主動帶我們去廢棄窯洞。還有最後離開的時候,村民們提著雞蛋來送,劉小滿那孩子,抱著個陶片模型非要塞給我,說‘毛叔叔,這個給你,下次來挖我們村的老東西’。”
他指著帳篷角落堆著的考古記錄冊:“你們現在寫的發掘日誌,每一筆都要記清楚——陶俑的位置、泥土的顏色、甚至一塊小陶片的紋路,這些不是死文字,是活的曆史。當年郭維就是憑著骨骸指縫裡的礦粉,才把黑風嶺和唐墓串起來,要是他當時漏了那點細節,老陳的冤屈可能就永遠埋在泥裡了。”
小林忽然問:“毛隊,您和郭維老師還會合作嗎?我讀他寫的《骨骸考古與曆史還原》,裡麵好多案例都提到您。”
“會的,”毛三望著遠處的夕陽,想起去年在火車站和郭維的約定,“他最近在西北挖新石器遺址,說那邊發現了帶刻痕的獸骨,讓我有空過去幫忙看墓葬形製。考古這行,從來不是一個人能做完的——就像拚拚圖,你找到一塊邊角,我找到一塊中心,湊在一起才是完整的過去。”
這時,帳篷外傳來喊叫聲:“毛隊!主墓室裡發現一塊銘文磚!”
毛三立刻站起身,拍了拍小林的肩膀:“走,去看看——記住,不管發現啥,先彆急著興奮,先看它‘長’在哪個位置,跟周圍的文物有啥關係。這規矩,十年前在青龍村,毛三隊長也是這麼教我的。”
年輕隊員們跟著他往古墓走,腳步輕快,手裡的考古燈在暮色裡晃出一串光點——就像十年前,毛三跟著前輩們,舉著馬燈走進青龍山水庫的唐墓那樣。
第八十幕:夕陽下的水庫
1972年的深秋,青龍山水庫的水位已經恢複到十年前的樣子,波光粼粼的水麵映著岸邊的楊樹,葉子黃了,風一吹,飄落在保護碑上——碑上“青龍山水庫唐墓遺址”幾個字,被齊軍擦得乾乾淨淨,連縫隙裡的泥都摳掉了。
齊軍坐在碑旁邊的石頭上,看著劉小滿帶著“小考古隊”在水邊撿石子。孩子們手裡拿著畫紙,正在臨摹保護碑上的字,劉小滿的鉛筆頭都快磨平了,還在一筆一劃地寫“文物保護”:“齊叔,毛隊他們啥時候來啊?我還想讓他看看我畫的唐墓神獸。”
“快了,”齊軍掏出懷裡的信,是半個月前毛三寄來的,說省考古隊最近要去豫東,路過青龍村會來看看,“毛隊現在是大專家了,帶著好多年輕隊員,說不定會帶他們來咱們水庫,講講當年發掘的故事。”
正說著,遠處傳來自行車鈴聲,張狗剩騎著他的“二八”自行車過來,車把上掛著個布包,裡麵是給孩子們帶的糖塊。他停下車,把糖分給孩子們,然後在齊軍身邊坐下:“聽說毛隊要過來?我這鋪子最近進了點新的筆記本,準備送給他——當年他沒少教育我,現在我也想給那些年輕隊員看看,咱青龍村的人,現在都懂文物金貴了。”
齊軍笑著點頭,目光望向水庫中央——十年前這裡乾涸見底,露出神獸的犄角,如今水下的唐墓安安靜靜地躺著,就像一位沉睡的老人,被好好地守護著。他想起去年去省博物館,看到當年出土的突厥獸首金飾擺在玻璃櫃裡,旁邊圍著好多人,講解員指著金飾說:“這是從河南青龍山水庫唐墓出土的,見證了唐代豫西與突厥的文化交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時候他站在人群裡,忽然覺得眼睛發熱——當年他怕水鬼,怕古墓裡的“邪氣”,現在卻能驕傲地跟陌生人說:“這東西,是我們村挖出來的,我當年還給考古隊當向導呢。”
“齊叔!你看!”劉小滿舉著畫紙跑過來,紙上畫著四個神獸,雖然線條歪歪扭扭,但每個神獸的眼睛都畫得圓圓的,亮晶晶的,“我給神獸畫了琉璃眼睛,就像你說的那樣,亮得能照見人。”
齊軍接過畫紙,摸了摸劉小滿的頭。風從水麵吹過來,帶著水的清涼,保護碑上的字在夕陽下泛著光,遠處的村莊裡,電燈亮了起來,昏黃的光透過窗戶,映著牆上可能掛著的“農業學大寨”標語——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曆史卻沒有被忘記。
張狗剩看著孩子們追跑的背影,忽然說:“還記得陳老二不?前陣子監獄裡來人,說他在裡麵寫了懺悔書,提到當年不該貪那個獸首,害了哥哥,也害了自己。”
齊軍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都過去了。重要的是現在——咱們守著這水庫,守著這碑,讓孩子們知道,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丟;犯過的錯,也不能忘。”
夕陽漸漸沉下去,把水麵染成金紅色。劉小滿他們拿著畫紙,圍著齊軍和張狗剩,嘰嘰喳喳地問:“齊叔,毛隊會不會帶小刷子來?我們也想試試清理陶片。”“張叔,毛隊來了,你能給我們講你當年‘抓小偷’的故事嗎?”
齊軍和張狗剩對視一眼,都笑了。遠處的公路上,好像傳來了汽車的聲音——說不定是毛三他們來了。齊軍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土,心想:等毛隊來了,一定要帶他去看看孩子們畫的神獸,再跟他說說,這十年裡,青龍村的人,都成了文物的守護者。
水麵上的波光晃啊晃,保護碑靜靜地立著,就像一個承諾——承諾那些埋在地下的曆史,會被好好珍藏;承諾那些關於勇氣、責任和傳承的故事,會一代代傳下去,就像這水庫裡的水,永遠流淌,永遠清澈。
第十二章完,本卷結束)
喜歡骨香散請大家收藏:()骨香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