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地主控室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能壓垮人的神經。“先知”留下的信息如同無形的幽靈,在每個人心頭盤旋——“歸零者”、“時間彈弓”、“元”,還有那神秘的威脅“修正者”。希望與絕望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將他們牢牢困在其中。
“我們沒有時間猶豫或恐懼。”王姐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聲音帶著一種強行壓下的顫抖,但眼神已經恢複了作為指揮官的銳利和決斷。“無論‘先知’是敵是友,她提供的信息與‘方舟’最高機密吻合,這一點無法否認。我們現在的處境,就像是拿著半張藏寶圖,卻被告知寶藏周圍埋滿了地雷,還有追兵在後。”
她走到主控台前,快速調出了基地殘存的資源清單和結構圖。“首先,我們必須生存下去,並恢複基地的基本功能。小張,你負責檢查生命維持係統和能源儲備,看看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小孫,你跟我一起,嘗試修複至少一個外部環境傳感器陣列,我們需要知道基地外麵現在是什麼情況。”
“那我呢?”林啟掙紮著想站起來,卻被一陣眩暈擊中,踉蹌了一下。
“你,”王姐轉過身,目光嚴肅地看著他,“你的任務是‘恢複’和‘感知’。你是‘鑰匙’,林啟。無論這代表著什麼,你與‘元’、與時間維度存在著我們無法理解的聯係。你需要儘快恢複體力,更重要的是,嘗試主動去‘感受’,去捕捉任何可能與‘元’相關的信息碎片。這可能是我們唯一的優勢。”
她指了指主控室角落一個相對完整、連接著備用電源的簡易醫療掃描床,“去那裡躺著,我會給你注射營養劑和溫和的神經穩定劑。同時……”她猶豫了一下,從那個物理隔離保險箱裡,取出了另一塊黑曜石般的存儲薄片,“這是張翰博士私人加密日誌的備份副本,權限極高。裡麵可能有一些……未錄入正式檔案的個人推測和發現。你現在的情況特殊,或許能從中解讀出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林啟點了點頭,沒有逞強。他知道王姐的安排是最合理的。在小張的攙扶下,他躺上了掃描床。冰涼的凝膠貼片接觸皮膚,細微的電流刺激著疲憊的神經和肌肉,同時一股溫和的營養液注入靜脈,帶來一絲久違的暖意。
他閉上眼睛,嘗試摒除雜念,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意識深處,集中在手臂上那片與“小藍”融合的區域。那裡依舊沉寂,但那種被“先知”信號激活後的微弱悸動感,如同心跳般持續著。他嘗試著像之前被動接收信息流那樣,主動去“傾聽”,去“觸摸”那片虛無。
起初,隻有一片空白,以及身體各處傳來的、掃描床正在修複的細微麻癢感。
但漸漸地,當他將全部精神集中,近乎冥想時,一些極其模糊、破碎的“光影”開始在他黑暗的視界中浮現。那不是清晰的圖像,更像是隔著一層厚厚的、蕩漾的水波看到的扭曲倒影。
他“看到”了無儘的黃沙,狂風卷起沙礫,擊打在殘破的、風格奇特的巨石建築上。建築的輪廓宏偉而古老,帶著一種非人工雕琢的、渾然天成的幾何美感,與任何已知的人類文明風格都截然不同。
他“聽到”了風中傳來的、斷斷續續的、仿佛吟唱又仿佛哭泣的奇異音節,充滿了蒼涼與失落。
他“感覺”到了一種巨大的、令人心悸的“空洞感”,仿佛有什麼至關重要的東西,從那個地方,從那個時代,被強行剝離、遺失了。
這些感知碎片一閃即逝,如同指尖流沙,無法抓住,卻留下了一種深刻的不安和……渴望。
就在這時,王姐將那張翰博士的加密存儲薄片連接到了掃描床旁的一個獨立讀取終端上。屏幕亮起,要求輸入生物密鑰。
“博士的密鑰……”王姐皺了皺眉,嘗試了幾個可能的組合,都顯示錯誤。
林啟下意識地抬起手,將他那隻與“小藍”融合的手臂,放在了讀取器的生物傳感器上。
“嘀——”
一聲輕響,綠燈亮起。權限驗證,通過了!
王姐和小孫都驚訝地看了過來。林啟自己也有些愕然,是“小藍”殘留的生物特征?還是他作為“鑰匙”的身份起了作用?
屏幕上的加密屏障消失,露出了張翰博士的私人日誌界麵。裡麵大多是枯燥的實驗數據和個人生活記錄,但很快,一篇標注著【關於‘基石’信號與‘非人’造物的推測】的日誌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日期:模糊,推測為‘審判日’前3年)】
“……對‘基石’信號的破譯進入死胡同。其編碼方式完全違背了香農信息論,更像是一種……基於量子疊加態的意識直接映射。這絕非人類,甚至非任何碳基或矽基生命所能企及的技術層級。”
【日期:‘審判日’前1年)】
“……考古隊在‘沉默區域’指撒哈拉沙漠深處某絕對寂靜地帶)的勘探有了驚人發現。那些巨石結構……它們的年代遠超任何已知人類文明,甚至可能在地球生命誕生之初就已存在。結構內部檢測到微弱的、與‘基石’信號同源的能量殘留……我們稱之為‘回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令人不安的是,在核心石殿的壁畫如果那能稱之為壁畫)上,我們發現了描繪‘星辰熄滅’、‘規則改寫’的場景。而其中一個反複出現的、被其他符號‘朝拜’的抽象圖騰……經過計算機模擬還原,其結構……與林默涵院士晚年癡迷研究的、那個被他命名為‘時間之初的漣漪’的數學模型,有高達91的吻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