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雲坊市“碎星玄鐵”風波,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雖未掀起滔天巨浪,卻也讓淩皓“客卿長老”的身份和那套“講規矩”的做派,在青嵐宗底層弟子和坊市常客中迅速傳開。有人佩服其不恃強淩弱、以理服人的風範,有人嘲笑其迂腐不堪、多管閒事,更多人則是抱著好奇與觀望的態度,想看看這位“科學丹法”的開創者,在“規矩”這條路上能走出多遠。
淩皓本人並未將此事太過放在心上,他的核心精力仍集中在蘇婉晴的治療上。然而,那日坊市中執法弟子麵對趙家權勢時的猶豫,以及圍觀者對於“規則”概念的陌生與漠然,卻在他心中留下了一個烙印。他意識到,在這個力量至上的世界,建立一套普遍認可且被嚴格執行的規則體係,其難度不亞於攻克一項技術難題,但其長遠意義,或許更為深遠。
幾日後的一個下午,淩皓正在靜心苑內分析一批新的靈脂材料數據,蘇暮長老親自來訪,臉上帶著一絲無奈與慍怒。
“淩大師,打擾了。有件事,恐怕還需請大師出麵。”蘇暮長老歎了口氣。
“蘇長老請講,可是婉晴小姐的病情有變?”淩皓神色一凝。
“那倒不是,婉晴情況穩定,多虧大師。”蘇暮擺擺手,“是宗內一樁陳年舊案,涉及資源分配,牽扯到幾位長老的門下弟子,爭執不下,鬨到了執法堂。執法堂的李長老素來剛正,但此案情由複雜,涉及多年前的一處秘境探索收益分配的口頭約定,如今時過境遷,當事人說法不一,證據模糊,難以決斷。雙方背後都有長老撐腰,僵持不下,影響很壞。”
淩皓聞言,微微挑眉。他大概明白了,這又是一起典型的“規則模糊導致糾紛”的事件。口頭約定、時過境遷、證據不足、人情乾擾——這些都是法治不健全社會的常見病。
“蘇長老是想讓我去……斷案?”淩皓覺得有些荒誕,自己一個客卿長老,還是搞技術出身的,去插手宗門司法?
“非是讓大師斷案。”蘇暮解釋道,“隻是大師前幾日在坊市那‘講規矩’的舉動,頗令人印象深刻。李長老的意思,是請大師去執法堂旁聽,或許……或許能從大師那‘科學’的角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看看能否找到依據,打破僵局。畢竟,大師總有些……與眾不同的見解。”
淩皓沉吟片刻。這倒是個觀察此界司法實踐、並嘗試植入自己理念的機會。技術革新需要穩定的環境,而穩定的環境離不開公正的規則。於公於私,走這一趟似乎都有必要。
“也好,我便去聽聽。”淩皓點頭應允。
青嵐宗執法堂,位於主峰一側,建築莊嚴肅穆,透著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大堂之上,端坐著麵色嚴肅的執法長老李罡,金丹後期修為,氣息渾厚。堂下分立兩撥人,一方以器堂弟子為首,另一方則以靈植堂弟子為主,雙方怒目而視,氣氛緊張。周圍還有不少旁聽的弟子。
淩皓在蘇暮長老的陪同下,悄然來到堂側旁聽席坐下,並未引起太多注意。
李罡長老見人已到齊,一拍驚堂木一種能震懾心神的法器),沉聲道:“器堂弟子王猛,靈植堂弟子孫淼,你二人再將秘境‘幽曇花’收益爭執之事,詳細道來,不得隱瞞!”
名為王猛的器堂弟子率先開口,聲若洪鐘:“李長老明鑒!三年前,我與孫淼等五人共探幽穀秘境,發現一株即將成熟的‘幽曇花’。當時約定,誰最終擊殺守護妖獸,此花便歸誰,其餘人可得少量靈石補償。最終是我拚著重傷,一劍斬了那鐵甲鱷,按約定,幽曇花當歸我所有!誰知孫淼如今竟矢口否認,說當時約定是平分!”
那孫淼是個看起來頗為精明的青年,立刻反駁:“放屁!王猛你血口噴人!當時明明說好是見者有份,五人平分!是你自己貪心,想獨吞!我這裡有當時在場劉師弟可以作證!”他指向身後一名有些畏縮的弟子。
那劉師弟支支吾吾,說法模棱兩可,顯然不敢得罪任何一方。
王猛這邊也有證人,同樣各執一詞。
案情果然如蘇暮所說,成了一筆糊塗賬。關鍵證據缺失,全靠雙方口述和立場不定的證人。
李罡長老眉頭緊鎖,這種案子最難處理。按實力,王猛戰力更強,似乎更占理;但孫淼咬定平分,也有證人雖然不堅定)。若強行判決,無論偏向哪邊,都難以服眾,必生怨懟。
堂下雙方見長老猶豫,爭吵更加激烈,眼看就要從口角升級為肢體衝突。
“肅靜!”李罡長老一聲嗬斥,帶著金丹威壓,才將場麵暫時壓下。他目光掃過堂下,最終落在了旁聽席上的淩皓身上,帶著一絲期待與無奈,“淩客卿,你……可有高見?”
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淩皓身上。不少人認出了他,竊竊私語起來。
淩皓緩緩站起身,走到大堂中央,並未去看爭吵的雙方,而是對李罡長老拱了拱手:“李長老,在下並非執法之人,不敢妄言判決。隻是聽了方才雙方陳述,覺得此案的關鍵,在於三年前的那個‘約定’,其內容模糊,且缺乏有效憑證,導致今日紛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猛急道:“淩長老!約定就是約定!我殺了妖獸,花就該歸我!”
孫淼也道:“是啊淩長老,分明是王猛不守信用!”
淩皓抬手,示意他們安靜,然後拋出了一個讓全場愕然的問題:“請問李長老,青嵐宗內,對於弟子間此類探險合作的收益分配,可有成文的法規或慣例條文依據?”
李罡一愣,搖了搖頭:“宗門法規主要約束弟子行為,禁止同門相殘、盜竊等大惡。此類探險細節,多靠弟子自行約定,向來是‘有約依約,無約協商,協商不成則憑實力或長老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