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高新區項目驗收成功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傳遍了本地科技圈,甚至吸引了投資圈的注意。辰星科技成立僅一年,就從5人小團隊發展到30人規模,訂單金額突破1000萬,還拿下省會800萬的標杆項目——這樣的成長速度,在中小型科技企業中實屬罕見,自然成了投資機構眼中的“香餑餑”。
這天下午,林辰正在辦公室修改智慧醫療項目的方案。電腦屏幕上,智慧病房係統的流程圖已經畫了第三版,他正對著“遠程會診模塊”的功能細節反複推敲,試圖優化數據傳輸的延遲問題。桌上的咖啡已經涼透,卻絲毫沒影響他的專注——這個智慧醫療項目,是他計劃開拓的新賽道,若能成功落地,將成為辰星科技除智慧園區外的又一核心業務。
突然,辦公桌上的內線電話響了,是前台的聲音:“林總,有位自稱‘啟明資本’的張總找您,說想跟您聊聊投資的事,您現在有空嗎?”
“啟明資本?”林辰握著鼠標的手頓了一下,心裡泛起一陣驚訝。他前世在科技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對這家投資機構再熟悉不過——作為國內頂尖的風險投資機構,啟明資本曾投資過字節跳動、美團等行業巨頭,尤其在科技領域眼光獨到,很少會主動關注成立僅一年的中小型企業。
“請張總到二樓的vip會議室稍等,我十分鐘後過去。”林辰迅速整理好思緒,掛斷電話後,先是快速瀏覽了一遍智慧醫療方案的核心要點,確保後續溝通不受影響;接著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裝領口,對著辦公室的鏡子調整了表情——麵對專業的投資機構,既要有自信,也要保持謙遜。
十分鐘後,林辰推開vip會議室的門。映入眼簾的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穿著剪裁得體的深灰色西裝,戴著一副金邊眼鏡,氣質儒雅又不失乾練。男人正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一本辰星科技的宣傳冊,看得格外認真,封麵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字樣被他用指尖輕輕摩挲著。
聽到開門聲,男人立刻起身,快步走上前,主動伸出手:“林總,您好!我是啟明資本的張遠,負責tt領域的投資。久仰您的大名,今天終於有機會見到您本人。”他的聲音沉穩有力,握手時的力度適中,透著專業與真誠。
林辰握住張遠的手,笑著回應:“張總,歡迎您!說實話,我真沒想到啟明資本會關注我們這樣的中小型科技公司,這讓我很意外,也很榮幸。”他示意張遠坐下,自己則坐在對麵的沙發上,順手給張遠倒了一杯茶——這是蘇婉特意準備的明前龍井,平時隻用來招待重要客戶。
張遠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笑著說:“林總太謙虛了!辰星科技的發展速度,在行業內早就傳開了。成立一年就拿下1000萬訂單,還成功拓展了省會市場,甚至做出了被副市長稱讚的標杆項目,這樣的成長潛力,我們不可能不關注。”他放下茶杯,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行業報告,指著上麵的數據,“您看,今年國內智慧城市市場規模預計突破5000億,而辰星科技專注的智慧園區賽道,增速更是達到了25。你們在這個賽道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
林辰沒想到張遠做了這麼充分的準備,心裡暗自佩服——專業的投資機構,果然對市場動態和企業情況了如指掌。他沒有接話,而是等著張遠繼續說下去,想先聽聽對方的具體想法。
張遠也不繞圈子,直接表明了來意:“林總,不瞞您說,我們啟明資本這次來,是想給辰星科技投資。我們看好智慧城市行業的前景,更看好您和您的團隊的執行力。這筆投資可以幫助你們擴大研發團隊、拓展全國市場,甚至開拓新的業務賽道,比如智慧醫療、智能交通這些領域。不知道你們目前有沒有融資需求?”
林辰心裡早有準備,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張總,感謝啟明資本的認可。不過在聊融資需求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你們對我們公司的估值是多少?計劃投資多少金額,對應的占股比例又是多少?”他清楚,估值和占股比例是融資談判的核心,必須先明確對方的底線,才能判斷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預期。
張遠早有準備,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打印好的初步投資方案,遞到林辰麵前:“我們通過行業對比、財務模型測算,初步給辰星科技的估值是3000萬。計劃投資600萬,占股20。這筆資金的用途很靈活,你們可以用來招聘更多研發人員,優化現有產品;也可以在其他城市設立分公司,拓展外地市場;還能投入新業務的研發,比如您剛才在辦公室修改的智慧醫療項目,就很有潛力。”
林辰接過投資方案,快速瀏覽了一遍。他心裡默默算了一筆賬:3000萬的估值,比他預期的低了近2000萬——按照辰星科技今年的營收增速和未來三年的規劃,估值至少能達到5000萬;而且600萬的投資金額,雖然能緩解短期的資金壓力,但要支撐全國市場的拓展和新業務的研發,顯然不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放下方案,臉上依舊保持著微笑,語氣誠懇地說:“張總,首先非常感謝啟明資本對我們公司的認可,也感謝你們做的詳細調研。不過說實話,3000萬的估值和600萬的投資金額,可能不太符合我們公司目前的發展情況。”
林辰起身走到辦公桌前,拿出公司近半年的財務報表和新業務規劃書,遞給張遠:“您看,這是我們公司今年的財務數據——截至目前,訂單金額已經突破1000萬,毛利率達到45,現金流充足;而且省會高新區的項目後續還有200萬的維護合同,南方綠源園區的環境監測項目也基本確定,預計年底訂單金額能達到1800萬。”
他指著新業務規劃書,繼續說:“在新業務方麵,我們的智慧醫療項目已經完成了方案設計,正在和本地三家醫院對接試點;智能交通項目也在和市交通局溝通,計劃打造‘智慧路口’解決方案。按照我們的規劃,未來三年,智慧園區業務要覆蓋10個省份,智慧醫療和智能交通業務的營收占比要達到30,整體估值至少能達到5000萬以上。”
張遠認真地翻看著財務報表和規劃書,眉頭漸漸舒展,眼神裡露出驚訝的神色。他沒想到辰星科技的財務狀況這麼健康,更沒想到新業務規劃這麼詳細、具體,甚至已經有了明確的對接對象。“林總,看來我之前的估值確實保守了。”張遠放下資料,語氣裡帶著幾分歉意,“我們之前主要參考了行業內成立一年的企業的平均估值,卻忽略了辰星科技的高增速和明確的業務規劃。”
他頓了頓,繼續說:“您剛才提到的智慧醫療和智能交通項目,市場潛力很大。如果能成功落地,確實能大幅提升公司的估值。我們可以再深入溝通一下——比如你們未來三年的具體規劃、需要的資金規模,還有對投資方的要求,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調整投資方案。”
林辰點頭,心裡鬆了一口氣——看來張遠是真心想投資辰星科技,也認可公司的發展潛力。“沒問題!”他重新坐下,“我們希望能引入真正懂行業、能提供資源支持的投資方,而不僅僅是資金。啟明資本在科技領域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如果能達成合作,相信能幫助辰星科技更快地發展。”
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兩人圍繞公司估值、投資金額、資源支持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溝通。張遠詳細詢問了新業務的技術壁壘和市場競爭情況,林辰也坦誠地分享了公司目前麵臨的挑戰和需要的支持。雖然沒有當場確定最終方案,但雙方都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願。
送走張遠後,林辰站在辦公室的落地窗前,看著窗外的車水馬龍。他知道,啟明資本的主動上門,不僅意味著公司得到了專業投資機構的認可,更意味著辰星科技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他要做的,就是把握好這次機會,為公司爭取最有利的投資條件,推動辰星科技邁向更高的台階。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