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高新區項目的熱度還未消退,辰星科技與啟明資本的投資談判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接下來的一周,林辰和張遠在vip會議室進行了三輪激烈而專業的磋商,每一輪都圍繞公司估值和投資金額這兩個核心問題展開,分歧與共識在一次次溝通中交替出現。
第一輪談判:估值的初次博弈
談判當天,張遠提前十分鐘抵達會議室,手裡拿著一份厚厚的估值測算報告。剛坐下,他就將報告推到林辰麵前:“林總,經過我們團隊重新測算,結合辰星科技的訂單增速和行業地位,我們把估值提高到3500萬,投資金額增加到700萬,占股比例依舊是20。這已經是我們能給出的誠意價了,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5。”
林辰拿起報告,快速翻到估值測算部分。報告裡用可比公司法、現金流折現法等多種模型,將辰星科技與國內幾家同類型科技公司對比,得出3500萬的估值結論。但他搖了搖頭,將報告推回:“張總,感謝你們的調整,但這個估值還是低於我們的預期。”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兩份文件,一份是公司的專利證書彙總,另一份是客戶續約合同清單:“您看,我們公司目前的核心技術團隊穩定,10名研發人員中有8人有5年以上行業經驗,已經申請了10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3項涉及智能安防係統的核心算法,技術壁壘比同行更高;而且我們有12家長期合作客戶,續約率達到90以上,僅省會高新區就簽訂了3年的維護合同,現金流非常穩定。綜合這些因素,我們的估值至少應該在4500萬以上。”
林辰頓了頓,語氣堅定地補充:“如果啟明資本能投資1000萬,占股20,這個比例我們可以接受。1000萬的資金,既能支撐我們在3個新省份設立分公司,又能投入智慧醫療項目的研發,短期內就能看到回報。”
張遠皺起眉頭,手指輕輕敲擊桌麵:“林總,4500萬的估值確實太高了。目前國內成立一年的智慧園區企業,平均估值在3500萬左右,就算你們增速快,也不該高出這麼多。科技行業風險不小,萬一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估值很可能會縮水。”
“張總,我們的風險可控性比其他公司高得多。”林辰立刻反駁,“我們的新業務不是盲目擴張——智慧醫療項目已經和本地三家醫院對接,其中一家三甲醫院已經出具了初步合作意向書;智能交通項目也在市交通局的試點名單裡,這些都是有明確落地可能的,不是紙上談兵。”
為了讓張遠更直觀地感受公司實力,林辰當天下午就帶他參觀了研發中心。小王正在調試最新的智能能耗管理係統,看到兩人進來,立刻上前演示:“張總,您看這個係統,能實時監測園區的水電能耗,通過算法分析找出節能點。目前已經有3家園區預定了,每家的訂單金額都在100萬以上,其中一家就是省會的經開區,下個月就能簽訂合同。”張遠看著屏幕上精準的能耗數據和節能方案,眼神裡露出認可的神色,卻依舊沒有鬆口,隻說要回去和團隊商量。
第二輪談判:賭約與讓步
三天後,第二輪談判如期舉行。張遠一進門就帶來了新的方案:“林總,經過團隊討論,我們同意將估值提高到4000萬,投資金額提高到800萬,占股20。這已經是我們能承受的上限了,再高的話,投資回報周期會太長。”
林辰沉默片刻,心裡快速盤算——4000萬的估值,800萬的投資,雖然比預期低,但差距已經縮小。他知道,一味堅持高價可能會錯失合作機會,畢竟啟明資本的資源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張總,4000萬的估值還是低於我們的預期,但我可以做出一個額外承諾——未來三年,公司的年營收增長率不低於50。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我們核心團隊會無償轉讓5的股權給啟明資本;如果超過50,我們希望啟明資本能協助我們對接更多行業資源,比如醫療、交通領域的頭部企業。”
這個“對賭協議”讓張遠有些心動。他知道,年營收增長50對科技企業來說難度不小,但辰星科技有成熟的業務基礎和明確的新業務規劃,實現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實現,啟明資本不僅能獲得穩定回報,還能通過辰星科技切入更多賽道。他猶豫了片刻,說:“這個提議很有誠意,但我需要和投委會溝通,明天給你答複。”
核心團隊的疑慮與共識
當天晚上,林辰緊急召開核心團隊會議,將談判進展和對賭協議告訴了趙偉、蘇婉、小王等人。剛說完,趙偉就皺起眉頭,語氣裡帶著擔憂:“林辰,接受投資會不會影響我們對公司的控製權?現在我們核心團隊持股100,要是出讓20,再加上對賭協議可能轉讓的5,以後會不會被投資機構掣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辰早有準備,拿出一份股權結構表:“大家放心,就算出讓20,我們核心團隊的持股比例還有80,我自己持股58,依然擁有絕對控製權。而且投資協議裡會明確,啟明資本隻享有分紅權和知情權,不乾預公司的日常運營,重大決策還是由我們核心團隊決定。”
他頓了頓,繼續說:“有了這筆資金,我們能做的事太多了——研發方麵,可以招聘10名資深技術人員,加快智慧醫療和智能交通項目的推進;市場方麵,可以在上海、廣州、深圳設立分公司,拓展一線城市市場;甚至還能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降低設備采購成本。這些對公司的長遠發展來說,比暫時的股權稀釋更重要。”
蘇婉也點頭支持:“我覺得可以接受。現在公司的項目越來越多,行政和人事工作也越來越複雜,需要更多資金招聘專業人才。而且啟明資本在科技行業有很多資源,能幫我們對接更多客戶和合作夥伴,之前他們投資的一家醫療科技公司,就在本地有很好的醫院資源,正好能幫我們推進智慧醫療項目。”
小王作為技術主管,最關心研發投入:“有了資金,我們可以采購更先進的研發設備,還能和高校合作建立實驗室,攻克更多技術難題。現在智能安防係統還有優化空間,智慧醫療項目也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這些都離不開資金。”
看到大家都沒有異議,林辰鬆了口氣:“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明天張總給答複後,我們就可以推進後續的協議簽訂了。不管怎麼樣,這次合作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重要的機遇,一定要把握住。”
會議結束後,林辰站在辦公室的窗邊,看著研發中心依舊亮著的燈光——小王和技術團隊還在加班調試係統。他知道,接受投資隻是公司發展的一個新起點,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在等著他們。而他要做的,就是帶領團隊,借助這次投資的東風,讓辰星科技在智慧城市的賽道上跑得更快、更遠。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