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剛灑滿青州國際酒店,國際會議廳外就已人頭攢動。簽到處的工作人員忙著核對參會名單,媒體記者們扛著攝像機、拿著錄音筆,早早占據了會場前排的位置;受邀的客戶代表們則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網上的謠言,臉上帶著幾分期待與疑慮;還有不少聞訊而來的行業人士和市民,在會場後排找了空位坐下,想親眼見證這場“謠言與真相的對決”。
上午9點30分,會議廳內的燈光突然暗了下來,舞台背景板上“辰星科技澄清謠言新聞發布會”的大字在聚光燈下格外醒目。林辰穿著一身深灰色西裝,身姿挺拔地走上台,身後跟著會計師事務所的王所長、第三方數據機構代表,以及技術主管小王。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各位媒體朋友、客戶代表、行業同仁,大家上午好!”林辰拿起話筒,聲音沉穩有力,“今天召開這場發布會,不為宣傳,不為推廣,隻為澄清近期關於辰星科技的惡意謠言,揭露背後的操縱者,同時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給所有信任我們的客戶和員工一個交代。”
話音剛落,台下立刻響起一陣輕微的議論聲,有記者已經舉起相機,鏡頭對準了舞台中央。林辰沒有停頓,抬手示意身後的大屏幕:“首先,我們來看是誰在背後散布謠言,又是出於什麼目的。”
大屏幕上,張昊與宏圖科技市場部經理李某的微信聊天記錄被逐頁展示,每一條關鍵信息都用紅色方框標注——“11月10日,李某:‘張哥,幫我搞垮辰星科技,散布他們財務造假、app刷量的謠言,事成之後給你10萬’”“11月12日,張昊:‘放心,我已經準備好偽造的財務報表和用戶數據截圖,明天就開始在網上發’”“11月13日,李某:‘這是5萬預付款,剩下的5萬等謠言發酵後再給你’”。
隨著聊天記錄滾動,台下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有記者忍不住低聲驚歎:“竟然是宏圖科技指使的,太明目張膽了!”林辰等議論聲稍歇,繼續說道:“這些聊天記錄,我們已提交給警方。目前,張昊和李某已被警方依法控製,正在接受調查。他們試圖通過造謠抹黑的方式,破壞辰星科技的聲譽,搶奪我們的客戶資源,這種惡意競爭行為,不僅違背商業道德,更觸犯了法律,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他抬手切換屏幕,銀行轉賬記錄清晰地出現在畫麵中:“大家可以看到,李某分兩次給張昊轉賬,11月13日轉了5萬,11月15日又轉了5萬,備注雖然寫的是‘項目款’,但結合聊天記錄,足以證明這是造謠的報酬。”台下的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記者們忙著記錄下這些關鍵證據。
“謠言說我們財務造假,那我們就用真實的財務數據說話。”林辰側身邀請會計師事務所的王所長上台。王所長拿著厚厚的審計報告,走到台前:“各位好,我是青州會計師事務所的王建國,負責辰星科技2024年度的財務審計工作。經過我們團隊3個月的詳細審計,辰星科技2024年營收5.2億,淨利潤1.53億,其中智慧城市項目營收3.1億,‘宜居生活’app營收1.8億,其他業務營收0.3億,各項數據真實可靠,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科技型企業的發展規律。”
王所長將審計報告的關鍵頁投影在大屏幕上,同時調出張昊散布的偽造報表:“大家對比看看,偽造報表上‘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1000萬’的數據,完全是無稽之談——辰星科技第三季度僅智慧城市項目就盈利800萬,app盈利500萬,怎麼可能虧損?而且偽造報表上的公章是ps的,我們事務所的公章有專屬防偽標識,而這份偽造報表上的公章沒有;會計師簽名也是假的,我的簽名風格是連筆,而上麵的簽名是楷書,一看就是模仿的。”他還指出了偽造報表中的多處邏輯漏洞:“比如營收數據寫的是‘第三季度營收1000萬’,但成本數據卻寫的是‘1500萬’,營收低於成本,這不符合任何正常企業的運營邏輯;利潤計算方式也錯誤,把‘淨利潤’算成了‘營收成本稅費+借款’,這根本不是正確的利潤計算公式。”
台下的客戶代表們紛紛點頭,保稅區的張科長拿出手機,對著大屏幕上的審計報告拍照,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一位來自房地產公司的客戶低聲對身邊的人說:“看來之前的謠言真是假的,辰星科技的財務狀況比我們想象的還好。”
最關鍵的app數據澄清環節,技術主管小王走上台,手裡拿著一台筆記本電腦,連接到大屏幕。“現在,我現場登錄‘宜居生活’app的後台管理係統,讓大家看看真實的用戶數據和運營情況。”小王一邊操作,一邊解說,“目前app總用戶數128萬,覆蓋青州、德州、聊城3個城市,其中日活躍用戶35萬,日均打開次數4.2次;近7天的訂單量達12萬單,客單價58元,其中餐飲外賣訂單占比45,家政服務占比30,超市到家占比25,訂單量呈穩定增長趨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屏幕上,用戶活躍度曲線、訂單實時數據、各城市用戶分布圖表不斷切換,每一個數據都清晰可見。為了讓在場所有人都信服,小王還打開了第三方數據平台“易觀分析”的後台:“大家看,易觀分析監測到的‘宜居生活’app數據,與我們後台的數據完全一致,這證明我們沒有任何刷量行為。”他還播放了一段30秒的訂單實時監控視頻,畫麵中,不同城市的訂單信息不斷跳動——“青州,用戶李xx,下單餐飲外賣,金額68元”“德州,用戶王xx,下單家政保潔,金額120元”“聊城,用戶張xx,下單超市到家,金額89元”,真實的訂單信息讓台下的質疑聲徹底消失。
問答環節,《青州電視台》的記者率先提問:“林總,您好!請問這次謠言對辰星科技造成了哪些具體影響?後續公司會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林辰坦誠地回答:“謠言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客戶合作,有3個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的潛在合作項目暫停,需要重新溝通確認;二是用戶增長,‘宜居生活’app的新增用戶量下降了20,日均減少約3000個新用戶;三是員工心態,部分員工看到謠言後產生焦慮,擔心公司發展,影響了工作效率。初步估算,這些影響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超過200萬。”
他頓了頓,繼續說:“後續我們會從三個方麵加強防範:第一,建立專門的輿情監控團隊,24小時監測網上關於公司的信息,一旦發現不實信息,第一時間啟動應對預案;第二,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對公司的財務數據、用戶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嚴格控製數據訪問權限,防止核心數據泄露;第三,完善法律風險防範機製,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團隊,一旦遇到惡意造謠或不正當競爭行為,立刻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絕不姑息。”
隨後,《青州日報》的記者提問:“林總,宏圖科技作為同行,采取這種惡意競爭手段,您認為這會對青州的科技行業生態造成影響嗎?辰星科技後續會如何處理與同行的關係?”
林辰思考片刻後回答:“惡性競爭不僅會損害被攻擊企業的利益,還會破壞整個行業的信任生態,讓客戶對本地科技企業失去信心,最終影響的是整個青州科技行業的發展。我們不反對競爭,反而歡迎良性競爭——通過技術創新、服務優化來贏得市場,這才是企業發展的正道。後續我們會繼續與合規經營的同行合作,共同推動青州智慧城市和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但對於惡意競爭行為,我們會堅決抵製,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也為行業樹立一個‘拒絕惡性競爭’的榜樣。”
問答環節持續了40分鐘,記者和客戶代表們提出的問題涵蓋謠言影響、數據安全、未來規劃等多個方麵,林辰都一一坦誠回應,沒有回避任何敏感問題。台下的客戶代表們越聽越放心,張科長在問答環節結束後,主動走到林辰身邊:“林總,今天的發布會讓我徹底打消了顧慮,保稅區的智慧物流項目,我們還是按原計劃推進,下周就簽合同!”其他幾位客戶代表也紛紛表示,會繼續與辰星科技合作。
上午11點30分,新聞發布會圓滿結束。林辰送走最後一位客戶代表,站在會議廳門口,看著記者們忙著發稿的身影,心裡終於鬆了口氣。陽光透過玻璃門灑進來,落在他身上,溫暖而明亮——這場與謠言的交鋒,辰星科技不僅贏得了勝利,更贏得了客戶和外界的信任。而他知道,這隻是公司發展路上的一個小插曲,未來,辰星科技還將麵臨更多挑戰,但隻要堅持誠信經營、技術創新,就一定能在智慧城市的賽道上走得更遠。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