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結束後的第二天,蘇婉就召集10位老師,在“婉辰親子”的活動室裡召開課程體係研討會。她將李教授培訓時強調的“06歲兒童心理發展特點”手冊分發到每位老師手中,開門見山:“我們的課程必須貼合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既要專業科學,又要有趣好玩,讓孩子喜歡、家長認可。今天我們就一起製定一套分年齡段的課程體係,把每個階段的課程內容、時長、目標都細化清楚。”
一、03歲親子啟蒙班:守護“感官探索期”的成長
針對03歲嬰幼兒“感官探索、語言萌芽、大運動發展”的核心需求,老師們經過3小時的討論,確定了“03歲親子啟蒙班”的課程框架。課程時長設定為45分鐘,每周2次——考慮到03歲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45分鐘既能保證教學效果,又不會讓孩子產生疲勞感;每周2次的頻率,則能讓孩子保持學習節奏,也方便家長安排時間。
課程內容分為三大模塊,每個模塊都融入了趣味互動設計:
感官訓練模塊:結合03歲孩子“用感官認識世界”的特點,設計“觸覺探索袋”“聽覺風鈴陣”“視覺追物遊戲”等活動。比如“觸覺探索袋”中,會放入毛絨玩具、光滑的鵝卵石、軟乎乎的棉花等不同觸感的物品,讓孩子伸手觸摸,家長在旁引導孩子描述“軟軟的”“硬硬的”,刺激孩子的觸覺發育;“視覺追物遊戲”則用色彩鮮豔的卡通氣球,在孩子眼前緩慢移動,鍛煉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
語言啟蒙模塊:以“兒歌、故事、親子對話”為主,注重“重複輸入”和“情境互動”。比如教孩子認識“水果”時,老師會先唱改編的《水果歌》:“蘋果紅紅圓又圓,香蕉彎彎像小船……”,再拿出真實的水果,讓孩子觸摸、聞味,家長則引導孩子說出水果名稱;故事環節選擇簡短的“翻翻書”,家長和孩子一起翻書,老師用誇張的語氣講述,鼓勵孩子模仿故事裡的簡單對話。
大運動發展模塊:根據不同月齡設計適配活動——12歲孩子以“爬行、站立、行走”為主,設置“爬行隧道”“彩虹小橋”低矮的軟質小橋),家長在終點引導孩子爬行或行走;23歲孩子則加入“跳躍、平衡”訓練,用彩色地墊拚出“跳躍格子”,讓孩子跟著老師的指令跳格子,或在軟質平衡木上行走,鍛煉肢體協調性。
王老師作為資深早教老師,還補充了“親子互動細節”:“每個環節結束後,要引導家長給孩子一個擁抱和表揚,比如‘寶寶剛才爬得好快,媽媽為你驕傲’,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增進親子感情。”
二、36歲親子能力提升班:助力“自我意識萌發期”的全麵成長
針對36歲幼兒“想象力豐富、自我意識增強、渴望社交”的特點,“36歲親子能力提升班”的課程時長延長至60分鐘,每周2次,課程內容更注重“能力培養”和“親子協作”,分為四大核心模塊:
繪本閱讀模塊:突破傳統“讀故事”模式,設計“繪本互動+延伸活動”。比如讀《好餓的毛毛蟲》時,老師先帶領家長和孩子一起朗讀,用手偶模仿毛毛蟲的動作;故事結束後,讓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彩紙、黏土製作“毛毛蟲”,孩子負責粘貼,家長負責輔助,最後讓孩子拿著自己做的“毛毛蟲”複述故事,既培養閱讀興趣,又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創意手工模塊:強調“自主創作”和“親子合作”,根據季節和節日設計主題。比如春天做“花朵風鈴”,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彩紙剪花朵、穿繩子;中秋節做“手工月餅”,用超輕黏土捏出月餅形狀,再用模具壓出花紋;手工完成後,設置“作品展示環節”,讓孩子上台介紹自己的作品,培養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科學實驗模塊:選擇安全、簡單的實驗,讓孩子在動手操作中探索科學原理。比如“水的表麵張力實驗”,老師準備硬幣、滴管和水,讓孩子用滴管往硬幣上滴水,觀察“水麵鼓起來卻不溢出”的現象;“種子發芽實驗”則讓每個孩子認領一盆種子,家長和孩子一起記錄種子的生長過程,每周在課堂上分享“我的種子長高了多少”,培養探索精神和觀察力。
社交遊戲模塊:設計“團隊協作類遊戲”,幫助孩子學會分享和合作。比如“親子接力賽”,家長和孩子組隊,用勺子運送乒乓球,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小組拚圖”則將大拚圖分成若乾小塊,每組家庭負責一塊,最後合力拚成完整拚圖,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老師還提議加入“情緒管理小課堂”:“每次課程最後10分鐘,用‘情緒卡片’教孩子識彆‘開心、生氣、傷心’等情緒,比如展示‘生氣的卡片’,問孩子‘什麼時候你會生氣呀?’,引導孩子表達情緒,再教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負麵情緒,讓課程更貼近孩子的成長需求。”
三、家庭教育指導班:做家長的“育兒夥伴”
考慮到家長在親子教育中的重要性,蘇婉特彆設置了“家庭教育指導班”,每月1次,每次90分鐘,邀請李教授、青州知名幼兒園園長等專家授課,課程內容聚焦家長最關心的育兒難題:
溝通技巧類:比如“如何聽懂孩子的‘潛台詞’”——孩子說“我不想上幼兒園”,可能是“在幼兒園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教家長通過“提問”了解背後原因;“如何用‘正向語言’引導孩子”——把“彆亂跑”換成“我們慢慢走,看看前麵有什麼好玩的”,避免否定式溝通。
習慣培養類:針對“孩子挑食”“不愛睡覺”“拖延”等問題,提供具體解決方案。比如“解決挑食”,教家長用“食物造型”吸引孩子,把胡蘿卜、黃瓜切成小動物形狀;“培養早睡習慣”,設計“親子睡前儀式”,比如一起讀繪本、聽輕音樂,幫助孩子建立規律作息。
情緒應對類:講解“如何應對孩子的發脾氣”“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分離焦慮”等,結合真實案例分析,讓家長學會“先接納情緒,再解決問題”,避免因焦慮而采取“打罵、冷處理”等不當方式。
為了讓家長更願意參與,蘇婉還設置了“家長交流環節”:每次指導班結束後,留30分鐘讓家長自由交流,分享育兒經驗和困惑,老師和專家在旁答疑,形成“互助育兒社群”。
四、主題活動與課程定價:增強吸引力與性價比
為了提升課程粘性,蘇婉在常規課程之外,加入了“每月主題活動”:
親子運動會:設置“親子跳繩”“兩人三足”“接力運球”等項目,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運動,增進親子互動;
親子手工節: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製作大型手工,比如“親子共同繪製社區地圖”“用廢舊材料製作環保手工藝品”,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和創造力;
親子繪本劇表演: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改編繪本故事,分配角色、製作道具、排練表演,最後在活動室舉辦“繪本劇演出”,給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
課程定價方麵,蘇婉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青州同類親子機構中,03歲課程每節課價格在7090元,36歲課程在90110元,家庭教育指導班每次120180元。結合“婉辰親子”的場地成本每月8萬租金)、教師成本和課程質量,蘇婉製定了“性價比優先”的定價策略:
單次課程:03歲親子啟蒙班每節課80元,36歲親子能力提升班每節課100元,家庭教育指導班每次150元,處於市場中等水平,確保家長容易接受;
親子年卡:03歲年卡52周課程,每周2次,共104節課)原價8320元,優惠後售價8000元,立省320元;36歲年卡同樣104節課)原價元,優惠後售價元,立省400元;年卡用戶還能免費參加每月的主題活動單次主題活動市場價100元家庭),相當於額外贈送1200元的服務,大幅提升年卡吸引力。
定價方案確定後,蘇婉還特意征求了幾位家長朋友的意見。有孩子的李姐說:“年卡優惠力度很大,還能免費參加主題活動,比單次報名劃算多了,我肯定會選年卡。”這樣的反饋,讓蘇婉更有信心——這套分年齡段的課程體係,既能滿足不同孩子的成長需求,又能讓家長感受到“專業與實惠”,為“婉辰親子”的開業招生打下了堅實基礎。
研討會結束時,蘇婉將最終的課程體係手冊分發給每位老師:“接下來的一周,我們要根據課程體係,準備每節課的詳細教案和教具,比如繪本閱讀課的手偶、科學實驗課的器材,確保開業後能順利開課。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專業的課程和用心的服務,讓‘婉辰親子’成為家長和孩子的首選!”
老師們紛紛點頭,手裡捧著厚厚的課程手冊,眼神裡充滿了期待。活動室裡的彩虹滑梯和繪本架靜靜矗立,仿佛也在期待著不久後,這裡將充滿孩子們的笑聲和家長們的笑容。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