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9時,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官網準時發布《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標準終稿)》公示公告,瞬間引發行業關注。公告明確,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公正性與可操作性,終稿公示期為15天7月25日8月8日),社會各界可通過官網留言、郵件反饋等方式提出意見。更令行業矚目的是,公示文件附件中詳細列出的“標準起草單位名單”——辰星科技憑借在標準製定全過程中的核心貢獻,以“主要起草單位”身份位列第一;此前參與條款討論與試點驗證的聯盟成員智安科技、慧通交通、智聯政務等企業,也成功入選“參與起草單位”,這份名單不僅是對各單位付出的認可,更標誌著《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標準》的製定工作正式進入收尾階段。
公示文件中特彆注明了辰星科技成為“主要起草單位”的三大核心依據,清晰展現其在標準製定中的關鍵作用。在“數據安全條款製定”方麵,辰星科技牽頭梳理了國內127起智慧城市數據泄露案例,結合自身“三級等保加密體係”的實踐經驗,率先提出“核心數據國內存儲”“跨境傳輸審批”等關鍵條款框架,並聯合清華大學專家完成條款的技術論證,為數據安全章節奠定了基礎;在“設備接口協議研發”環節,辰星科技技術團隊主導“智慧城市設備通用通信協議sp)”的架構設計與參數優化,完成20個不同品牌設備的適配測試,編製的《sp協議技術白皮書》成為協議落地的核心技術文件,解決了行業長期存在的設備兼容難題;而在“綠色節能指標論證”中,辰星科技調研全國500萬台存量設備的能耗數據,結合“雙碳”政策要求,提出“待機功耗≤5瓦”“年度能耗降15”的量化指標,並聯合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等新能源企業,製定能耗測試方法與節能技術選型指南,推動綠色節能條款從“概念”落地為“可執行標準”。
“辰星科技在標準製定中始終扮演‘牽頭者’與‘實踐者’的雙重角色,不僅提出前瞻性的條款思路,更通過大量實地調研與試點驗證,確保條款的可操作性。”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評價道,“從最初的行業痛點調研,到後期的條款優化與試點,辰星科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貢獻值得肯定。”
公示發布當天,林辰受邀接受《中國智慧城市報》《科技日報》等行業權威媒體的聯合采訪。麵對鏡頭,林辰難掩激動:“從去年遭遇質量危機,到今天成為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辰星科技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從被動整改到主動引領’的轉變。這份標準的意義,不僅在於為行業劃定‘質量、兼容、服務’的底線,更在於結束了智慧城市行業長期‘各自為戰、標準混亂’的局麵——未來,企業無需再為不同項目適配不同協議,客戶也不用再擔心設備更換的兼容成本,整個行業將進入‘規範化、高效率’的發展新階段。”
當被問及辰星科技接下來的計劃時,林辰明確表示:“作為主要起草單位,我們會率先踐行標準要求。目前公司已啟動產品優化計劃,智能門禁、監控等現有產品將在3個月內完成sp協議適配與節能技術升級,確保待機功耗降至5瓦以下;同時,我們會開放‘sp協議測試實驗室’,為中小型企業提供免費的協議適配指導,幫助全行業快速落地標準。”他還透露,辰星科技正在研發基於標準的“智慧社區一體化解決方案”,將門禁、監控、停車、消防係統通過sp協議深度聯動,並融入綠色節能技術,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在廣州、上海等地的10個社區開展示範項目,為標準落地提供“可複製的樣本”。
公示期間,行業內反響熱烈。多家智能設備企業通過官網或社交媒體表達對標準的期待,某中小型企業負責人在行業論壇上留言:“有了統一標準,我們終於不用再為適配不同客戶的設備協議發愁,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感謝辰星科技等起草單位的付出,為行業指明了方向。”地方市政部門也積極響應,北京朝陽區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已組織團隊研究標準內容,計劃將標準要求納入下半年智慧社區改造項目的招標條款,確保項目質量符合規範。
值得關注的是,15天公示期內,工信部未收到任何針對標準內容或起草單位的異議,充分說明這份凝聚多方智慧的標準已獲得行業廣泛認可。8月9日,工信部正式發布公告,宣布《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標準》公示通過,即日起進入發布籌備階段,預計9月底正式發布實施。
得知公示通過的消息時,林辰正在公司的sp協議測試實驗室查看設備適配進度——技術人員正在為智安科技的監控設備進行協議適配測試,屏幕上實時顯示的數據表明,設備已實現與辰星科技門禁係統的無縫聯動。看著這一幕,林辰心裡清楚:《智慧城市建設行業標準》的正式發布已近在眼前,而國內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也將由此邁入“有標可依、有規可循”的高質量發展新紀元。作為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與踐行者,辰星科技必將在這場行業變革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書寫更多關於“質量、創新與責任”的篇章。
喜歡帶記憶愛你請大家收藏:()帶記憶愛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