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宏斌撓了撓頭:
“理論上可以,但之前我們主要追求耐用和成本,沒搞那麼複雜。
不過伊毅改進樹脂和塗裝工藝後,漆麵的附著力和硬度都上來了,試試新效果應該沒問題,廠裡還有一小批實驗性質的彩色漆和特效漆。”
得到了父親的支持,顧凝霜開始大膽嘗試。
她首先著手解決品牌標識的問題,【斌儀】這兩個字,之前隻是用簡單的字體印在竿身上,毫不起眼。
她運用在服裝設計中處理ogo的經驗,開始進行藝術化設計,她並沒有將兩個字簡單地放大或變形,而是巧妙地將其解構、重組,與魚竿本身的流線型結合。
經過數十次的草圖修改和電腦渲染,她最終拿出了一套令所有人都驚豔的方案
。她將“斌”字的偏旁與“儀”字的部首進行了柔和的連接,形成了一道如同水流又似弓弦的優美弧線,貫穿手柄尾部至竿體前端。
這兩個字本身仿佛成了圖案的一部分,既有東方書法的韻味,又帶有現代設計的極簡感。
“這個設計妙啊!”
伊毅看到成品圖時,忍不住撫掌讚歎不已。
“既突出了品牌,又絲毫不顯突兀,甚至成了點睛之筆,凝霜,你在品牌視覺化這方麵,真有天賦。”
說著,他又豎起了大拇指,深感佩服。
顧凝霜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接著提出了塗裝方案的構想:
基礎款采用沉穩的純色搭配新品牌標識;入門款則使用雙色拚接或細節點綴;
到了熟手款,她引入了服裝設計中常見的漸變色理念,設計了如“深海漸變藍”、“暮色熔岩橙”等幾種極具視覺衝擊力的配色方案,漆麵采用細閃珠光,在不同光線下呈現微妙變化;
而定位最高的老手款,則嘗試使用帶有微弱金屬顆粒感的漆麵,搭配更具質感的暗紋,營造低調奢華的質感。
四個級彆就是目前魚竿廠給魚竿初步定位的魚竿檔次,不同的檔次會有不同的價格。
她還親自調配顏色,對色板的苛刻程度讓調漆的老師傅都直呼‘比大姑娘挑嫁衣顏色還仔細’。
伊毅則在人體工學細節上提出了更多建議,比如手柄的腰部曲線微調,使得長時間握持更省力;導環的顏色與竿體配色呼應,提升整體感。
當第一批按照新設計製作的魚竿樣品出來時,整個車間都轟動了。
那不再是普普通通的釣魚工具,而像是一件件精心打造的藝術品,尤其是那幾款漸變色魚竿,在燈光下流轉的光澤,仿佛將大海的深邃或晚霞的絢爛凝固在了竿身之上。
“這……這真是咱們廠做出來的魚竿?”
一位老師傅拿著那支【深海漸變藍】的熟手款釣竿,愛不釋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顧宏斌和林淑儀看著這些煥然一新的產品,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們從未想過,一根魚竿,竟然可以做得如此漂亮。
顧雲帆更是直接拿著樣品跑到後院魚塘試釣,回來時滿臉興奮:
“手感絕了!而且這顏值,在水邊絕對是焦點!”
外觀設計的成功,給了顧家人巨大的信心,但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
這樣精心設計和製造的新型魚竿,該定一個什麼樣的價格?
喜歡贅婿也搶手請大家收藏:()贅婿也搶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