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被中年人甚至老年人恭敬稱為叔公、伯公的,可能隻是個青年甚至少年;而一些頭發花白的老者,反而要稱呼看起來比他們年輕得多的人為叔或叔公。
這種奇特的輩分現象,並未引起任何人的嘲笑或質疑,所有族人都習以為常,對待長輩,無論其實際年齡大小,都保持著應有的禮數。
這讓伊毅在感覺新奇有趣之餘,也不禁心生感慨,這種基於血脈和宗法的秩序,曆經數百年依舊穩固,凝聚力和歸屬感或許正源於此。
對比自己那近乎支離破碎的原生家庭,眼前這龐大而有序的宗族,確實令人羨慕。
時間在不斷的寒暄和等待中流逝,很快就到了十點多。
人群忽然起了一陣騷動,紛紛將目光投向青石小路的入口處,隻見一行數十人,衣著相對更為正式考究,氣度不凡,從祖宅方向緩步而來。
為首的是幾位年長者,想必就是顧家主家的核心人物以及各支脈的話事人了。
“祖宅祭祖結束了,我們可以進去了。”
顧宏斌低聲對家人說道。
人群開始有序地移動,跟在那行主家隊伍之後,通過第二道青磚圍牆的拱門,正式進入了顧家祖墳的陵園區域。
一踏入陵園,氛圍頓時變得更加莊嚴肅穆。
與外圈停車場和外圍空地的喧囂不同,陵園內古木參天,綠蔭如蓋,空氣都仿佛清新涼爽了幾分。
腳下是蜿蜒向上的青石小路,被打磨得光滑溫潤,顯然曆經了無數族人的腳步。
山腳下並無墓碑,隻有茂密的植被和這條唯一的上山路。
伊毅扶著顧雪琪,負起她大半體重,免得走累了,顧雲帆和何巧雲在一旁幫忙,顧凝霜則挽著母親林淑儀的手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家人隨著人流,沿著青石小路緩緩向上。
走了約莫十幾分鐘,到達半山腰,景象才豁然開朗。
一片片較為平緩的坡地上,開始出現整齊排列的墓碑,由低到高,依山勢而建,遠遠望去,蔚為壯觀,這些墓碑形製各異,有新有舊,有些古老的墓碑上字跡都已模糊,無聲地訴說著顧家悠久的曆史。
但人流並未在半山腰停留,而是繼續沿著主路向山頂進發,這條青石小路一直修葺到了山頂。
又行了一刻鐘左右,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山頂。
這裡視野開闊,可以俯瞰大半座陵園乃至遠處的福城風光,一座飛簷翹角、氣勢恢宏的祠堂矗立在山頂平台中央,朱漆大門敞開,內裡香煙繚繞,莊重非凡。
所有族人,無論主家旁支,都安靜地在祠堂外的空地上列隊等候。
在主家幾位長老的主持下,眾人分批進入祠堂,向列祖列宗上香、行禮、默禱。
整個過程安靜、有序,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儀式感和凝聚力。
伊毅雖然不是顧氏血脈,但身處其間,也能感受到那種源自血脈深處的敬畏與歸屬,他隨著顧宏斌一家,恭敬地完成了祭拜。
祠堂祭祖結束後,人群才真正散開。
不管是主家還是支脈,亦或者是被允許葬進墓園的仆人的家人,則紛紛下山,前往半山腰尋找自家親人的墓地進行掃墓。
“走吧,我們去看看奶奶。”
顧宏斌語氣低沉,帶著家人,沿著一條岔開的小徑,向半山腰的某處走去。
喜歡贅婿也搶手請大家收藏:()贅婿也搶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