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當下社會難以立足_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當下社會難以立足(1 / 2)

至此,陳駿和股東們隻剩下兩個選項。

一是選擇跟投,把資金交給秦迪,由他繼續與惠康、百佳展開競爭。

二是拒絕投資,導致股權被稀釋,持股比例下降,最終在公司的話語權減弱。

彆無他法。

如果不是手下第一位s級人才韋建邦來電,說新版《天天日報》即將在明日出版。

秦迪幾乎都忘了自己還經營著這份報紙。

相比動輒數十億的金融操作、兩億起步的超市大戰,這份僅兩三百萬規模的小報社,確實顯得微不足道。

可這個行業聲音雖小,影響力卻不容忽視。

在這個尚無互聯網的時代。

報紙,就是真相的來源;報紙上的內容,就是事實;報紙,就是無形的權力象征。

再加上對傳媒領域的長期興趣。

秦迪決定抽空親自前往《天天日報》位於九龍油麻地的總部。

當初收購報社、確立以s級人才韋建邦為核心的管理團隊之後。

他已追加注資三百萬港幣。

並提出一個附加要求——新版報紙前十天免費派發。

這一策略在業內並不罕見,不少新刊物都曾采用,韋建邦團隊也未提出異議。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秦迪一度考慮讓《天天日報》長期免費。

隻是後來冷靜分析,發現這種模式在當下的港島根本行不通。

不是錢的問題。

一份報紙的印刷成本,若自有印刷廠,大概隻需0.2到0.5港幣之間。

加上運輸費用,每份也不超過1港幣。

即便每天發行十萬份,成本最多八萬港幣。

發行量越大,單份成本越低。

再加上人員開支等運營費用,維持一份發行量為十萬份的報紙。

每月開銷不會超過一百萬港幣。

這筆錢,秦迪完全承擔得起。

真正的問題在於,“免費報紙”這一概念,在當下社會難以立足。

首先。

既然是報紙,又是免費的。

那就隻能靠廣告收入和輿論影響力來實現價值。

要讓這份免費報紙發揮最大作用,就得讓它出現在更多港人麵前。

廣告商隻願意把錢花在能被大量人群看到的媒體上。報紙覆蓋麵越廣,影響力自然越大。

問題是,怎麼把報紙送到市民手裡?

最直接的方式是通過報攤和書店。

免費的東西,人們當然願意拿。市民不介意多看一份不花錢的讀物。

但問題出在賣報紙的人身上。

對於報攤老板和書商來說,這份報紙是免費的,他們無法從中獲利。

更糟的是,當攤位上有免費報紙時,人們可能減少購買收費刊物。

畢竟誰會為收費內容掏錢,如果手邊就有不要錢的替代品?

這樣一來,報攤老板等於在主動減少自己的收入來源。

時間一長,沒人願意再擺這種不賺錢的報紙。

還有,彆對港島人的自覺性估計太高。

你敢信嗎?有人一天領好幾份免費報紙,拿回家墊地、擦東西、甚至當廢紙賣。

那些收廢品的小商販也樂於天天來拿,回頭轉手賣出賺點零花錢。

比起這些麻煩,同行的敵意反而成了次要問題。

現在的環境,和未來互聯網時代不同。

互聯網時代所謂的“免費報紙”,其實需要用戶先有設備,比如電腦或手機。表麵免費,實則另有門檻。

現在這個年代,辦一份真正的紙質免費報紙,如果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撐,注定是個笑話。


最新小说: 穿越1858年的澳洲 三國群美傳 大明:開局要被誅滿門?我人麻了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