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賬戶合計持有青州英泥股票824萬股,占股8.4,總花費674萬港幣。”
“共持有九龍倉450.4萬股,占股4.6,花費6000.5萬港幣。”
“和黃我們持有600.12萬股,占比1.5,花費486萬港幣。”
“長實我們拿下了300萬股,占比1.58,耗資2100萬港幣。”
“截至目前,總投資額為1.36億港幣。”
“動用了彙豐提供的10億資金中的13.6,目前每天支付彙豐約30萬港幣的利息與手續費。”
一旦資金使用比例增加,那利息也會隨之上漲。
要是把10億全部投進去。
每天僅融資成本就高達200多萬港幣。
另外,秦迪還拿出了抵押融資來的4億美利堅資金,這部分每天的利息也有80多萬。
現在每天光是給彙豐的錢,就讓人頭皮發麻!
不過秦迪並不在意。
他一直都很清楚。
這個世界上沒人能一手遮天。
尤其是在商業世界。
隻有利益共享,才能走得長遠。
當然。
他理解的“利益共享”。
是利益由他自己來分配!
而不是被迫讓出。
他也清楚,彙豐能在自己身上賺到錢,自己在他們眼中也會越來越重要。
以彙豐在港島的能量,這份信任會讓他在這片土地上擁有更多話語權。
李跑跑為什麼後來能成為“李半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是因為他得到了彙豐背後的沈粥力挺,一路扶持、一路下注!
如果沒有彙豐的支持,李跑跑頂多也就是郭锝勝那個級彆,根本不可能成為華人首富。
自從發現係統似乎跟李跑跑有某種糾葛之後。
秦迪就在琢磨……
這一世,如果李跑跑沒得到彙豐的支持,又會是什麼下場?
聽完梁安德的彙報,秦迪心頭浮現“斬斷黃瓜”的念頭。
他非常滿意目前的進展。
這麼短的時間,就能完成如此大規模的股票收購。
梁安德確實做得不錯,沒被任何人察覺。
一開始的收購難度雖然低,是因為市麵上流通的股票較多,不容易被盯上。
但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達到這個成果,足以說明他的能力。
至少在執行方麵,他沒有讓秦迪失望。
係統果然沒看錯人!梁安德不但是a級人物,成長性也相當可觀,值得長期培養。
秦迪心裡想著。
“安德,你讓他們動作再小心點,繼續收購青州英泥的股票,儘量彆引起對方注意。”
“現在已經有機構開始行動了,收購難度會更大。一旦你察覺有被發現的風險,立刻執行第二套方案,從其他機構手裡拿股票。”
秦迪略微思索後下令。
“明白!”梁安德認真回應。
“九龍倉那邊按原計劃推進,每筆賬戶再加100萬資金,確保萬無一失。一旦發現有其他機構進場,就按青州英泥的方式,執行第二方案。”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