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員工薪資、電費、租金和營銷支出後,整體利潤率保持在56.5左右。”
“37家門店昨天的總銷售額為41萬港幣,以35.5的利潤率計算,利潤約為23.16萬港幣。”
“主要是因為門店全部自營,且都位於繁華地段,銷售表現一直不錯。”
“同時擁有自建工廠,無需外包加工,產銷一體,因此利潤空間更大。”
“……”
新董事會上。
新任總經理林國棟正向管理層和董事長秦迪做詳細彙報。
這些數據,聽得秦迪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陳駿拚儘全力也要保住鱷魚恤的控製權,這分明是一家現金流強勁的優質企業!
日均利潤23萬港幣,按月計算就是六七百萬,一年下來就是近千萬級彆。
昨天是周四,沒有節假日加持,銷售表現並不算突出。
若將周末和節日旺季納入統計,鱷魚恤全年利潤有望突破億港幣。
秦迪曾查閱過鱷魚恤上一財年的財務數據,利潤為9800萬港幣。
這還是在1977年港島經濟低迷、股市不振的背景下實現的。
彆小看這9800萬港幣的利潤。
要知道,那可是純利潤。
現在是1978年。
1977年港島全年gdp不過10億美元出頭,折算成港幣不到900億。
鱷魚恤公司利潤占到港島gdp的千分之一,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正因如此高利潤,加上門店地段優越、“鱷魚恤”品牌在本地人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情感價值。
這家規模不算龐大的服裝企業,在股市上才會擁有如此高昂的估值。
單看那37家位於黃金地段的店鋪,如果全部出手,至少能賣出三到四個億的港幣。
再加上兩個大型工廠,整體資產輕鬆突破五個億。
還有那個時代尚未被重視的品牌價值,算下來六到七個億的資產估值並不誇張。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秦迪介入之前,鱷魚恤的股價一直穩定在十億到十一億港幣之間。
彙報完這些數據後。
林國棟目光如炬地看著秦迪。
被秦迪提拔或新招進來的高管們,也都齊刷刷地望向他。
秦迪當初收購鱷魚恤,對公司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不可能讓公司繼續保持原來那種平穩狀態。
這些新上任的高管們同樣渴望做出成績,來證明老板的選擇沒有錯。
秦迪自己也一直在梳理公司的未來方向。
更關鍵的是……
在他徹底掌握鱷魚恤的股權後,這家公司已經成為真正屬於他的公司。
因此,係統也更新了一項新的行業製霸任務。
【行業製霸服裝)】
【任務描述:衣食住行,衣排在食之前。現代人也許能忍受幾頓不吃飯,但絕不能接受出門不穿衣服。服裝,是一個永遠不會衰退的行業!現在,去製霸這個行業吧,先完成一個小目標——】
【任務要求:完成小目標——旗下新開門店,超過100家】
【任務獎勵:3000點經驗值,一次抽獎機會】
【……】
麵對眾人期待的目光,秦迪開口說話了。
“接下來,鱷魚恤的發展將分為兩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