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朝瓊沒想到,秦迪竟然想讓她做他的女伴去參加這場酒會!
她巴不得呢!
天天往他那裡跑,還刻意和陸鴻璿拉近關係,
不就是等這一天嗎?
聰明又愛算計的小富婆,
臉紅著,裝出一副為難的樣子:
“這樣……合適嗎?你不是有璿姐嗎?她知道了,會不會不開心?”
“阿璿在米國,總不能讓她飛回來吧?你要是不願意,那我就找傅捷嫻好了。”秦迪故意說。
“啊!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去我去!彆找她!”
“哈哈~”
秦迪笑了。
送走激動得差點蹦起來的賀朝瓊,
下午,他讓人通知了韋建邦。
韋建邦是晨星中環大廈40層的華·夏星傳媒負責人。
接到通知,立刻趕來。
“老板,下午好。”
寒暄過後,秦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再辦一本財經雜誌。
韋建邦聽完,眼珠一轉,
馬上興奮起來:“老板,這事靠譜!港島人最愛看富豪八卦,要是能搞個富豪榜出來,肯定火遍全城。”
這家夥腦子靈光得很,還能順著思路往下想:
“老板,這雜誌剛起步,影響力還不夠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大亨專訪’欄目!”
“港島的各個行業裡,藏著不少傳奇人物。大家喜歡看他們發家的經曆,也愛聽他們的趣聞。我想這些人本身也願意被包裝一下,讓自己的故事更精彩些。”
“這麼做,應該能拉動銷量。”
“再找些經濟領域的專家,或者您親自寫點深度內容,吸引那些有實力的讀者。”
“多點開花。我有信心,這會很成功。”
……
這個“傳奇人物”係列,韋建邦不說,秦迪自己也沒往這方麵想。
他原本的思路,是參照《福布斯》《財富》《時代周刊》這樣的財經雜誌,走專業路線。
他沒走偏。
但韋建邦的思路也完全沒錯。
港島確實有太多響當當的“人物”,不管是媒體還是大眾,都愛看他們的故事。
這種本地獨有的文化,在雜誌初期,對於打開市場很有幫助。
就算將來走向國際,這類專訪也依然可以保留。
未來,《秦迪》雜誌可以開辟一個“傳奇人物”欄目,專門采訪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
初期,可以聚焦港島本地的各路“傳奇”。
將來,可以把鏡頭對準國際舞台上的風雲人物。
比如奧運冠軍,跳水項目就是一個例子。
女的可以稱“跳水女王”,男的如果外形出眾,可以叫“跳水王子”;就算顏值一般,也可以稱一聲“跳水大王”。
越想越覺得,韋建邦的建議挺有前瞻性。
不愧是報業裡公認的高手,也是係統認證的s級人才。
在內容策劃這方麵,他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好,就這麼定了。前期籌備,我交給你。”
“沒問題!”韋建邦鄭重表態,“一定完成任務。”
他說這話是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