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港島以外賣出了二十三萬份。
第一期就有這樣的表現,秦迪相當滿意。
這份雜誌主打商業精英和中產群體,定價偏高,銷量自然不能和報紙比。
要想後續持續熱銷,就得開發其他類型的雜誌,比如娛樂類。
娛樂類的雜誌,跟娛樂類的報紙一樣,更容易打開市場。
除了紙媒之外。
華·夏星傳媒的影視部門也已組建完成,由韋建邦主導。
電視劇已經開拍。
這部劇拍攝完成後,將很快在麗的電視台播出。
因為華·夏星傳媒對麗的電視台的收購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相關流程已經提交到港府審批。
秦迪隻需等港府點頭,旗下便會立刻再多一家電視台。
華·夏星傳媒電視劇部門推出的第一部劇集,名叫《包公傳奇》。
是的,劇本正是秦迪親自提供的。
更準確地說,劇本是他在《傳媒內容產生器》中用經驗值兌換而來的。
這套劇集是在原有經典包公故事基礎上,由係統重新打磨劇本後生成的升級版本。
原版《包青天》要到1993年才問世,被譽為時代經典之作。
當年在tvb播出時,平均收視36點,最高達到43點。
要知道,那已經是九十年代,tvb劇集的平均收視通常也就二十多點。
若把這樣的劇放在七十年代末,隨便一部劇動輒四五十點的時代,它簡直就像大學生進幼兒園一樣碾壓全場。
秦迪計劃等麗的電視正式納入麾下後,將這部劇作為開台首作推出。
原本他考慮的是《白娘子傳奇》。
但在這個世界線裡,原本飾演白娘子的演員年紀太輕,少了那種韻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加上過去一年她深陷緋聞風波,公眾形象受損嚴重。
於是秦迪決定改用《包青天》來打頭陣。
電視劇之外,電影部門也開始動作。
這個部門秦迪暫時沒打算親自過問。
他讓韋建邦劃了一筆啟動資金,交給團隊自己運作。
今年港島電影票房冠軍還沒突破七百萬港幣,利潤估計也就兩三百萬。
這點收入,秦迪實在提不起興趣。
更何況港島電影黃金時代的那些大腕人物,大多還沒冒頭,還在上小學。
想搞點養成計劃都還不行。
他索性先鋪個框架,等以後有機會再擴展影響。
臨行前,秦迪召集和記黃埔開了場會,安排了近期公司事務。
其實也沒有太多複雜內容。
未來一段時間,和記黃埔的主要任務,就兩個:整合清理,資產盤點。
至於其他管理調整方麵,都是圍繞這兩個核心目標進行的輔助動作。
交代完畢後,六號那天,秦迪登上了飛往舊金山的航班。
飛行十八個小時後。
秦迪踏上美利堅的土地。
波音747緩緩降落舊金山機場,秦迪走下舷梯,再次來到1978年的美國。
這是個眼下無比強勢、全世界隻認一個對手、一切看起來都充滿希望的國家。
而與此同時,東方大地正艱難推進改革,陷入一段混亂與掙紮交織的時期。
雙腳踏上美利堅土地的那一刻,眼前是白人、黑人的麵孔,藍眼、灰眼、綠眼的人群。
秦迪忽然有種使命感湧上心頭。
喜歡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請大家收藏:()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