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船王比上一世提前一年擺脫困境。有了秦迪的提前布局和天庭會的支持,這一輪收購注定輕鬆許多。
資金投入不會再像前世那樣動輒六七十億港幣,未來十年也不用再為彙豐打工還債。
今天。
也是福德證券正式發動攻勢的日子。20個收購小組同時成立,開始全麵出擊。
這些小組將按照秦迪提供的目標名單,對怡和旗下的20家公司展開股票吸納。
同時,這一天也迎來了大陰帝國王室幼gong主安妮的訪港行程。
雖說如今的她更多是個象征,政治上沒太多實權。
但溫莎家族在大陰帝國內的影響力依然深遠。
gong主此行,也肩負著來自王室與政府的雙重任務。
港府高度重視,投入全部精力,務必要把接待工作做到極致。
也正因為如此,儘管環球電視台最近動作頻頻,換了新東家,卻隻搶到一天半的新聞熱度。
第二天傍晚,港府出手,全港焦點迅速轉向歡迎gong主的到來。
如今,港府幾乎動員了一切可用資源,拉來全城名流,包括總督在內,親赴機場迎接。
作為港島首富,代表華人形象的關鍵人物。
秦迪自然不可能缺席。
這天下午,他與賀朝瓊身穿正裝,凱拉緊隨其後,在港府工作人員和一眾華商的陪同下,早早來到已清場的機場外等候。
港府代表的最前方,毫無疑問是港督麥理浩坐鎮,身後是港府一眾高官,全是洋麵孔。
華人一方,站在最前頭的不是任何一位華商,而是立法局中職位最高的華人議員,同時也是首席華人代表石越強。
這些港府官員之後,
排不上華商,反倒是幾家英資財團的代表。
其中,最顯眼的當屬怡和財團的兩名代表,怡和大班紐壁間與凱瑟克家族的亨利·凱瑟克。
接下來才是其他英資公司與商人。
英資代表之後,才是華商團隊和港島各行各業的代表——這些行業代表,清一色是華人麵孔。
再後麵……沒有了。
沒錯,在港府眼中,華商與華人,就該排在末席。
站在最前的石越強,前麵還排著十幾個洋人,更何況華商?
秦迪早就料到這種場麵。
他本不想來。
可賀朝瓊非常想來。
她父親倒是想來也來不了。
因為賀賭王是澳門戶籍,生意也在澳門。
身份背景也有些複雜。
港府壓根沒有發邀請。
凱拉也來了。
畢竟這次是來迎接公主。
隻要是大英帝國的洋人,誰不對王室心存敬意。
伊麗莎白女王雖無實權,但她的一生與溫莎家族的影響,早已深入無數人心。
出身良好家庭的凱拉,對能參與迎接公主也格外熱情。
看在兩位姑娘的份上,
加上自己和對方的哥哥、舅姥爺交情不淺,秦迪才答應前來。
沒想到,一來就被安排在這麼靠後的位置。
前麵幾十個洋人擋著,連安妮公主的影子都看不見。
秦迪隻能偶爾和身邊的包玉港、李兆吉交談幾句。
另外提一句。
藿一東沒到場。
港府根本沒邀請他。
秦迪對藿先生非常敬佩。
港府明裡暗裡打壓他多年,他不僅沒垮,反而始終維持著自己的事業規模與影響力。
堅持到回歸之後,便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