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和合並完成後,我個人持股將達到71。我會向港府申請退市私有化,隨後重組整個集團。”
“重組完成之後,我們會再次推動集團上市。在座的每一位,隻要堅持到那一天,都會獲得相應的管理股和原始股。”
“這是對大家努力的回饋。”
秦迪講到這裡,特意停頓了一下。
掌聲再次響起。
而且比上一次更熱烈。
原因不言而喻。
這些管理者都清楚,一旦新集團上市,他們手裡的股份價值將不可估量。
和記黃埔本就是港島的龍頭企業,如今被秦迪掌控,市場信心高漲。
短短三個月,股價翻倍。
老板卻依然選擇大手筆合並、融資、私有化,說明他對集團的未來極度看好。
願意花大代價,也要牢牢掌控。
在這種背景下,重組後再次上市的股價,隻會一飛衝天。
現在老板親口承諾拿出部分股權分給大家,意味著他們每個人都能從中分得一份巨額紅利。
利益當前,沒人能不動心。
想到未來可能帶來的財富,所有人眼神都變了。
掌聲,是發自內心的激動。
“老板威武!老板萬歲!”
“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老板比以前的外國老板好太多了!”
“……”
這一幕,秦迪早已料到。
想讓員工賣力,就得給足好處。
哪怕是空頭支票,也要畫得足夠誘人。
在薪資和待遇上,秦迪從不含糊。
華·為為何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員工願意拚命。
員工為何拚命?
因為在這家企業努力工作,真的能賺到錢!
秦迪輕輕抬手示意,喧鬨的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他對此很滿意。
這說明雖然他很少露麵,但通過前期整頓與鋪墊,他已經在這間公司建立了足夠權威。否則,單憑一個動作不可能讓所有人立刻閉嘴。
“和記黃埔集團的未來,是要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實業集團。一句話概括我們的業務方向:‘衣食住行,全部涵蓋’。”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港島的國民企業。我們要做到,每個港島人從出生到老去,生活方方麵麵都離不開和記黃埔。”
“這件事不容易。”
“光靠我一個人無法完成,需要在座各位的齊心協力!”
“所以,奮鬥吧,熬夜乾吧,各位。隻要好好乾,股份、分紅、福利都不是問題!”
“我們的口號是:港島第一!”
港島這個地方,麵積小,資源匱乏。
如果沒有背後的大陸支持,這裡可能隻能靠旅遊和捕魚過活。
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除了擁有深水港的天然優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曆史上的那場屈辱事件。
這麼一塊小地方,許多資源密集型產業,例如製~造業,發展得並不理想。
而製造業,正是秦迪實業藍圖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板塊。
幸好,港島雖資源不足,但背後站著全球資源最充沛的國家。
目前,這個國家仍將港島視為對外開放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