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祖大軍北上的消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已波瀾起伏的襄陽局勢中,激起了更大的漩渦。
落雁坡大營,中軍帳內,氣氛瞬間凝重到了極點。
劉琦聽到黃祖的名字,臉色更加蒼白,聲音發顫:“黃…黃祖將軍?他…他是來幫我的,還是…”
林羽麵色沉靜,心中卻飛速盤算。黃祖,江夏太守,手握重兵,尤其是強大的水軍,是荊州舉足輕重的人物。此人性格剛愎,與蔡瑁關係微妙,既非鐵杆心腹,也非忠直之臣。在此刻率軍前來,其意圖實在難以揣測。
“主公,”周芷蹙眉分析道,“黃祖此來,打著‘勤王平亂’旗號,卻軍中又有蔡氏旗幟,甚是蹊蹺。妾身以為,其多半是見襄陽有變,欲來分一杯羹,或是受蔡瑁暗中拉攏,前來施壓。直接與我等為敵的可能性不大,但…必有所圖。”
馬岱急道:“管他有何圖謀!主公,末將願率騎兵前去攔截,試探其虛實!”
“不可魯莽!”林羽抬手製止,“黃祖兵多將廣,硬碰非智者所為。況且,他名義上仍是荊州之臣,若其真為‘勤王’而來,我等主動攻擊,豈不授人以柄?”
他看向驚惶的劉琦,心中已有定計。關鍵,還在劉琦這麵旗幟上!
“公子勿憂。”林羽安撫道,“黃祖乃荊州老臣,受劉荊州厚恩,豈會真心附逆?其此番前來,或許隻是不明真相,或是受蔡瑁蒙蔽。隻要公子以荊州牧之名,親自召見,陳明利害,示以君臣大義,黃祖未必不會幡然醒悟,棄暗投明!”
劉琦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對!對!黃將軍是忠臣!他一定是被蔡瑁騙了!我這就寫手諭,召他前來見駕!”
【觸發應對黃祖危機抉擇!】
【選項一:強硬對峙。派兵阻截黃祖,迫使其表明立場,不降則戰。獎勵:可能快速消除威脅,但風險極高,易引發大戰,且政治被動。】
【選項二:政治斡旋。利用劉琦名義,主動接觸黃祖,許以重利,爭取其支持或中立。獎勵:可能化敵為友,或穩住一方,但需高超談判技巧,且可能被勒索。】
【選項三:借力打力。鼓動黃祖與蔡瑁爭鬥,或引導其兵鋒指向襄陽,自己坐收漁利。獎勵:風險轉移,可能獲得最大利益,但操作複雜,易失控。】
“選項二與選項三結合!”林羽決斷。既要穩住黃祖,也要利用他給蔡瑁施加壓力!
他當即對劉琦道:“請公子即刻手書,召黃祖前來落雁坡大營議事。同時,以荊州牧名義,公告黃祖將軍深明大義,率軍勤王,令其屯兵襄陽城南,與我對蔡瑁形成夾擊之勢!”
這是一招妙棋。既給了黃祖台階和麵子,又將其大軍置於一個微妙的位置——夾在林羽軍和襄陽城之間。黃祖若從,則蔡瑁腹背受敵;黃祖若抗命,則其“勤王”的偽裝不攻自破,林羽討伐他便名正言順。
劉琦自然無有不從,立刻照辦。
手諭和公告迅速發出。林羽同時密令馬岱,率騎兵前出至黃祖軍來路方向,做出警戒和迎接的姿態,既顯威儀,也防不測。
一日後,黃祖大軍抵達襄陽以南三十裡處,依令停駐。果然,其軍中“黃”字大旗與“勤王”旗幟並列,卻不見“蔡”字旗,顯然收到了劉琦的手諭後,態度發生了微妙變化。
傍晚,黃祖僅帶百餘名親衛,來到落雁坡大營。
中軍帳內,劉琦高坐林羽安排),林羽與諸將分立兩旁,甲士肅立,氣氛莊重而略帶壓迫。
黃祖年約五旬,身材魁梧,麵色黝黑,一部虯髯,眼神銳利中帶著幾分桀驁。他步入大帳,目光掃過局促不安的劉琦,最後落在氣度沉凝的林羽身上,瞳孔微不可查地一縮。
“末將黃祖,拜見公子!”黃祖拱手行禮,聲音洪亮,卻並未行大禮,姿態拿捏得恰到好處。
劉琦有些緊張地看向林羽。
林羽上前一步,代為主持,不卑不亢道:“黃將軍深明大義,率軍勤王,公子與羽皆感佩於心。如今蔡瑁逆賊,囚禁州牧,禍亂襄陽,不知將軍有何破敵良策?”
黃祖哈哈一笑,聲震屋瓦:“林將軍少年英雄,聞名已久!蔡德珪倒行逆施,人神共憤!祖既來此,自當為公子前驅,攻破襄陽,擒殺逆賊!隻是…”
他話鋒一轉,目光灼灼地看向林羽和劉琦:“襄陽城堅,蔡瑁兵力不少,強攻恐難速下。不知公子與林將軍,麾下有多少兵馬?糧草可足?後續可有援軍?”
這話問得刁鑽,既試探虛實,也隱含了索要主導權的意思。
林羽心中冷笑,麵上卻淡然:“我軍雖不及將軍兵多,然皆百戰精銳,士氣高昂。糧草自有南陽接濟,不勞將軍費心。至於援軍…韓中郎等忠義之士仍在城內周旋,荊州各郡勤王之師亦在途中。隻要將軍與我等同心戮力,何愁襄陽不破?”
他巧妙地將問題擋回,並暗示己方並非孤軍,更有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