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二月。
漢水北岸,樊城。
林羽站在城頭,遠眺對岸煙塵滾滾。孫堅大軍已攻占新野,正沿漢水北岸掃清殘敵,兵鋒直指樊城。江麵上,荊州水軍戰船遊弋,卻難以完全阻擋孫堅架設浮橋的決心。
“報——!孫堅前鋒已開始架設浮橋!其麾下猛將黃蓋親自督工,攻勢甚急!”斥候飛馬來報。
周猛、張渾等將麵色凝重。新野棄守是林羽的軍令,但眼看孫堅就要渡河,一旦讓其主力踏上南岸,襄陽將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
“主公,是否半渡而擊之?”周猛請戰。
林羽緩緩搖頭,目光深邃:“不,讓他渡。傳令水軍,稍作抵抗,即佯裝不敵後撤。放孫堅過河!”
眾將愕然。蒯越眼中卻精光一閃,似有所悟:“主公之意是…誘敵深入,關門打狗?”
“不錯!”林羽手指點向地圖上漢水以南、襄陽以北的一片山地,“峴山!此地山勢險峻,林木茂密,是設伏的絕佳之地。孫堅連勝之下,必生驕氣,渡河後定會直撲襄陽。我要他在峴山腳下,折戟沉沙!”
他看向眾將,下達一連串命令:“周猛、張渾!你二人率主力,即刻秘密移師峴山,依計設伏!多備火箭、滾木礌石,待孫堅主力進入伏擊圈,聽號令全力出擊!”
“馬岱!你率所有騎兵,潛伏於峴山側後,待伏兵起,截斷孫堅歸路,直搗其中軍!”
“蔡瑁重傷已好)”林羽看向一旁一位麵色有些忐忑的將領,“待孫堅主力過河,你立刻率水軍奪回並焚毀浮橋,斷其退路!”
“末將…領命!”蔡瑁咬牙應道,這是他戴罪立功的機會。
“此戰關鍵,在於隱秘與定時!”林羽目光掃過眾人,“各部務必依計行事,不得有誤!”
“諾!”眾將領命,迅速行動。
林羽則親率數千人馬,留守樊城,做出主力仍在的假象,並準備在適當時機“棄城而走”,進一步引誘孫堅。
計劃已定,荊州軍如同精密的齒輪,開始悄然運轉。
與此同時,漢水北岸,孫堅大營。
孫堅正值壯年,身披重甲,意氣風發。連克新野、鄧縣,荊州軍望風披靡,讓他更加確信林羽不過是個僥幸得勢的豎子。
“父親,林羽棄守新野,退保樊城,恐有詐。”其長子孫策,年方十七,卻已英氣逼人,眉宇間隱有鷹視狼顧之相,此刻進言道。
孫堅大手一揮,不以為意:“策兒多慮了!林羽小兒,自知不敵,故而龜縮。待我渡過漢水,拿下樊城,襄陽便是我囊中之物!傳令下去,加速架橋,明日拂曉,渡河破敵!”
部將黃蓋、韓當、程普等皆百戰宿將,雖覺有些順利得異常,但見主將信心滿滿,亦不多言。
次日拂曉,孫堅大軍開始渡河。荊州水軍的“抵抗”果然微弱,浮橋迅速架通。孫堅親率主力,率先渡過漢水,直撲樊城。
樊城之下,孫堅見城頭旗幟雖多,卻守軍稀疏,不由大笑:“林羽果然怯戰!兒郎們,隨我攻城!”
然而,就在孫堅部隊開始攻城之際,樊城城門突然大開,林羽率軍“潰逃”出城,向峴山方向“敗退”。
“追!休走了林羽!”孫堅見狀,不疑有詐,揮軍猛追。他求勝心切,一心想擒殺林羽這個荊州主心骨,竟未等後續部隊完全過河,便親率前鋒深入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