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張指柔告訴冷雙顯:“早年間,在香山一帶曾栽種了大麵積的杏花,每年花期一到,滿山花香濃鬱。山中還有一塊大石頭,其形狀和寺廟裡燒香的香爐很像,因而得名香山。”
接著,她又說起一些香山的掌故。他們一個說得興致勃勃,一個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就到了香山東入口。
張指柔讓冷雙顯把車停在了僻靜處,又去園區警衛處做了登記,冷雙顯從車裡拿了幾本書,隨身帶著。
兩人正準備登山,後麵又開來了一輛車,車上下來了三人,一個穿了身灰色長衫,另外兩個穿著中山裝。
張指柔見了,低聲對冷雙顯說:“穿灰色長衫的,是香山管理處的管事。”冷雙顯點頭,說道:“最後那個人我認得,是日本人田中鶴,就是他,帶著林中鎬去吳家賬房偷拍雲錦資料的,今天換了中山裝。”張指柔聽了,仔細一看,點著頭說:“不錯,我在吳家賬房見過他。你再看中間那個人,好像才是領頭的。”
冷雙顯點頭說:“是的,田中鶴對他很恭敬。這個田中鶴,代表北平三井中學去花露南崗小學應聘,目的不純,後來被溫故校長拒聘了。今天他來這兒,不知又要乾什麼壞事?我剛才壓低了禮帽,田中鶴應該沒認出我來。“
張指柔聽了說:“我們先上山,在暗中觀察,遇到他們乾壞事,好先發製人!”
冷雙顯點頭,兩人一路從東門上山,經過了勤政殿、靜翠湖、瓔珞岩、翠微亭。這些景觀年久失修,大都破敗不堪,冷雙顯隻草草地看了一下,沒有作過多的停留。
到了雙清彆墅,遠遠地,看到附近蓋了很多房子,張指柔告訴冷雙顯,那是香山慈幼院的教室。
現在正是上課時間,教室裡傳來一陣陣歌聲:
“好好讀書,
好好勞動,
好好圖自立。
大哉!
本院香山之下,
規模真無比!
重職業,
自食其力,
精勤莫荒嬉。
好兄弟,
好姊妹,
少年須愛惜!
……”
冷雙顯聽著,想起前幾天看過的書,說道:“這是《香山慈幼院院歌》。1920年,前北洋總理熊希齡先生在香山靜宜園舊址上,創辦了香山慈幼院,專門招收災民子弟,分設男校和女校,還設有專收幼兒的蒙養園。這首院歌,是熊先生當年作的詞。”張指柔讚道:“雙顯哥哥,你的中國教育史學得不錯啊!”
張指柔又說:“小時候,我就是在這裡上的學,直到現在,都特彆喜歡這首歌。”接著,又說了些童年往事,冷雙顯聽著頻頻點頭。
見孩子們正在上課,兩人沒多作停留,繼續爬山。不一會兒,經過歡喜園舊址、香山寺、棲月崖、朝陽洞,到了香爐峰。
站在峰頂,看著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的秋葉層次分明,樹葉被秋風一吹,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紅色的巨浪,仿佛整座山都在搖動。在紅色的海洋裡,銀杏的黃色,鬆柏的綠色點綴其間,紅綠黃相間,色彩瑰奇絢麗,置身其中,讓人忘我,仿佛時間已經停止!
臨近中午,張指柔說:“雙顯哥哥,家父就住在香山寺邊,我們這就過去看看。”冷雙顯點頭,跟著她下了山。
兩人剛下到寺門口,見迎麵爬上來三個人,正是田中鶴一行。
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