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狗的叫聲逐漸遠去,現場也安靜了下來。傳達室門口,兩個小孩兒在旁若無人地說話。
侯佳佳尖著聲音問:“豆豆哥哥,你知道小黃狗在說什麼?”豆豆笑道:“它在說,看你往哪裡跑?”
侯佳佳搖頭說:“不對。”豆豆又說:“它在說,大煙鬼,你跑不了了!”佳佳還是搖頭,她笑道:“豆豆哥哥真笨,你仔細聽,它現在叫的聲音,和在草堆邊叫的一樣,它在說:‘斷你煙,要你命。’”
他們的對話,聲音不高,是尖尖的童聲,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眾人覺得奇怪:這個小女孩兒,居然能聽懂小狗說的話。
豆豆又笑道:“佳佳,能聽懂狗語,不算大本事。有本事你能回答我超級難的問題。”佳佳聽了,把頭一偏說:“你問啊!”
豆豆聽了,彎下腰,從麥種袋裡捏出一小把種子,笑著問:“你猜,我手裡拿了多少顆種子?”佳佳想都沒想,說道:“十七顆。”
豆豆把種子往課桌上一攤,和佳佳一起數起來:“一,二,……,十七。”
見自己說準了,佳佳笑道:“這次不算,你拿得太少了,多拿點試試。”豆豆點頭,把課桌上的種子放回袋子裡,準備重新再拿。
見兩個孩子玩得遊戲新奇,眾人全部圍了過來,衝著豆豆喊:“多拿點,多拿點。”豆豆見周嫻香肩上搭了一條毛巾,笑道:“周媽媽,用你的毛巾蒙住佳佳的眼睛。”
周嫻香聽了,笑著去做,豆豆又讓侯佳佳背對課桌站好,然後往人群裡看了看,沒有說話,對紅臉漢子勾了勾手指,又指了指麥種袋,示意他過來拿種子。
紅臉漢子笑著點頭,把鋤頭交給身邊的花衣農婦,輕手輕腳地走到課桌邊。想了想,他從麥種袋子裡,隻取了一顆種子,放在課桌上,又輕手輕腳走了回去。
豆豆見了,笑著衝紅臉漢子豎起了大拇指,然後,用右手食指放在嘴唇上,對大家做了個噤聲的手勢。
然後,清了清嗓子說:“佳佳,不準拿下毛巾,也不準回頭,我已經拿好了種子。你來說說,我拿了多少種子出來?”
大家的眼光,全部集中在侯佳佳身上,隻見她輕輕笑道:“豆豆哥哥,你個小壞蛋,讓彆人隻拿了一顆種子出來!”聽了她的話,眾人“哦”出了聲。
梁有餘對紅臉漢子張了張手,示意他趕快躲起來。紅臉漢子蹲下,躲在了一個花衣農婦身後,又讓周圍的人靠得緊一些,把他擋得嚴嚴實實。
見紅臉漢子藏好,梁有餘走過去,替侯佳佳取下毛巾,問道:“佳佳,告訴爺爺,是誰把種子拿出來的?”
侯佳佳揉了揉眼睛,輕打了梁有餘一下,又點著周圍的人,笑道:“梁爺爺,還有你們這些人,全都是大壞蛋。”
她徑直走到花衣農婦身邊,撥開兩邊的人,用小手擰住紅臉漢子的耳朵,笑道:“就是這個李晨江叔叔拿出來的!”
侯佳佳沒有放手,把紅臉漢子拖出來。紅臉漢子聽她不但指認出自己,還一口報出了自己的名字,更是佩服,配合著侯佳佳,半蹲著身子,一步一步地走到課桌前。眾人見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豆豆玩得開心,笑道:“佳佳,大家想著多拿種子,李晨江叔叔卻能想到少拿,而且隻拿了一顆,已經很厲害了,你放了這個聰明的叔叔吧!”
侯佳佳聽了點頭,放了李晨江說:“你讓我放,我就放。不過,我要問豆豆哥哥一個超級難的問題。”
在場的人見識了侯佳佳的本事,也想看看豆豆有什麼古怪,跟著起哄:“對對對,佳佳快問!”豆豆看了看大家,讓侯佳佳提問。
侯佳佳拉住侯佳川的手,走到麥種袋子旁邊,讓佳川盛了一碗麥種出來,笑著對豆豆說:“我超級難的問題,裡麵有一串小問題,你要一個一個地回答。”豆豆點頭。
侯佳佳見了問:“第一個問題:普通的麥種,一碗能產幾碗小麥?”豆豆答道:“二十碗。”侯佳川盛了二十碗普通麥種,倒進一個臉盆。
“第二個問題,雜交麥種,一碗能產幾碗小麥?”“二十四碗。”侯佳川又盛了二十四碗麥種,倒進另一個臉盆。
“第三個問題,普通麥種,買一百斤,花十塊大洋,能種五畝地,收的麥子,一百斤能賣五塊大洋。種三十畝地,要用多少麥種、多少大洋,收多少麥子、賣多少大洋?”“用六百斤麥種,花六十塊大洋;產一萬二千斤麥子,賣六百塊大洋。”
“第四個問題,雜交麥種,買一百斤,花十二塊大洋,能種七畝地,收的麥子,一百斤也能賣五塊大洋。種三十畝地,要用多少麥種、多少大洋,收多少麥子、賣多少大洋?”“用四百三十斤麥種,花五十二塊大洋;產一萬四千四百斤麥子,賣七百二十塊大洋。”
“第五個問題,種三十畝小麥,用普通麥種和雜交麥種,哪一個更賺錢?”“用雜交麥種,多賺一百二十八塊大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場的人靜靜地聽著,他們一問一答,一個問得好,一個答得快,都在暗讚他們聰明過人,也被他們算的賬打動。
見時機成熟,武仲年走到水桶邊上,摸著佳佳和豆豆的小腦袋說:“雜交麥種,不光可以增產20,用種量還能減少30,另外可以節水30—50。去年,我們漢口爆發了特大洪水,大東門外地勢那麼高,居然也受了澇,減產了不少,大家都沒有少挨餓啊!”
見眾人點頭,他又說:“民國以來,大家年年盼著風調雨順,靠老天爺賞飯吃,這種‘望天收’的耕作方法,給大家帶來了幾年好收成?”
見眾人默認,他接著說:“如此可見,要想旱澇保收,還得種植雜交小麥。雜交小麥在豐產、節水、抗旱、耐瘠薄等方麵,綜合優勢明顯。降低成本、增產、節水,是農戶祖祖輩輩的夢想啊!”
他指著麵前的兩個水桶說:“節水50,也就是說,原來我們要用大桶澆水,現在隻要用小桶,節水不說,還節省了人力?”
接著,他又拿出帶來的照片,一張張展示給大家看。這些照片,是普通麥種和雜交麥種在河北、河南、山西的種植對比圖。農戶們看完,議論紛紛,爭著與他互動起來。
回答完大家的問題,武仲年又說:“還要補充一點,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紅菜苔、小麥、水稻,還是茶樹、果樹、觀賞樹,都會發生退化和變異的情況,產量和品質都會出現下降和衰減。我們農林科研的目標,就是要提升和維持農林產品的產量和品質,讓大家得到些技術支持,少走一些彎路,少一點後顧之憂。”
梁有餘點頭,接著武仲年的話頭說:“我們來何老先生這兒辦學,要占用三十畝土地,其中十畝是政府批準的,還有二十畝,要向地主租賃,會影響到你們十戶佃農,平均每戶要讓出兩畝半土地。這兩畝半土地,如果拿來種雜交麥種,一年產一千二百斤小麥,收入六十塊大洋。現在我宣布,隻要我們還在這兒辦學,十戶佃農每年的麥種錢,就由學校來支付了。”十戶人家的代表聽了,帶頭鼓起掌來。
掌聲過後,梁有餘又說:“我們也歡迎其他村的鄉親種植雜交小麥,每年多收入的一百多個大洋,可以供好幾個孩子交學費了。”
他接著說:“既然在這兒辦農林職業學校,以後少不了要麻煩各位鄉親,我們也給鄉親們提供三個優惠政策:第一,免費提供農林技術谘詢;第二,把新的科研成果優先介紹給大家;第三,大家的孩子上職校,學費優惠。”眾人聽了,紛紛鼓掌。
何有時說:“這兩天,我在職校學到了一些新東西,什麼發電機、抽水機、雜交小麥,不出家門就大開了眼界,相信時間長了,大家也會有這種感覺。”
豆豆聽了,笑道:“何爺爺還學會了,多吃魚蝦多曬黑,九十長出大白牙。”看著他天真無邪的樣子,何有時點頭大笑。
笑聲中,眾人慢慢散去,梁有餘留下李晨江和另外幾個老人,一起吃午飯。侯一凡和顏新從漢口回來,正趕上飯點,見院子裡滿滿當當開了十桌席,忙洗了手坐下。
不一會兒,周嫻香領著村廚端上酒水,接著,又端上了眾人喜歡的菜肴:紅燒武昌魚,黃陂三合,香辣藕丁,土雞吊鍋,蒸汽石鍋魚,清炒青菜,梁子湖大閘蟹,排骨蒸山藥,臘肉紅菜苔,羊雜湯,老鴨筍尖湯,枸杞冰糖蒸雪梨等等。
眾人大都熟悉,也沒有太多的客氣,相互招呼,大吃大喝起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何有時站起身來說:“後天,學校的建設工程就要開工。明天中午前,想參加施工隊的人,可以找曲校長報名,一共需要十個大工、三十個小工,工錢從優,報滿為止。”
他剛說完,李晨江就跳起來說:“我反對!”
喜歡門西雙榜請大家收藏:()門西雙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